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前採訪】掌握食材的資訊的創意菜單:專訪新北市統鮮美食股份有限公司毛韻晴營養師、洪國棟廚師

文、圖|朱曉萱

說到惜食的料理,會想到什麼呢?洪國棟廚師想到的是饞茶盛飯、盛夏廚魚、聖菜、腐食菜渣、辦桌菜尾湯,文字乍看之下豐盛美味,不過諧音讀出來之後發現事情並不簡單。洪國棟廚師也笑說,其實參賽的菜單,是先想菜名,才把菜色搭配上去的。


不只和全國的隊伍競爭,也回應公司的期待

在參加學校午餐大賽之前,恰逢公司內部的良性競爭活動,同樣是惜食主題的菜單設計比賽,洪國棟廚師和另一位同事組隊參賽,在社內獲得佳績。順著這股氣勢,國棟廚師邀請在中央廚房的合作上默契比較有默契的毛韻晴營養師,更加提升菜單營養均衡度。

打敗公司其他隊伍晉級決賽,兩人謙虛的說希望能在比賽中把該做的事情做好,維持住公司歷年來在比賽中所獲得的佳績。

謙虛中的不自信是有理由的,因為國棟廚師在公司主要的角色並不是廚師,而是在原料採購部門服務,不過也因為這樣,國棟能第一手掌握來是食材供應商的資訊充足,對食材的變化性和利用的發想比較多創意料理和食材,例如哪些食材容易剩餘、哪些食材能找到什麼廠商供應;搭配營養師規劃學生的營養需求來開發菜色。

毛韻晴營養師則是大學畢業就加入公司,在公司服務約十年期間,一開始對於政策和規範較陌生,前兩年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教育,至今對於團膳營養師的工作已經上手;不過因為學生喜好隨著時間轉變,為了讓學生把飯菜吃光光,加上公司內部的政策,使用的食材有所規範、連醬料都是自製的,仍然具有一定程度的挑戰性。但營養師也很容易得到滿足,如果獲得學生的一句「營養師,今天的午餐好好吃喔!」就會深受感動。


藉由掌握不同地區學生口味的喜好減少剩食

統鮮供應學校午餐的量大、範圍廣,掌握學生的飲食喜好,也能適時調整午餐菜色出現的頻率及提供的份量,例如三重、蘆洲區喜歡醬油調味的中式料理,台北市和雙和地區則喜歡西式的調味風格;接受度最高的是蒸蛋,只要有供應,通常都不會有剩食;印象中學生喜愛度高的咖哩,則是每個學校各有喜好,不因為地區而有所不同。

本次參賽的菜單設計,思考的方向便是讓學生吃光,又能均衡飲食;雖然料理的名稱創新,但菜色是學生熟悉的食材或料理方式,例如「聖菜-米豆醬拌龍鬚菜」使用的米豆醬是傳統珍惜食物的產物,配上常食用的龍鬚菜,「腐食菜渣-牧羊人派」用傳統英國家庭料理方式,搭配豆渣增加口感,使用學生接受度高的起司和焗烤的方式烹調。

比起學生可能會挑食,由於供應的對象是學童,因此最大的障礙可能會是「茶香飯」這道使用茶葉的料理,學校的老師和家長看到「茶」為原料,擔心料理中可能含有咖啡因而不願意讓孩子食用,此時要溝通的對象不只是實際食用的學生,也需要提供照顧者食物的完整訊息。


讓惜食從自身做起的策略

團膳從廚餘回收的數據來看,學校午餐最容易剩下來的是綠色葉菜類是最容易剩最多的食材,韻晴營養師認爲因為青菜在運輸過程中,因料理時只用鹽、糖、爆香料來料理,加上依規定需保持在攝氏60度保溫而容易變色。不過目前政府補助的蔬菜類大多是綠色葉菜,例如小白菜、鵝白菜此類容易變色的菜。

目前嘗試透過營養教育讓學生更認識食材,進而提升對食材的接受度;公司能提供供餐學校營養講座,或是營養師直接入班教學,有的時候也會搭配學校午餐製作營養單張,發現只要讓學生接受到訊息,廚餘的量就會減少。


對每天在學校吃午餐的學生說一段話:

洪國棟廚師

營養午餐一開始推廣是為了讓孩子攝取均衡飲食,現在透過政府推廣三章一Q的政策和補助,提升食材的品質,讓孩童享受到更優質、安全的在地食材。在團膳營養均衡的搭配和廚師的用心烹飪而完成的每一份餐點,背後凝聚無數人的努力和時間。但在每次供餐後下午三四點,十七噸的廚餘回收車都載得滿滿的,就會覺得有點浪費,突顯這次午餐大賽惜食主題的重要性,希望藉由這次的比賽,讓學生深刻體驗到學會更珍惜食材,不要浪費從自身做起。

毛韻晴營養師(我都在學校跟學生自稱阿姨):

阿姨知道在學校跟家裡或小吃攤煮的,我們的大鍋菜一定會有感受上和視覺上的落差,主要是因為在家裡都是少量的現煮現吃,礙於中央廚房有製備的時間、必須控制的保溫溫度和運送的時間,所以對開蓋的瞬間,營養師和現場工作的阿姨們也努力了蠻多,花了很多工夫做分段式配膳,求的是小朋友開蓋瞬間的香氣和視覺性,過往比較不重視現在在一直在調整,讓小朋友可以開蓋的瞬間就食慾大開。希望每個小朋友都可以均衡飲食,不挑食,尤其是青菜。


競賽組—新北市統鮮美食股份有限公司

選手|毛韻晴(營養師)、洪國棟(廚師)

作品|饞茶盛飯-茶香飯、盛夏廚魚-泰式酥炸檸檬魚、聖菜-米豆醬拌龍鬚菜、腐食菜渣-牧羊人派、辦桌菜尾湯-白菜滷雜菜湯

對象|國小四至六年級

永續發展目標|SDG2–消除飢餓、SDG4–優質教育、SDG12–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