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顯風土文化的學校營養午餐—讀《法國餐桌上的10堂食育課》

編按:原文寫於2018年8月8日,本篇略為增刪部分文字。


文|陳儒瑋

想像你走進一間教室,看見三張課桌上各擺著一份學生午餐料理。

左邊桌子有著普羅旺斯鹹派、小蘿蔔加海鹽、艾登乳酪及巧克力閃電泡芙(註一);中間桌上放置一瓶牛奶,搭配地瓜飯、油炸豆腐、炸赤鰈、綜合五目伴菜、蛋汁味噌湯及甜點羽二重糕(註二);右方桌面則陳列客家粿仔條、炒絲瓜、茶葉蛋、鮮菇竹筍湯與玉荷包荔枝(註三)。

在螢幕前的各位,應該都可以輕易回答這三份餐點分別代表哪三個國家吧?畢竟,人如其食,食如其人,飲食從基本上形塑著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學校午餐不只是飽餐一頓的食物

從加拿大短暫移居法國布列塔尼小鎮一年的凱倫.勒比永(Karen Le Billon),在《法國餐桌上的10堂食育課》這本書裡,忠實地呈現從一對女兒的學校午餐開始,所面臨諸多飲食教育及文化衝突,以及後來學習理解、接受及調適的心路歷程。

法國人就是這樣吃,沒得討論。

書中處處盡是法國人對於學童飲食的獨家看法,當然,還有驕傲。

對法國人來說,提供得宜的食物給所有學童、教育所有學童如何吃得得宜,是他們的立國精神—自由、平等、博愛的重要體現。

喚醒他們的味蕾。孩子從食物如何由味覺、視覺、嗅覺、觸覺及聽覺經驗所構成的探索中,學會從五種官能去體驗食物。

老師們在學童的飲食教育裡扮演積極的角色。他們有三個主要目標,首先是提供孩子營養食物來維護孩子健康,好讓他們有好的學業表現。其次是教育孩子:培養他們味覺體驗,教導他們食物衛生及營養的基本概念,同時打開他們的心胸,把食物看成文化,藝術和國家的遺產,第三個目標是訓練他們的飲食習慣,建立健康的常規,讓他們了解在何時,何地,如何,為何吃,以及吃什麼。

除了讓孩子從在校吃營養午餐學習飲食概念,法國政府和學校也提供適當的課程和規定,做為家長和老師的後盾。

一面讀著這些文字,一面回想起這幾年開始接觸日本與韓國學校飲食教育,深切地體驗到學校午餐真實地反映生長於這塊土地上的人,如何對待每日飲食的態度。

在日本,一群年輕名廚共同發起「和食給食應援團」行動,藉由進入校園推廣和食,希望年輕學童能將飲食文化持續傳承下去。身為成員之一的高木一雄主廚在接受我們採訪時表示,日本人在吃飯前都會說いただきます,這其實是日文いただく(頂く)這個字的敬語,代表我們領受了大自然給我們的生命,其中隱含著感謝之意。一份午餐不只是一頓餐點,其中更蘊含學習如何看待自然與傳統文化的意涵。

來到韓國,參與校園供餐民間運動的朴仁淑女士則說,以韓國友善環境食材免費午餐政策為例,它不僅保障學生基本人權,同時促進地方循環經濟,讓所得重新分配,更透過支持本土環境友善農業來累積永續社會資本,學校午餐絕對不是一份填飽肚子的餐點而已。

反看臺灣,掌管學校午餐相關業務之機構,如農委會及教育部,近年來無不積極努力地藉由施行四章一Q在地食材政策(編按:現為三章一Q)、推動訂定食農教育法等政策,讓學童在吃得營養均衡之餘,同時能理解孕育食材的風土文化。然而,成效目前仍有待觀察,而如何解決臺灣學校午餐所面臨關於食材來源、安全美味與飲食教育等的諸多困境,也成為各界相當關注的議題。

