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李思蓉(臺中市成功國小營養師) 編輯|陳儒瑋(大享食育協會研究員)
距離供應韓國首爾特別市楊花與泰陵中學營養午餐食譜的11月19日,至今已經過了一個月,滿滿的感想卻遲遲無法用文字表達,本日決定好好分享一下。
參與大享食育協會主辦的臺日韓學校午餐食譜交換計畫是第一次,從興致勃勃送件、滿懷期待入選、小心翼翼與韓國營養教師溝通調整菜單、絞盡腦汁想著如何結合教育並呈現韓國菜單特色,一路上反覆與廚師討論、調整,並試作菜餚,六個月來的心情起伏跟壓力還真的是不小。
直接快轉從入選那一刻開始說起吧。
從學校午餐開始一點一點認識韓國
一開始得知媒合配對交換食譜對象是韓國學校時,內心還小小可惜了一下怎麼不是日本?但也因為這樣的命運安排,讓我在有機會出國見學時,選擇了韓國。
從認識韓國的民情風俗、飲食文化,一直到學校場域實際運作狀況,雖然不能說深入瞭解,但也讓我開始有點認識、喜歡韓國。加上韓國午餐比起日本,其實又跟臺灣比較相近,所以讓我更有衝勁好好把握並發揮這次難得的交換供餐行動。
首先一定要感謝領域教師的協助及一群給力的孩子,克服了拒演、請假及天候因素不佳的波折挑戰,以戲劇呈現方式介紹了韓國學校午餐菜單中的每道料理特色,及背後蘊含的韓國傳統飲食文化意涵,並在供餐當日的朝會中完美出演,著實令人感動。
成功的午餐背後一定有一群支持的團隊 (咦!雙關語)
只能說我們家廚房真的很給力,供餐當日每道料理的工序真的很多,外加每道料理的醬汁都需要特別調製。有多複雜呢?簡單說給大家聽聽。
飯+醬汁 → 蒸煮 → 8道菜各自川燙、調味/炒蛋 → 飯蒸熟+自製拌飯醬+蔬菜+炒蛋 → 一班一班手動拌
炸雞醃漬裹粉炸/年糕預先燙熟/煮醬汁/混合
預先醃蘿蔔 → 煮滾醬汁 → 少量蘿蔔入鍋拌煮 → 撈起吹涼(依規不得供應未經復熱即食品,又須保持蘿蔔爽脆口感)
歷經多次試煮調味,食材超豐盛的一道鮮甜濃郁湯品。
糯米+甜米釀+水熬煮的一道韓國傳統甜品(一點都不空虛的甜湯)
菜單看似簡單,但不小心就很容易變成台式口味。為了呈現韓國料理道地風味,我們嘗試了三家不同韓式料理店的餐點,有拌飯、年糕、大醬湯等,還經過多次醬料風味調整。
就在拍桌定案的隔天,收到禁用辣椒粉的通知,口味調整全部重新來過;供餐當日也因為工序多,整個作業持續忙到十一點二十分才陸續出餐。
彷彿置身韓國的交流現場
感謝老師用心指導,一進教室滿滿韓國的情境布置,孩子從打菜、享用午餐,表現出很棒的用餐禮儀。
孩子們一邊吃一邊聽營養師介紹韓國飲食文化的同時,也準備了三個問題詢問韓國營養教師。
我們問孩子好吃嗎?
對食物不要有既定想法,勇於嘗試發現其實是好吃的耶!
有一位學生這樣說著。
是阿!尊重並接受不同國家的文化,真的是很棒
後記
廚師說如果不禁用辣椒,味道一定更好。
讀著孩子在系列課程活動後的豐富的學習單,知道他們除了瞭解並尊重他國飲食文化外,也寫下了要珍惜食物、以及對臺灣美食的滿滿自信,覺得韓國小朋友也會喜歡我們的飲食。當然,還有希望學校可以多辦理這類活動,讓其他國家也可以認識臺灣文化。
本專案計畫由農業部農糧署指導,大享食育協會主辦。
文.圖|李思蓉(臺中市成功國小營養師)
編輯|陳儒瑋(大享食育協會研究員)
距離供應韓國首爾特別市楊花與泰陵中學營養午餐食譜的11月19日,至今已經過了一個月,滿滿的感想卻遲遲無法用文字表達,本日決定好好分享一下。
參與大享食育協會主辦的臺日韓學校午餐食譜交換計畫是第一次,從興致勃勃送件、滿懷期待入選、小心翼翼與韓國營養教師溝通調整菜單、絞盡腦汁想著如何結合教育並呈現韓國菜單特色,一路上反覆與廚師討論、調整,並試作菜餚,六個月來的心情起伏跟壓力還真的是不小。
直接快轉從入選那一刻開始說起吧。
從學校午餐開始一點一點認識韓國
一開始得知媒合配對交換食譜對象是韓國學校時,內心還小小可惜了一下怎麼不是日本?但也因為這樣的命運安排,讓我在有機會出國見學時,選擇了韓國。
從認識韓國的民情風俗、飲食文化,一直到學校場域實際運作狀況,雖然不能說深入瞭解,但也讓我開始有點認識、喜歡韓國。加上韓國午餐比起日本,其實又跟臺灣比較相近,所以讓我更有衝勁好好把握並發揮這次難得的交換供餐行動。
首先一定要感謝領域教師的協助及一群給力的孩子,克服了拒演、請假及天候因素不佳的波折挑戰,以戲劇呈現方式介紹了韓國學校午餐菜單中的每道料理特色,及背後蘊含的韓國傳統飲食文化意涵,並在供餐當日的朝會中完美出演,著實令人感動。
成功的午餐背後一定有一群支持的團隊 (咦!雙關語)
只能說我們家廚房真的很給力,供餐當日每道料理的工序真的很多,外加每道料理的醬汁都需要特別調製。有多複雜呢?簡單說給大家聽聽。
菜單看似簡單,但不小心就很容易變成台式口味。為了呈現韓國料理道地風味,我們嘗試了三家不同韓式料理店的餐點,有拌飯、年糕、大醬湯等,還經過多次醬料風味調整。
就在拍桌定案的隔天,收到禁用辣椒粉的通知,口味調整全部重新來過;供餐當日也因為工序多,整個作業持續忙到十一點二十分才陸續出餐。
彷彿置身韓國的交流現場
感謝老師用心指導,一進教室滿滿韓國的情境布置,孩子從打菜、享用午餐,表現出很棒的用餐禮儀。
孩子們一邊吃一邊聽營養師介紹韓國飲食文化的同時,也準備了三個問題詢問韓國營養教師。
我們問孩子好吃嗎?
有一位學生這樣說著。
是阿!尊重並接受不同國家的文化,真的是很棒
後記
廚師說如果不禁用辣椒,味道一定更好。
讀著孩子在系列課程活動後的豐富的學習單,知道他們除了瞭解並尊重他國飲食文化外,也寫下了要珍惜食物、以及對臺灣美食的滿滿自信,覺得韓國小朋友也會喜歡我們的飲食。當然,還有希望學校可以多辦理這類活動,讓其他國家也可以認識臺灣文化。
本專案計畫由農業部農糧署指導,大享食育協會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