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ㅣ洪啓傑 圖ㅣ大享食育協會、徐匯中學
一群穿著藍色運動服的高二男生穿梭在中和華新街的市場巷弄,引起不少注目。他們不是偶然路過,而是參加由大享食育協會與徐匯中學合作舉辦的食農教育課程。任務目標:走入緬甸街,探索異國文化與未知的美味。
在自由探索之前,我們先帶著同學熟悉緬甸街的範圍與各種店鋪,並鼓勵他們邊走邊觀察,物色等會要買回學校分享的食物。如果有看到未知的食物,可以直接提出,或向老闆直接詢問。
在場接近一半的學生都有跟家人逛菜市場的經驗,有學生脫口而出:
「這裡跟一般市場看起來差不多啊!」
但真的一樣嗎?帶大家仔細一看,除了有少見的異國食材如香茅、佛手瓜;也有熟食攤販販售斑蘭糕、炸金三角、炸香蕉等緬式點心。
受當天超過30度高溫的影響,導覽完一圈緬甸街後,大家就已經汗流浹背,趕緊進到餐廳稍作休息、品嚐緬甸風味的點心。而說到緬甸街必吃的點心,當然就是烤餅配上緬式奶茶了!
豌豆烤餅、奶油烤餅,兩種口味一鹹一甜,都有香氣十足有咬勁的餅皮。其中豌豆烤餅的豆香較為獨特,滑順的豆泥調味鹹淡適中,跟餅皮特別般配。
點餐過程中,有位學生好奇地問:「為什麼冰奶茶比熱奶茶還要貴?」
其實緬甸人偏好熱茶,因為熱氣才能完整帶出茶葉的香味與韻味。 (詳見:【報導】奶茶點冰的還是熱的?就知道你是不是緬甸人!) 將預備好的熱飲額外加冰塊,就會增加製作成本。這或許就是價格有差異的原因之一。
我們請同學回想剛剛路上經過的店面,有沒有什麼注意到些什麼?
「對欸,我們一路上看到坐在店外喝奶茶的人幾乎全是男生,而且全都在喝熱的!」
儘管同學們都表示理解,現場還是忍不住點了冰奶茶,畢竟先解暑才有辦法執行接下來的任務啊!
接下來,大家分組出發,前往食品雜貨店、小吃店與其他特色攤位展開採買行動。
順著咖哩香、香茅味和魚湯的氣息來到一家小吃店。門口的顧客看到學生立刻熱情推薦:「一定要吃椰子湯麵!」老闆也很親切,不但介紹菜單,還幫我們打折!
「鳴個喇叭」 (Mingalar Par)
學生使用剛剛導覽時介紹的緬甸語「你好」與雜貨店老闆打招呼,並詢問是否有推薦的東南亞小吃可以購買。於是這組當天帶回來一小袋「炸蟋蟀」,成為當天大家唯一不敢嘗試的食物!
最終,各組學生買回了滿滿的美食與零食。主食有:涼拌茶葉飯、椰子湯麵、魚湯麵、金山麵等;東南亞零食則有:炸豬皮、芒果乾、山竹汁等。
走出華新街,就像穿越傳送門,離開了充滿異國氣息的新世界,回到我們熟悉的臺灣。
抵達學校後,大家一起享用買回來的「戰利品」,各組學生也各自分享在緬甸街的所見所聞。課程中我們進一步補充緬甸的地理、歷史與現況,探討這些議題如何與臺灣社會及新住民交織在一起。
這趟旅程並不是一般「吃喝玩樂」的校外教學,更是一場認識不同文化、學會尊重與理解的學習之旅。
正如有同學說:
「今天吃了很多這輩子第一次吃的食物,如果不是這堂課,我可能根本不會有機會來到這裡!」
有學生詢問這個像龍眼的果實是什麼,其實就是緬甸料理常見的羅望子。
兩隻黃色小鴨,其實是緬甸仰光的皇家鴛鴦船造型
貓頭鷹在緬甸是吉祥的象徵,圖中貓頭鷹胸、腹之前還有一隻小貓頭鷹,可辨識出是雌性貓頭鷹。
文ㅣ洪啓傑
圖ㅣ大享食育協會、徐匯中學
一群穿著藍色運動服的高二男生穿梭在中和華新街的市場巷弄,引起不少注目。他們不是偶然路過,而是參加由大享食育協會與徐匯中學合作舉辦的食農教育課程。任務目標:走入緬甸街,探索異國文化與未知的美味。
在自由探索之前,我們先帶著同學熟悉緬甸街的範圍與各種店鋪,並鼓勵他們邊走邊觀察,物色等會要買回學校分享的食物。如果有看到未知的食物,可以直接提出,或向老闆直接詢問。
在場接近一半的學生都有跟家人逛菜市場的經驗,有學生脫口而出:
但真的一樣嗎?帶大家仔細一看,除了有少見的異國食材如香茅、佛手瓜;也有熟食攤販販售斑蘭糕、炸金三角、炸香蕉等緬式點心。
受當天超過30度高溫的影響,導覽完一圈緬甸街後,大家就已經汗流浹背,趕緊進到餐廳稍作休息、品嚐緬甸風味的點心。而說到緬甸街必吃的點心,當然就是烤餅配上緬式奶茶了!
豌豆烤餅、奶油烤餅,兩種口味一鹹一甜,都有香氣十足有咬勁的餅皮。其中豌豆烤餅的豆香較為獨特,滑順的豆泥調味鹹淡適中,跟餅皮特別般配。
其實緬甸人偏好熱茶,因為熱氣才能完整帶出茶葉的香味與韻味。
(詳見:【報導】奶茶點冰的還是熱的?就知道你是不是緬甸人!)
將預備好的熱飲額外加冰塊,就會增加製作成本。這或許就是價格有差異的原因之一。
我們請同學回想剛剛路上經過的店面,有沒有什麼注意到些什麼?
儘管同學們都表示理解,現場還是忍不住點了冰奶茶,畢竟先解暑才有辦法執行接下來的任務啊!
接下來,大家分組出發,前往食品雜貨店、小吃店與其他特色攤位展開採買行動。
順著咖哩香、香茅味和魚湯的氣息來到一家小吃店。門口的顧客看到學生立刻熱情推薦:「一定要吃椰子湯麵!」老闆也很親切,不但介紹菜單,還幫我們打折!
學生使用剛剛導覽時介紹的緬甸語「你好」與雜貨店老闆打招呼,並詢問是否有推薦的東南亞小吃可以購買。於是這組當天帶回來一小袋「炸蟋蟀」,成為當天大家唯一不敢嘗試的食物!
最終,各組學生買回了滿滿的美食與零食。主食有:涼拌茶葉飯、椰子湯麵、魚湯麵、金山麵等;東南亞零食則有:炸豬皮、芒果乾、山竹汁等。
走出華新街,就像穿越傳送門,離開了充滿異國氣息的新世界,回到我們熟悉的臺灣。
抵達學校後,大家一起享用買回來的「戰利品」,各組學生也各自分享在緬甸街的所見所聞。課程中我們進一步補充緬甸的地理、歷史與現況,探討這些議題如何與臺灣社會及新住民交織在一起。
這趟旅程並不是一般「吃喝玩樂」的校外教學,更是一場認識不同文化、學會尊重與理解的學習之旅。
正如有同學說:
幕後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