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漫談:地瓜歷史、地瓜營養與地瓜品種

地瓜漫談:地瓜歷史、地瓜營養與地瓜品種

文字、攝影|喬喬(特約撰稿)

天氣逐漸轉涼,秋冬時節走在馬路上,能即時提供溫暖和熱量的,大概就是糖炒栗子和烤地瓜了吧,糖炒栗子手工炒的比機器還有靈魂,但因為厚工價格高,已經越來越少,烤地瓜門檻比較沒那麼高,路邊小攤、發財車、或是專賣地瓜小店很常見,熱呼呼的烤地瓜捧在手裡像暖暖包,甜蜜糖蜜是冬天的暖身點心。還有烤後冷凍的冰心地瓜、逛夜市隨手一包的地瓜球、八寶冰或甜湯裡的地瓜圓、切薄片油炸撒上糖粉的蕃薯片、裹上梅粉滋味涮嘴的甘梅薯條,地瓜是低調又經典的台灣滋味。

從南美到東亞,地瓜根落台灣的歷史

地瓜原產於南美洲北部的熱帶地區,15世紀時由哥倫布帶進歐洲,17世紀荷蘭佔據台灣時期,由福建傳入台灣。因為地瓜外層有很多鬚根,可以深入地底吸收土壤的養分,因此在貧瘠的土壤也能夠生長,是古早時代重要的渡荒型作物。在鄭氏時期、清領時期,因為能適應生產力較差的土地,地瓜成為普遍栽植的作物。

日本時代,日人重視農業試驗,進行農作物調查,收集、研發並推廣新品種,除了大家熟悉、臺北帝大教授磯永吉研發出來的蓬萊米,地瓜也是當時重要研究對象之一。嘉義農試所研發出三十多種地瓜新品種推廣種植,栽培面積從三萬成長至十三萬多公頃。1939年至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依據大東亞共榮圈的願景發動太平洋戰爭,各項物資缺乏,殖民政府鼓勵大量生產地瓜,除供應糧食需求,同時也是化工原料,可以用來製作酒精、甲醇等。

1945年終戰,戰時糧食優先分配給軍人,民間採配給制;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糧食政策不穩定,一下強制徵收米糧,一下開放自由買賣,導致米價不斷飆漲,當時人民便以地瓜為主食,作家吳新榮在日記裡寫到「白米一斗已經突破四百元臺幣的大關,⋯我們只好實行生活的緊縮,三噸的米飯也要混吃一半的番薯,不久恐怕連這一半也吃不起了。」。

老一輩的人常分享在物資缺乏的年代,吃蕃薯簽配稀飯當主食,吃蕃薯吃到怕了。後來政局和經濟逐漸平穩,以地瓜為主食的人口比例逐漸降低,但地瓜的生產面積到了1970年代逐漸來到高峰三百四十四萬公頃,原因是養豬產業興起,地瓜從主食轉變為養豬的飼料,直到1970年代末期,豬飼料開始改為進口玉米和其他作物取代。根據農委會統計,台灣地瓜生產面積近十年(2011-2020年)為一萬公頃。

從貧窮代表到營養滿點的華麗轉身

因為地瓜含有豐富膳食纖維、耐熱的維生素C以及β-胡蘿蔔素等營養,可以改善現代人精緻飲食而產生的代謝問題,地瓜成為健康的飲食選擇,超商裡可以買到蒸地瓜、水煮餐甚至有以地瓜作為主食的選項。

地瓜品種在戰後仍由嘉義農試所進行育種,嘉義農試所收集地瓜種原計有1400多種以上,是國內保存地瓜種原最多的研究單位、也是東南亞最大的地瓜種原庫,品種可大致分為食用塊根、葉菜用、飼料用以及塊根加工用,食用塊根品種以台農57號(俗稱黃金地瓜),甘甜、適口性高,最常見也最受歡迎,主要產地在中南部,最大產地為雲林;北部的地瓜則多為台農66號(俗稱紅心地瓜),質地鬆軟、甜度高;葉菜用品種如台農71號,其植株特性在夏季受到颱風的影響較小,可以紓解夏季缺菜的困擾。

地瓜不像馬鈴薯,發芽也沒有毒,烹煮前把發芽處切掉,就不會影響口感。保存容易,常溫、維持通風良好即可,讓地瓜靜置一段時間辭水,滋味會更加香甜。在日本時代,地瓜育種目標是多產、高澱粉品種,以供應糧食、飼料、以及戰時物資,當時的地瓜品種味道不好,經過數十年的品種改良,現代人食用的地瓜滋味已經提升許多。

比起白米飯,同樣克數的地瓜的熱量更低(100克的米飯約180大卡,地瓜則約120~130大卡),將白米飯取代為地瓜,可以攝取到更多的營養素。上班族要帶便當,如果不喜歡食物反覆加熱、又能接受冷食,我想冷便當最合適,以蒸地瓜取代白米飯,加上豐富的配菜,例如鹽味毛豆莢、水煮蛋、清燙秋葵和青花菜、烤香菇等等,就是非常健康清爽的原型食物組合。

 

參考資料

潘富俊,〈番薯〉,《福爾摩沙植物記》(台北:遠流出版,2007,96-99頁)

吳新榮,《吳新榮回憶錄》(台北:前衛出版,1989,213頁)

顏清梅,〈光復初期台灣米荒問題初探〉,《台灣光復初期歷史》(台北: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1993,79-105頁)

相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