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再度踏上澎湖,追尋更多島嶼上的飲食故事!
此次採訪行程從高雄搭機前往七美,而後搭船至馬公,最後在台北松山落地,疫情下的見面彌足珍貴。
在七美,我們採訪島上七美國小及國中校長,瞭解離島中的離島學校如何在面臨午餐經費、運輸交通與專業人力等三大挑戰下,持續每日穩定供應不間斷;同時在返鄉定居青年的熱情招呼下,品嘗了拚雞、海鮮冬粉等七美在地的傳統美食。
回到馬公市,拜訪了水產種苗繁殖場、風車有機農場,以及三位從台灣來到澎湖後就黏在這片島嶼上不走的民間環境教育團體夥伴,透過他們描述在澎湖生活與工作時的點點滴滴,發現澎湖的確有著什麼樣魔力吧,吸引著人們駐留並死心塌地的奉獻寶貴歲月守護這片天地。
2019年10月,李念蓁加入海洋公民基金會,和一群熱愛澎湖、關懷海洋環境的夥伴,投身環境教育、淨海淨灘、生態保育、公民參與等領域。
她這幾年以石滬故鄉—吉貝為據點,希望喚醒更多人關注石滬製作工法,以及蘊含其中的生活記憶。
外型很像芝麻球的炸棗,以圓糯米為原料揉製成外皮,塞入一般常見紅豆和花生內餡,下油鍋炸至膨起,起鍋放涼即可食用。
不論是整理荒蕪傾圮的古厝、彩繪海廢浮球或重修見證產業歷史的魚灶,都讓遊客願意為此停下腳步,走進南寮體驗社區活力。
打開大蛤,用湯匙挖起混合蝦米、香菇、蛤肉的糯米飯,一口吃下澎湖的島嶼海味,和朋友的體貼心意。
來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採訪之前,心裡想著這裡不就是一池池的養殖槽和許多不認識的水中生物嗎?不過實際來到現場,館內不僅提供豐富的海洋環境教育解說資源,...
2021年5月,再度踏上澎湖,追尋更多島嶼上的飲食故事!
此次採訪行程從高雄搭機前往七美,而後搭船至馬公,最後在台北松山落地,疫情下的見面彌足珍貴。
在七美,我們採訪島上七美國小及國中校長,瞭解離島中的離島學校如何在面臨午餐經費、運輸交通與專業人力等三大挑戰下,持續每日穩定供應不間斷;同時在返鄉定居青年的熱情招呼下,品嘗了拚雞、海鮮冬粉等七美在地的傳統美食。
回到馬公市,拜訪了水產種苗繁殖場、風車有機農場,以及三位從台灣來到澎湖後就黏在這片島嶼上不走的民間環境教育團體夥伴,透過他們描述在澎湖生活與工作時的點點滴滴,發現澎湖的確有著什麼樣魔力吧,吸引著人們駐留並死心塌地的奉獻寶貴歲月守護這片天地。
相關消息
做一件事讓海洋變得更美麗:專訪海洋公民基金會環境教育專案研究員李念蓁
2019年10月,李念蓁加入海洋公民基金會,和一群熱愛澎湖、關懷海洋環境的夥伴,投身環境教育、淨海淨灘、生態保育、公民參與等領域。
我是石滬的陳小姐:專訪捷勵整合服務負責人陳宗惠
她這幾年以石滬故鄉—吉貝為據點,希望喚醒更多人關注石滬製作工法,以及蘊含其中的生活記憶。
想吃得趁早—澎湖湖西炸棗
外型很像芝麻球的炸棗,以圓糯米為原料揉製成外皮,塞入一般常見紅豆和花生內餡,下油鍋炸至膨起,起鍋放涼即可食用。
南寮聚落復興關鍵人物:專訪風車有機農場主人趙嘉協
不論是整理荒蕪傾圮的古厝、彩繪海廢浮球或重修見證產業歷史的魚灶,都讓遊客願意為此停下腳步,走進南寮體驗社區活力。
大蛤蒸飯—清明時節的澎湖好滋味
打開大蛤,用湯匙挖起混合蝦米、香菇、蛤肉的糯米飯,一口吃下澎湖的島嶼海味,和朋友的體貼心意。
從海洋復育到食魚教育: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的環境行動願景
來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採訪之前,心裡想著這裡不就是一池池的養殖槽和許多不認識的水中生物嗎?不過實際來到現場,館內不僅提供豐富的海洋環境教育解說資源,...
頁面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