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前採訪】食材連連看,把廚餘變不見的日式套餐,專訪彰化市泰和國小張淳妍營養師、陳建宗廚師

文、圖|王章逸

彰化市泰和國小是彰化目前供應量最多的學校中央廚房之一,三間學校包含師生,每天需要烹煮大約4,000人份的餐點。對於彰化市的學童而言,泰和國小的學校廚房是每天上學填飽肚子、攝取成長營養的堅實堡壘。張淳妍營養師與陳建宗廚師代表泰和國小參加比賽,他們端出頗具巧思的菜單,首次投件即入選,是這次大賽不容小覷的隊伍!

最年輕營養師、台日口味雙修廚師,參加大賽為了看見更多

陳建宗廚師在學校廚房服務八年,從廚工到廚師,建宗已經成為學校廚房不可或缺的大將。當兵退伍後進到快炒店與日式料理店,學習日式料理店的技法與口味,快炒料理的火侯掌握與調味,這些經驗如今化身成為美味的學餐料理:「例如照燒醬我們沒有買現成的,都自己調,這樣才能做出想要的味道」建宗廚師表示。

團隊另個成員是張淳妍營養師,年僅二十五歲的淳妍在學校將近三年,大學一畢業就投入學校廚房的工作。大學是營養科系背景的淳妍在學校廚房原先擔任衛生管理人員,在去年成功考取營養師的執照。讓他重拾書本的原因除了學校公職營養師的鼓勵,也來自於他對這個環境與工作的認同:「來這裡工作後可以感受到他們對午餐的熱愛與付出,也會覺得好像午餐是可以變成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淳妍營養師解釋。

他們對於午餐大賽的印象,來自於第七屆學校午餐大賽的彰化縣原斗國中小隊伍。他們分享準備大賽的過程,以及比賽後獲得的學習與交流,這些資訊成為參賽的動力。除此之外,學校的公職營養師也期待泰和團隊能藉此有更多的成長,因此便鼓勵他們組隊參賽。而他們兩人願意在繁重工作擠出時間準備的原因是希望能看見更多。淳妍表示:「對我們來說準備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建宗則說:「我沒有比賽過,主要是抱持出去學習的態度,也想證明自己的價值」。

超・惜食!日式口味套餐參上

仔細研究泰和國小隊伍的食譜,會發現食材的使用很是徹底,大量減少烹煮產生的廚餘。例如「蔬菜筑煎煮」這道有許多蔬菜的料理,胡蘿蔔壓花後的邊角料,會切碎後成為「喀滋卡滋魚」酥炸裹粉的材料之一。築前煮食材的香菇,則取出香菇頭作為熬製湯品的原料之一。不只如此,他們甚至將一般會丟棄的高麗菜心留下來,跟上述提到的香菇頭一起煮成湯品「用芯做湯」。

他們設計的食譜食材沒有任何一絲的浪費,一項材料會依照不同部位的特質活用在不同料理,力求最大限度的減少廚餘。

惜食的另一個面向「減少剩食」則需要用美味來達成!建宗廚師出身日式料理,這次比賽的食譜也以日系料理為主。考量學生大多不喜歡魚肉,「喀滋卡滋魚」將麵包粉改成多力多滋,適當使用零食增加孩子對魚肉料理的接受度。料理完成前撒上海苔絲,日式創意炸魚完成。

日本經典家常菜筑煎煮是用高湯燉煮食物的料理方式,不僅好吃,更可以一次烹煮多樣蔬菜,讓孩子補充多元的營養成分。在泰和國小菜單裡頭的「蔬菜筑煎煮」包含白蘿蔔、胡蘿蔔、香菇、洋蔥、敏豆等食材,最特別的是還加入「黃豆」這項食材。淳妍營養師補充:「我們想加入有彰化特色的食材,就想到日本也很常使用的黃豆。吃起來脆脆的,賦予這道料理更豐富的口感」。

參賽平常心,最希望學生們珍惜食物,把菜吃光光

泰和國小隊伍的兩人十分互補,淳妍營養師年輕活潑,創意滿滿;建宗廚師內斂專業,穩定發揮。作為彰化縣入為代表的他們,將用每日備餐4,000人份的功力,以及最「平常心」的態度參賽。

建宗廚師想對孩子們說的話簡單、明瞭:「看到學生把我煮的菜吃光了,會覺得很開心、很有成就感。」

淳妍營養師則從餐食烹製的過程,想跟孩子們分享他的看見:「雖然午餐時間只有短短的30分鐘,但其實每一口飯的背後,都凝聚著很多人的努力跟心血。大家上學前,就已經有工作人員在廚房裡面忙碌了。這些努力其實都是確保午餐可以準時送達小朋友的餐桌上。要感謝有廚房這些人員的付出,才可以讓大家吃到熱騰騰的飯菜飯菜。希望大家可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把菜都吃光光」。


  • 選手|張淳姸(營養師)、陳建宗(廚師)
  • 作品|糙米飯、喀滋卡滋魚、蔬菜筑煎煮、高麗拌海根、用芯做湯、100%蘋果汁
  • 對象|國小四至六年級
  • 永續發展目標|SDG2–消除飢餓.SDG3–良好的健康與福祉.SDG12–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