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紅蔾田:蔾豆來與田子國小

文|張宇忻

圖|王章逸

台灣藜又被稱為紅藜,主要產地分佈於屏東、台東,是排灣族、魯凱族原住民的傳統作物。這次特別找到來自來義鄉的原住民青農鍾懷民(其品牌藜豆來),作為本次生產端的合作夥伴;合作的學校則特別邀請來自屏東高樹鄉的田子國小。

多方合作的食農課程

本次媒合的生產者、學校夥伴,都是第一次嘗試規劃/執行產地食農教育。鍾懷民作為屏東原住民特色農業推動協會的成員,希望藉由這次機會,帶領協會夥伴一同嘗試以紅藜這項原鄉作物,發展出食農教育課程及遊程。

田子國小的鄭校長則表示高樹鄉雖然以農業為特色,許多學童家也是從事農業生產,但目前食農教育多還在學校、課堂內進行。希望透過這次的經驗,難得地將學生拉到生產現場,也作為未來發展社區特色現地課程的經驗參考。

為了將本次活動資源做最好的運用,本次活動的規劃由2020年在屏北原鄉進行紅藜研究的張宇忻協助發想、溝通。在規劃階段,首先請學校老師們提出校內課程可延伸的主題,如:植物構造、原住民文化、農產品行銷……。針對相關主題內容,再請負責導覽的農友,以中年級學童可理解的方式進行說明與分享。

田事體驗:撒播與條播

懷民雖然來自來義鄉,不過卻另外在屏東麟洛租土地耕種。這正好呈現出原住民農業在商業化過程中,需使用機具、也必須追求較大的耕種土地與產量。因此耕地位置的挪移,成為許多原鄉生產者面臨的共同課題。導覽過程中,懷民也特別說到耕地區位與氣候變遷對原鄉農業的挑戰。

為了分散種植風險以及迎接田子國小師生的到來,懷民將田區分成三個區塊,在不同時間點種下播種。小朋友在田間穿梭,便可同時看見不同生長階段的台灣藜樣貌。「藜豆來」採友善耕作,不施用農藥化肥,田間生態豐富。其中最危險,卻也引起許多學童好奇的便是紅螞蟻。懷民藉由隱翅蟲、紅螞蟻,讓學童了解友善耕種對維繫生態多樣性的助益,以及為何友善耕種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及勞動力。

在認識完紅藜的結構與生長,學們接著分組體驗機器條播/傳統撒播的播種方式。懷民解釋傳統撒播的撇步及訣竅,由於紅藜種子很輕撒不遠,因此族人往往會將種子混合沙土,再以類似投棒球的方式,讓種子均勻掉落土中。而條播則是將種子放入機器,透過固定的間距,讓農人可以省下疏苗、移植的步驟,較利於商業化的收成效率。學童們輪番上陣接力播種,一旁等待的人則幫田中央的夥伴加油,現場就像運動會般熱鬧。

手做紅蔾飯糰DIY

原住民主要將紅藜作為釀小米酒的酵母、製作節慶食物的重要食材。然而紅藜在原鄉地區不只是食物,也是節慶裝飾、田間管理的重要工具。考量到時間有限,也為了讓紅藜能以更親民的方式,進入學童的日常飲食,特別選擇小朋友喜愛的飯糰作為料理體驗項目。

夥伴們事先煮好以脫殼藜與白米混合煮成飯,再將鮮豔的帶殼藜炒熟作為佐料。如此一來,除了能讓小朋友吃到紅藜的原味,也可以讓學童了解如何透過最簡單的方式、變化出多元又營養的料理。

飯糰有大有小、形狀各異,除了常見的海苔、肉鬆,有些孩子則在飯糰外沾上繽紛的帶殼藜、放入蛋白質豐富的樹豆,看起來十分繽紛可口。許多小朋友走出廚房,便迫不及待吃起自己包的飯糰。

種植者與學校接觸後的花火

台灣藜的高營養價值,在近五年內引起搶種、卻又面臨滯銷,與其他國產雜糧面臨類似的困境,如何讓消費者不只看準其營養價值,也看到背後農人的付出與創新,並運用雜糧製作出更多元、美味的料理,是紅藜在內許多本土雜糧的挑戰。

懷民在內的許多農人,都曾想過要讓民眾走進紅藜田裡,但他們一直在思考如何不影響耕種環境、又能讓民眾更深入認識這項作物,而不只是拍照打卡。食農教育或許就是另一種可能。田子國小學生們當天在田間不畏太陽推著條播機、盯著紅螞蟻窩、滿足吃著飯糰的表情,對於農人來說或許就是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