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首場東南亞的滋味小散步在台北車站登場 不用出國就能到印尼!

週末上午,台北車站熙來攘往,各式各樣的人們在此準備前往下個地方,而東南亞的滋味小散步的第一場就在這裡開始。


移工朋友匯集的台北車站,在亞鈺老師的解說之下,發現台北車站其實有著豐富的印尼滋味。大家坐在大廳的地板上,看見三三兩兩的移工們坐在黑白相間的格子等待其他朋友的到來,老師先從一塊繪製印尼地圖的手巾介紹自己的家鄉──婆羅洲,而亞鈺身上的衣服是印尼蠟染服飾Batik,在印尼如同西裝一般的正式服裝,由於蠟染工序繁複,所以在過去僅有皇室貴族才可以穿。

死掉的火車是印尼人的101

簡單介紹了印尼這個國家後,恰巧有個人大包小包穿梭在大廳內,遇到席地而坐的印尼朋友,還會過去講了幾句話,亞鈺老師和我們說這是兜售印尼成藥的商家,他們的提袋中裝著印尼的成藥、保健食品等,如果有需要就會向這些流動的商家購買。

走出東二門,佇立著一座日式黑色蒸氣火車頭,亞鈺老師說這就是印尼人的101!在台灣的印尼人,都會說這台火車是「Kereta mati」,翻成中文的意思就是「死掉的火車」,由於火車頭沒有車廂,亦無運作,因此被稱呼為死掉的火車真是貼切!初來乍到台灣的印尼朋友們,來台第一站都會在這裡打卡,如果去Instagram搜尋「#keretamati」,就會看到各式各樣的火車角度與自拍姿勢都在這裡,堪比大家到台北,或是其他外國旅客來台灣101踩點一樣。

牛肉丸湯 烤肉串 印尼風味原來這麼近

火車頭旁有一客運下車處,兩三家小攤隱身在花圃之間,賣著BAKSO牛肉丸湯,沒有價格與中文標示,一碗需要200元,隨意的將花圃的水泥邊作為桌,子和塑膠椅子湊合著就是座位。來自桃園工業區的移工們放假時,一下車就能點一碗來吃,即便價格不甚便宜,不過印尼朋友們的家鄉味是無價的。

走入印尼街,發現店員正在忙進忙出,一看招牌全部都是印尼文,亞鈺老師說,短短的一條街雖然店家不多,不過碰到月初或每個月10號發薪水,印尼人都會來到這裡吃飯、聚餐犒賞自己,因此,店家主要消費者多為印尼人,菜單上也就不會有中文說明。

除了店內的炸物、主食外,有些店家甚至在外面擺上烤爐與長桌,賣著繽紛多色的點心以及肉串。「沙…」肉串用碳火直烤熟成的聲音,以及灰白煙霧不斷飄竄到走道上,大家坐在對面的座位期待著肉串的到來。亞鈺老師拿著肉串並提醒大家得沾花生醬,濃郁的花生香氣和有嚼勁的肉串在嘴巴裡反覆被咀嚼,兩種口味肉串瞬間一掃而空!老師還補充,這裡的烤肉串店家多以10支為單位販售,所以如果之後想要自行來到印尼街,就得多找幾個朋友來享用肉串的美味。

匯錢回家 打電話 看雜誌 盡在北車地下街

台北車站除了是台北交通重要的節點,能夠使新住民朋友們方便聚會外,在地下街Y區,開設印尼的電信局、雜誌社、雜貨店INDEX及餐廳,方便印尼朋友們來到這裡能夠辦理電話、網卡,聽亞鈺老師說,買這裡的電話卡打回印尼,能享有和台灣國內電話一樣的費率。雜誌招牌其實是位於一家餐廳外,印尼的朋友們可以透過購買雜誌,了解台灣的各項資訊,印尼朋友們能夠以自身的語言了解台灣的狀況。

月初薪水入帳後,雜貨店提供寄錢回家的服務,許多移工朋友會來到櫃檯辦理寄錢的手續,因此月初北車地下街有許多的移工朋友聚集,一方面是吃家鄉菜來犒賞自己,另一方面則是採購或匯錢回家鄉貼補家用。

在活動的尾聲,我們走到一家印尼餐廳,是附近少數有寫中文菜單與價格的店家,每個人的午餐是一盤薑黃飯套餐─烤鴨腿/巴東牛肉、辣拌小菜、炸天貝、辣馬鈴薯、炸蛋。亞鈺老師和我們分享印尼配菜大多為炸物,味道偏辣、鹹,主菜烤鴨通常會搭配生高麗菜或長豆並沾辣醬吃,巴東牛肉的巴東指的是醬。說明盤中印尼常見的家常菜之後,大夥一邊挑戰嘗試盤裡的食物,一邊喊著「好辣」急忙喝下店家附的紅茶。口中反覆體會辣與甜、熱與冰的極端感受,卻又忍不住再吃下一口,「Terima kasih!」用印尼語和亞鈺老師說謝謝,並結束了第一場東南亞滋味小散步走讀活動。


指導單位:內政部移民署

主辦單位:大享食育協會

計畫名稱:東南亞食育廣播劇宣導計畫

計畫編號:1122D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