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豆的推廣與使用,專訪原住民傳統作物的推動者陳振義

樹豆的推廣與使用,專訪原住民傳統作物的推動者陳振義

文|王章逸

走進位於台東市區的台東農改場,迎面而來陣列的椰子樹以及一棟平房一間研究室的配置,頗有熱帶農業研究基地的味道。為了更瞭解樹豆的知識,我們來到整棟紅磚建築的農業推廣課拜訪陳振義課長。振義課長在2008年來到台東農改場,著力於原住民作物的研究與推廣,現在三項原民作物:小米、臺灣藜與樹豆的普及與廣布,振義科長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原民傳統作物:樹豆


位於愛國蒲部落的樹豆田(王章逸攝)

樹豆是原住民傳統作物中的三大主食之一,在部落田區與園圃多有零星種植。原住民使用樹豆的歷史有許多說法,有一說是由南太平洋傳入,另外一種說法則是日治時代才傳進來。然而為什麼樹豆大多只見於丘陵、山地等地區呢?

樹豆具有耐旱、耐貧瘠等對抗逆境的特性,亦即即使在土壤養分相對較低、灌溉不易的山坡地也能穩定種植,同時它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對於大多生活在山區、糧食種植相對不易的原住民族而言,樹豆因此成為普遍種植的作物,並且代代流傳至今。

台灣大多數人仍並不認識「樹豆」這項作物,但他其實已經在這片土地上生長許久,甚至是乾豆產量世界第六的作物,在印度、非洲地區是相當重要的糧食作物。

樹豆的育種與推廣

振義課長在2008年來到東改場後接手育種的作業,2011年便發表三種樹豆的品種,並且命名為:台東一號、二號與三號。


台東改良場育成的三種品種樹豆(陳振義提供)

農改場除了農業政策的推廣及執行,另外一項重要的業務就是作物的育種。談到樹豆的育種,農藝專業出身的振義課長看我們滿臉疑惑補充說道:「一項作物品種的選育大約需要八至十年的時間。樹豆的地方品系多且雜,育種是為了讓種植出來的收成穩定且一致,讓作物更具經濟效益」。

樹豆在台灣過去並非市場上常見的農產品,近十年慢慢可以在農會超市、網路等管道購得。農作物要打進市場需要具備兩個條件,其一就是穩定且充足的生產量,第二個則是消費者對於農產的認識。樹豆能夠成為經濟作物的原因,或許出自於東改場的推廣:「我們育成三個品種的樹豆後進行一系列的種植推廣與曝光,在這之後樹豆逐漸被大加認識」。東改場在育成三個品種的樹豆後舉辦種植觀摩會,並提供籽實給予農民種植。同時在消費者端進行宣傳,打開樹豆的消費市場。


樹豆豆莢的模樣(陳振義提供)

樹豆的特性與食用

台東一至三號各有不同的性狀,從表皮就能夠簡單分辨,台東一號的種皮是白色,二號茶色,三號則是黑色。除了種皮之外,三個品系的樹豆在種植上也有不一樣的特性。台東一號產量高、成熟時間較為一致;台東二號抗病與抗蟲性強;台東三號則耐貧瘠但成熟期較不一致。

樹豆耐貧瘠且具高蛋白質的特性,常被稱作為「窮人的肉」,在台灣則有「勇士豆」的稱號。除此之外,樹豆也是很優質的抗氧化物質,其中黑色種皮的樹豆花青素含量最高。

在農改場任職不只需要進行育種研究,農作物推廣也是工作的重點,「樹豆最常食用的方法就是煮排骨湯,簡單的薑片、樹豆與排骨就能燉煮出好喝的樹豆排骨湯」。不只排骨湯,農改場還跟烘焙行合作進行樹豆加工產品的研發。樹豆餅乾、蛋糕以及各式麵包,都是為了能讓樹豆更能被大眾認識與使用。


東改場積極推廣樹豆的加工使用,圖為使用樹豆做成的蛋糕(陳振義提供)

陳振義:「我相信樹豆是不會消失的」

東改場育種的樹豆推出已經十年了,市場上更容易看到樹豆的身影,但其實種植面積逐漸的下降:「種植樹豆的收益其實不錯,但是當初跟我們一起打拼推廣的農民都逐漸老去」。

儘管市場供不應求、價格也相當不錯,但是在農村勞動力老化、沒有新血加入的狀況下,只能手工採收無法機械化的樹豆,種植面積不升反降。東改場目前正在研究「機械化」的種植方式,希望藉此翻轉樹豆的困境。


談起樹豆的未來,陳振義課長仍然抱著滿滿的熱忱與信心(王章逸攝)

東改場在樹豆的研發與推廣仍在繼續,除了機械化的耕作方式,目前也正在進行紅色豆皮樹豆的育種。剛講完種植面積下降的困境,振義課長話鋒一轉說道:「我相信樹豆是不會消失的,樹豆不僅有原住民族深遠的使用歷史及文化,他耐旱、耐貧瘠抗逆境特性在氣候變遷的未來也會更被看見」。
 

相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