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報NO.3】聞肉起「午」— 雞豬魚ON AIR

文|王婉育

一斤雞蛋有幾個?豬肉哪個部位最好吃?魚肉還有分紅色和白色?為了拓展更多元食農教育主題及傳播方式,大享食育協會於下半年度規劃錄製「聞肉起午─學校午餐肉類廣播節目」,並獲得行政院農委會「食農教育推廣計畫」之專案補助,希望能讓學生一邊享用午餐,一邊透過專家與營養師簡單說明與講解,輕鬆學習有關肉品的知識。

肉品教育新嘗試

廣播節目由新北市秀峰國小楊蕊萍營養師擔任主持人,邀請臺灣農畜產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品研部黃存后副總經理、臺灣大學動物科學系蘇和平教授與嘉義大學食品科學系黃建政副教授,分別針對「豬肉」、「雞肉與蛋」、「魚肉與水產品」等三大主題,分享飼養或捕撈與生產流程、營養成分、加工品製造、,以及挑選與保存的方法。每個主題錄製五集,每集長度約八到十分鐘。

除了專家學者外,節目亦特別策畫「小朋友Q&A時間」,邀請一位小學生在每集節目的最後時間,詢問專家一個小問題,讓專家用三十秒至一分鐘的時間回答,增加廣播節目的趣味性。

製作廣播節目的起心動念,來自主持人楊蕊萍營養師在學校午餐時間,透過全校廣播,介紹午餐的菜色與食材的營養,無非就是讓孩子更了解今天所吃下的食物。現在臺灣食育教材,涵蓋的主題常見稻米、蔬菜等植物,較少有關肉品議題的飲食教育,然而,肉品卻是人類攝取蛋白質的來源之一,因此以此次「聞肉起午」的廣播節目作為實行肉品教育的起點。

解決吃肉小迷思

不僅小朋友, 一般民眾收聽「聞肉起午」也可以了解平常吃肉沒有注意到的小知識或迷思。

例如我們害怕膽固醇過高,因此有一天不能吃太多雞蛋的迷思。蘇和平老師解釋雞蛋所含的膽固醇是高密度膽固醇,並不會造成身體的負擔,如果健康狀況無虞並不需要過度限制。

還有,原來除了粽子,臺灣經典小吃肉燥飯有南北之分,黃存后副經理指出,南部的肉燥大多將五花肉切丁製成,而北部則多使用絞肉,所以南部油脂豐富,北部有嚼勁。

黃健政老師則分享挑魚刺的小秘訣,在吃之前先使用筷子,將魚肉稍稍撥開觀察魚刺的位置,入口前透過門牙和舌頭去感覺是否有魚刺存在,多練習幾次之後便能成功克服魚刺。

廣播結合課程 營造討論契機

在透過鹿東國小施沛君營養師協助下,十一月第三週,每天中午播出一集「聞肉起午|雞肉篇」廣播節目,其中關於「感染禽流感的雞肉能不能吃?」引起相當熱烈的討論。

週五下午則分別於中年級及高年級各進行一堂主題課程,學生們品嚐學校廚房自製的雞肉和加工調理的雞肉,並在課堂上比較看看顏色、味道與成分有什麼不同,學會辨識雞肉加工品中的黏著劑、保鮮劑等化學成分,沛君營養師強調這些成分都能吃進肚子裡,但是必須適量,否則累積在體內容易造成危害。

「魚肉與水產品篇」與「豬肉篇」廣播節目與食育課程,將分別在於十一月底和十二月初於高雄市與新北市國小舉辦,期待此一嘗試能為臺灣食農教育開創新的發展契機。


廣播節目試聽:https://www.foodiedu.org/project/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