2019年二月底,立法委員黃國書與蔡培慧首度邀集民間團體與學校營養師代表,召開第一次立委版本的學校午餐條例公聽會;三月初,再由立院召開第二次公聽會,對此,教育部回應將納入各方意見,盡快推出政院版本法案;四月初,教育部國教署公布「學校午餐條例」草案內容,並召開首場公聽會,後允諾於九月擬定專法草案。

家庭才是飲食教育根本

從勒比永所描述的法國經驗來看,家庭教育是培養飲食品味的重要關鍵。

法國人知道真正的飲食教育要從家裡著手,而家庭的飲食教育則始於相信你的孩子天生有能力吃得好,也要相信你有能力教孩子吃得好。

餐桌是連結情感和傳遞溫暖的地方,也是兒童學習這世界如何運作以及談話技巧的地方。

她在書中歸納出十點法國飲食準則,其中包括孩子飲食教育由爸媽做主、避免以獎勵和懲罰方式提供食物、父母安排用餐時間與菜單、訓練孩子同桌飲食的社交能力、鼓勵吃彩虹七彩蔬菜、多嘗試陌生食物、限制零食次數、吃真正食物、慢慢且開心地吃。

簡而言之,父母親怎們吃,最終就會教出怎麼吃的小孩。

當然,書中羅列的十點準則不僅僅可用於教導小孩,大人也相當合適。選定書末的一道餐點,親自動手料理,然後好好地、慢慢地、開開心心地吃完。我想,這應該就是勒比永非常樂見讀者們做的事吧。

行動帶來改變的希望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特別喜歡「美法合璧」這一章節,反覆讀了許多遍。其中有段對話更是血淋淋地道出一位素人家長要改變學校飲食現況之困難,就算直接拿來描寫臺灣,也完全無違和之感。

「孩子們反正只吃義大利麵和小魚乾,你為什麼要煮扁豆杏桃湯、糖煮蘋果、酪梨沙拉與青豆燉飯這些東西給他們吃?這些東西只會被倒掉而已!」

「法國人給他們孩子立了飲食規矩,真的很有效!大多數的小孩都不挑食,而且樂在其中!」

「我們的職員都受過進階的幼兒教育訓練,都是專業人員,下廚不是他們的職責,也不應該是。他們是教育者,不是廚師。」

「可是,教孩子如何吃得健康、吃多樣化的食物、吃得均衡難道不是教育的一部分嗎?」

「下廚不是他們的責任,也不應該是。在這裡行不通的,國情不同。」

面對這樣的打擊,勒比永可不打算輕言放棄,她正計畫籌組聯盟,要求學校供應真正的熟食午餐,因為她相信孩子如何吃食大半受家長認定他們能夠吃什麼、如何吃所影響。

不論多麼微小的行動,都有可能帶來巨大的改變。

四年前,一群臺灣家長發起基改食材退出學校午餐倡議並獲得立法規範成果,也是基於午餐不該僅是保障身體健康,更須包含更深層的生態倫理與環境正義理念;在韓國,家長團體則是花了二十多年的光陰,才真正督促政府實踐環境友善食材的免費學校供餐政策;而從日本志願者團體每年自費籌備學校給食甲子園比賽來看,不但有效精進營養師與調理員的專業能力,同時彰顯在地風土的重要意義,影響力更跨至海外,直接催生了2018年第一屆臺灣學校午餐大賽

這些行動,正是基於自身國家文化的悠長底蘊,才能獲得公眾的普遍支持。

因此,當我們驚艷於書中列舉的法國飲食準則時,也正是我們回頭省思的大好時機,所謂的臺灣文化,以及基於文化而生的臺灣料理與飲食教育,該是什麼樣的風景。


註一: 作者勒比永的女兒就讀法國布列塔尼小鎮的學校午餐

註二:日本2017年第12回全國學校給食甲子園福井縣代表參賽料理

註三:2018年5月台北市文山區某國小的學校午餐

相關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