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文章

幸福良食 翻轉農村為雜糧找出路

文|潘嘉慧、圖|潘嘉慧、幸福良食 15年前劉震鋐返鄉當青農,為了解決農村缺工及人口老化難題,讓農業與土地能永續經營,成立幸福良食社會企業,以青銀共農的模式持續擴大契作面積達300公...

花蓮友旺南瓜之旅:不只抵抗極端氣候 更要打入市場!

南瓜在食物分類中屬於全榖雜糧中的根莖類,質地柔軟的南瓜,易於入口,在學校午餐中經常可見,像是南瓜燒肉、南瓜粥,還有濃郁的南瓜濃湯,富有飽足感且營養滿分。近年來面對氣候變遷更加劇烈,...

落花生的澎湖生活時光

澎湖花生的美味,透過香甜的花生糖與軟糯的白膜花生而小有名氣。澎湖島嶼種植落花生的原因與金門相似,主要是天氣與土壤、水文交織下,農家比較好的選擇。但落花生在澎湖的成長與生活是怎樣的光...

二林鎮農會 致力讓蕎麥進入家家餐桌

每年11月下旬至12月初,彰化二林地區蕎麥花開的季節,白色花海隨風搖曳像是北國雪落大地的景致,吸引不少人前來賞花。蕎麥更含有芸香苷及多種有益人體健康成分,二林鎮農會近年來努力開發各...

他里霧之春:斗南農會的馬鈴薯經營

馬鈴薯這個來自南北的超級雜糧食材,自大航海時代以來快速渡海佔據各個大陸,配合西餐速食強大的拓展力,薯條、洋芋片、洋芋沙拉等食物,成為社會大眾對馬鈴薯普遍的印象。只是你知道台灣本土也...

種回麥寮的黃金麥田:專訪月光下友善農場郭慧蟬

2010年前後台灣吹起一股小麥復興的風潮,台灣中部越來越多人開始種植小麥。這場復興運動八方相援,除了政府的政策支持、農改場的技術輔導,以做麵包起家的喜願小麥、供金門酒廠釀酒用的大雅...

用食農教育帶動產業發展的林內芋頭,專訪教芋部部長林建安

芋頭是大家常見也最常引起討論的雜糧食材。芋頭可甜可鹹,除了是各種甜點的當家主角,芋頭粥、芋粿巧等各式美食也相當美味。至於火鍋裡面要不要加芋頭,則是另一個永遠吵不完的話題了。在台灣說...

地瓜漫談:地瓜歷史、地瓜營養與地瓜品種

天氣逐漸轉涼,秋冬時節走在馬路上,能即時提供溫暖和熱量的,大概就是糖炒栗子和烤地瓜了吧,糖炒栗子手工炒的比機器還有靈魂,但因為厚工價格高,已經越來越少,烤地瓜門檻比較沒那麼高,路邊...

臺灣毛豆尚青!居酒屋小食與家庭餐桌的萬用食材

「毛豆」是日式居酒屋的常備開胃菜,也是家庭冰箱的萬用食材;成熟的毛豆產業鏈,從育種、田間管理,到採後處理與冷鏈物流,造就臺灣綠金傳奇。

樹豆的推廣與使用,專訪原住民傳統作物的推動者陳振義

文|王章逸 走進位於台東市區的台東農改場,迎面而來陣列的椰子樹以及一棟平房一間研究室的配置,頗有熱帶農業研究基地的味道。為了更瞭解樹豆的知識,我們來到整棟紅磚建築的農業推廣課拜訪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