【報導】多國食物一應俱全 尋找忠貞市場中的越南身影

文│王婉育

因國共內戰時期,許多曾在雲南、緬甸及泰國駐軍的軍人,政府規劃他們遷居至桃園市中壢區龍岡一帶,並籌建忠貞新村讓軍眷在此落地生根,異地的生活經驗,讓他們能夠在這裡販賣滇緬食物並形成市集。由自越南來到台灣二十三年的美幸老師,帶大家一窺忠貞市場中的越南人、事、物。

由於場地限制,在開始前我們先到市場對面的學校門口集合,發放導覽機、越南麵包與市場導逛指南。由於市場場地限制,美幸老師在集合處為大家導讀他的家鄉「越南」這個國家的風土民情。

今天老師穿著紅色有著黃色星星圖案的衣服,這就是越南國旗的樣式,紅色表示革命和勝利。五角星的五個角分別表示士、農、工、商、兵。老師詢問大家有沒有造訪越南的經驗,去當地吃了哪些美食,參與的朋友們相當踴躍的回答,也揭開忠貞市場導逛的序幕。

美幸老師口中的「越南麵包」,是由於越南曾受法國統治,越南人將法國麵包以三明治的形式,剖開麵包放上越南生菜及烤肉,加上魚露調味的作法成為了越南的經典菜色之一。

嘴巴一邊咬著扎實的麵包,一邊聽美幸老師介紹各個攤位。進入忠貞市場便會對攤位上各國小點心充滿好奇,其中我們經常熟知的班蘭糕,在越南人眼中稱作「豬皮糕」,由於過去生活貧困,經常買不起豬肉,因此就用由綠豆泥、木薯粉、米粉和椰奶製成如豬皮一般Q彈口感的糕點。攤位上的老闆娘來自忠貞新村,而檯面上來自印尼、雲南、泰國和越南的食物,都是向各國的新住民姊妹親手製作批發而來。

「為什麼有很多越南姊妹開設美甲店?」同樣也接受過美甲培訓的美幸老師說,由於越南有著像挽面般的修甲傳統,首先以熱水泡腳軟化指甲,再以專業的銼刀修整客人的指甲和腳皮,而指甲彩繪是讓越南姊妹能更增加一項在台灣開業的專長。週日上午看見許多人坐在小椅子上泡腳等待修剪指甲,我想,這也是忠貞一帶居民放假時的小確幸活動吧。

接著,美幸老師帶領大家來到生菜攤,為大家介紹各式生菜,越南圓茄是在台灣常見的越南植物,圓型紫白色的外觀,最令大家感到好奇,越南人經常醃成小菜儲放;而有著超大花苞,褐紅色外觀的是香蕉花,是越南涼拌的主要食材;香蕉葉能包覆生熟食,是近年來東南亞「無塑」的觀念中包材的首選,大家一邊拍照一邊觀察這些少見的越南食材,有些朋友甚至勇敢的買來說要帶回家試著烹調看看呢!

接著離開人潮擁擠的蔬果攤、熟食區,轉彎來到走道兩邊皆為東南亞的雜貨店,老師提醒大家可以注意看看雜貨店中哪一個國家的商品比較多,老闆就有可能來自那個國家。像是雲南的老闆,店內比比皆是醃料和辣醬,而巴基斯坦的老闆,就會賣穆斯林的服飾與清真食物,而門口擺放各式生菜的這家,就有粗細不同的米線與河粉,米紙更是有方形的!美幸老師說,在台灣比較常見的生春捲,因此米紙多為圓型,方形米紙可以剪成條狀,融合魚露、花生、鵪鶉蛋和檸檬,做成涼拌米紙,是越南相當道地的小吃。

活動的最後,我們離開了人潮,來到異域故事館前的廣場,牆上彩繪著各式語言,象徵著這裡的族群與文化相當多元,老師教大家說越南文的「謝謝」發音其實就是「感恩」,大家說著「感恩」結束了今天的活動。除了米干、破酥包等知名的忠貞市場必吃美食,這次的小散步讓我們看見忠貞市場的另一種魅力。


指導單位:內政部移民署

主辦單位:大享食育協會

計畫名稱:東南亞食育廣播劇宣導計畫

計畫編號:1122D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