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良食 翻轉農村為雜糧找出路

幸福良食 翻轉農村為雜糧找出路

文|潘嘉慧、圖|潘嘉慧、幸福良食

15年前劉震鋐返鄉當青農,為了解決農村缺工及人口老化難題,讓農業與土地能永續經營,成立幸福良食社會企業,以青銀共農的模式持續擴大契作面積達300公頃,更導入智慧農業科技,以科學化管理翻轉傳統農業。

揮別北台灣連日陰雨驅車到台南學甲,在劉震鋐領路下來到玉米田區。一個台灣南北兩樣情,劉震鋐說:「這裡從九月中到現在都沒有下雨,青割玉米去年一分地可以收3.5噸,今年因為缺水收成量只剩下2.5噸。」受到氣候影響,產量足足少了近7成。


劉震鋐自豪地說:剛採收的水果玉米甜度有14、15度。


硬質玉米須等到1、2月果實脫水變硬才利採收。

導入智慧農業,精準掌握農事

近年來氣候變異對農業造成影響加劇,劉震鋐興起在田區裝設感應器監控的想法,透過科學化數據的經驗值累積與判讀,找到對應方法。劉震鋐說:「今年開始與氣象公司合作,針對土壤溼度、氣象預測、日照光度等進行監測。」


幸福農食的硬質玉米田分佈區域廣闊。

以大面積種植的農地來說,初次翻土的時機點很重要,土壤太溼容易結塊,植株根系無深入土地。以往必須靠巡田時逐一檢測土壤溼度,或倚靠農夫的經驗判別何時適合翻土,當契作面積達300公頃,田區分佈範圍廣大,更加耗費人力與時間,劉震鋐經常開車四處巡田,一天一、兩百公里車程幾乎是家常便飯。

投入科學化管理,為累積的經驗值找到線性規則,期許未來可以靠數據回傳判斷翻耕的時間點,精準預測且節省人力,避免錯失良機。甚至在土壤太乾,氣象預測短時間內不會降雨時,安排環保局派車以沼液澆灌,適時為農作物補充水分,才能確保收成量。


在田間架設黑翅鳶棲架,利用生物防治鼠害。(幸福良食提供)

科學化管理,提升農務效率

同時,契作田區也以數據化管理,導入「農務e把抓」APP,結合GPS定位看到每一塊田區的現況,包括地段、地號、種植品種等,而產銷履歷資料也透過APP登錄,以方便管理。

從翻耕、播種、採收都有大型農機投入一條龍農務行列,劉震鋐的經驗告訴他:以翻土和種植來說,一分地操作時間跟三分地是一樣的,土地面積愈大愈省工,契作時也會想辦法將農地整併成一大塊以方便作業。近年來導入RTK衛星定位技術,只要設定好路線,農機自行透過定位系統減少路線重覆,除了省時、省力,更降低農機操作的門檻,農業新生也能夠在短時間上手。

讓硬質玉米成為食材加工原料

劉震鋐善用大型農機、無人機,以農業科技管理農田,串連200多位老農與地主,統一管理許多缺乏灌溉水源的零碎旱田,從最初的60公頃,現在已達到300公頃規模。

目前硬質玉米主要還是交給全國農會收購,當成飼料使用。但劉震鋐看見雜糧篩選、分級的重要性,以黑豆為例,大粒飽滿的可以製成黑豆茶、黑豆酥,中粒則可以磨成黑豆漿,而小粒就提供給孵黑豆芽的生產者。他相信硬質玉米經過好的篩選、分級一樣可以成為很好的食材加工原料,將品質較好的部分篩選起來加工,次級品仍維持提供飼料用途。

去年開始他們朝硬質玉米加工努力,成功與台北知名墨西哥餐廳合作,提供玉米粉製造塔可餅。而新開發出來的玉米麵條,則以單純的原料只用玉米粉和水製成無麩質及低GI的麵條,過程完全無添加,目前仍待設計包裝即可供應。


剛剛才收到的玉米麵條打樣,邁開硬質玉米加工一大步。

青銀共農串連在地,團結力量大

如何為農村注入年輕活力,解決老農日漸凋零,大量土地廢耕、水資源匱乏的問題? 2015年劉震鋐成立幸福農食社會企業,透過社會創新翻轉農村困境,向老農承租土地並簽定契作,讓有心從農的返鄉青年經過培訓,協力代耕、採收與產銷履歷申請,由「幸福農食」統一管理品質,提供種子、資材、農機等,確保生產程序安全且對環境友善。讓老農有收人安心養老,將經驗傳承;青農返鄉不必單打獨鬥,有土地可以學習耕作;土地能夠永續耕作,生生不息;消費者透過食農教育,更了解農業現場,安心享用良食。青農共農模式打造老農、青農、土地與消費者四贏結果。

今年3月,劉震鋐成立台南市青銀共農雜糧合作社,串連老農、農二代,「我希望透過合作社將大家凝聚起來,把量體做大。」劉震鋐預告明年想串連麻豆文旦農將落枝製成生物碳,這些碳能夠回歸農地成為養分。「一個人做量少,但集合大家就可以累積可觀的量,再邀請企業一起認購文旦,購買碳權。」這幾年推動企業ESG服務案讓劉震鋐有了更多藉力共好的想法,劉震鋐說生產端仍是根本,但也希望透過合作社及與在地農友串連,為農村創造更多可能性。


成立臺南市青銀共農雜糧生產合作社串連在地農民,一起打拼才不孤單。(幸福良食提供)

 

相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