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前報導】走入新竹客家村落:專訪沙坑國民小學的樊逸莘營養師與徐秀娥廚師

首圖|左起徐秀娥廚師、樊逸莘營養師

採訪.整理|陳怡璇

沙坑國小位處於新竹縣橫山鄉,是大眾交通運輸不易抵達的地方。山區特性使得全校僅有二十五位學生,也因每日所需食材量較少,辦理起學校午餐著實不易,所幸沙坑國小近年與鄰近學校共同採購食材、合聘營養師,讓這些身處山中的孩子們有機會吃到更多元豐富的學校午餐。

在學校擔任六、七年營養師的逸莘,早在大享辦理第一年臺灣學校午餐大賽即知道此賽事,但因當時未有勇氣也未物色到合適的「搭檔」,故遲遲未報名出賽。去年九月逸莘開始服務於沙坑國小,認識到在學校煮了三代的秀娥廚師(鄒媽),逸莘鑑於鄒媽有著豐富的辦桌經驗,便邀請(拱著)鄒媽一同參賽。


問:恭喜晉級臺灣學校午餐大賽決賽!想請問兩位第一時間聽到晉級消息時,心情如何呢?

逸莘:聽到晉級消息時有點不知所措,不知道要先通知校長、鄒媽還是廚秘。其實投遞報名表時就開始緊張了!因為我們設計的菜色較為簡單,參閱歷屆選手在舞台上侃侃而談地介紹菜單、演示食育教學,就覺得他們很厲害,使得自己很糾結是否會晉級。

鄒媽:意料之外,很開心也很緊張,因為我從來沒有比賽過。聽到逸莘正式報名,我開始思考要準備什麼東西;聽到會有賽前採訪,除了覺得主辦單位很認真之外,也更有緊張的感覺。

問:對於決賽,有沒有設定什麼目標或自我期許?

逸莘:對於決賽的目標,當然就是希望可以吃到龍蝦,鄒媽說得名後要請全校吃龍蝦。龍蝦對於沙坑的孩子而言是很特殊的食材,這裡的物資種類不多,很難吃到像龍蝦這樣的海鮮食材。

鄒媽:當然是得獎啦!我們學期末有時會有「煮火鍋」的活動,如果得名,我想要給學生加菜,請大家吃龍蝦!

問:在思考菜單設計上,會花費很多時間嗎?

逸莘:鄒媽對於食材特性總能精準掌握,很容易討論菜單,所以我們並沒有花太多時間在這上面,反倒是我自己很糾結。雜糧在沙坑地區常出現,惟烹調手法變化不大,受限於農忙,像玉米等食材常是蒸煮完就直接入口了。面對賽事,要搭配什麼食材用雜糧入菜、要用什麼口味呈現、要如何呈現在地特色等,都需要細膩的設計。比如說,「地瓜」放在飯裡面好,還是煮成甜湯?著名的內灣特產——野薑花,要不要入菜來展現客家特色?這是當時在設計菜單上會持續思考的事情。

圖:沙坑國小校園中處處可見客家文化蹤跡,此為學生的客家諺語作品

問:設計菜單時,遇到什麼困難、有趣或印象深刻的事情?

逸莘:學期初聽到小孩說過年家裡拜拜吃了「白斬雞」和「白切肉」,我聯想到「客家桔醬」,既然我們在客家村,當然就是呈現客家菜色,也可藉機讓小孩知道白切肉能不只是白切肉,還可以搭配「桔醬」和「蔬菜」。我們把肉片搭配豆芽菜,淋上客家桔醬,取了「桔香如意」帶出地方特色料理。

問:從事學校午餐業務工作多久了?當初為何選擇進入學校服務?

鄒媽:我民國七十三年就進入沙坑國小,一開始是因為我的四個孩子都在這裡讀書,抱持著「煮給自己的孩子吃」之心念,和先生一起擔任廚工。後來看到學生吃得很滿足,我很高興,便一直做到現在。有時會聽到畢業學生返校跟我說:「鄒媽!你煮的菜好好吃喔~我好希望有機會再次吃到鄒媽煮的學校午餐!」聽了很有成就感!

逸莘:在學校擔任營養師有六、七年了,進入學校服務前我在團膳公司工作。會離開團膳,是因為我發現有時工作想法並無法被老闆接受,學校是一個教育的地方,較有機會傳遞食農教育與營養教育理念,讓我可以把想為食農教育及營養教育盡一份力量的心貫徹出來。

問:請介紹這次參賽的作品,像是發想概念、食材特色、菜單設計,以及賽事分工等等。

逸莘:沙坑國小有食農田園,也有完整的食農教育計畫,計畫中有一堂課程是「小廚師計畫」,我希望「從產地到餐桌」的概念,不只是學校的餐桌,也是學生家裡的餐桌,甚至是外面餐廳的餐桌。學校坐落於客家村落,沒有市集也沒有很多餐館,學校午餐常是小朋友一天當中最豐盛的一餐,我希望我設計的菜單在「口味調理」與「食材搭配」上能多些變化和選擇,讓學生容易與家長分享,把家中菜園的食材搖身變為一道道新料理。

學校菜園是最好的食農教育現場,也是食農教育的最短路程與最快方法:告訴孩子「怎麼種」和「怎麼吃」,此外,學校菜園收成的作物也必符合「食當季」的概念。翻閱照片,看見我們曾種過玉米、地瓜、胡蘿蔔和小番茄,剛好符合這次賽事主題,我便和鄒媽討論要如何呈現這些食材,如何讓孩子知道不同於家裡常吃的食材搭配。

鄒媽是經驗豐富的廚師,烹飪區當然就是她的主戰場,我負責在旁協助,那食育教學的部分,會請鄒媽在旁協助我。

圖:沙坑國小的食農田園

問:如果可以對每天在學校吃午餐的學生說一段話,兩位會想要說什麼呢?

鄒媽:如果我問學生:「今天的午餐好吃嗎?」學生會說:「鄒媽,今天的午餐好好吃!」

逸莘:因為菜單是我設計的,我希望學生看到菜單時能給予回饋,如:分享自己想要吃什麼學校午餐。另外,把飯菜吃光光,「空盤」亦是對廚師和營養師最大的讚許。


學校午餐不僅讓沙坑國小的孩子們飽足營養,亦讓小孩們從「吃」中認識更多食材,嘗試不同「吃」的體驗。新竹市區的小朋友都知道燉飯、玉米濃湯,但在這裡的小朋友並不知道什麼是燉飯、什麼是玉米濃湯,此時逸莘營養師和鄒媽便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彼此充分討論,讓這些「新」菜色映入眼簾,食入味蕾。

小學校有小學校的學校午餐特色,大學校有大學校的學校午餐方法,沙坑國小的校長、廚秘、營養師、廚師都在為這裡孩子共同努力,祝福如此用心的他們能在決賽中創造佳績。


競賽組3—新竹縣沙坑國民小學

選手|樊逸莘(營養師).徐秀娥(廚師)

作品|紅米飯.桔香如意.塔香油腐.蒜香青江菜.玉米雞湯.小番茄

對象|國小四至六年級

永續發展目標|SDG2–消除飢餓.SDG4–優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