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恩文教基金會:人之島上教育與文化的耕耘者

圖文│王章逸、王婉育

拜訪蘭恩蘭嶼部落教保中心時正值寒假,教保中心沒有小孩的嬉鬧聲,倒是清掃洗刷的聲音不斷。老師們把握冬日難得的暖陽在教室外頭整理教具,教保中心邱美惠主任則在辦公室等候我們的拜訪。坐在辦公室旁的小桌椅,主任帶我們了解蘭恩在蘭嶼經營幼教多年的歷程,以及目前規劃從生活到祭典的族語學習之旅。

初訪蘭恩

坐落在漁人部落的蘭恩文教基金會於1979年成立,幼兒園於當年隨之設立。之後創辦了廣播電台蘭嶼之音、文物館、雜誌蘭嶼雙月刊等,從幼兒教育、就業訓練到長者照護,在這長達40年,以不同媒介的建樹之下,蘭恩文教基金會彷彿成了從老到幼的蘭嶼人,默默在島上照亮生活的燈塔。

首次來到蘭恩文教基金會,是在2018年。基金會舉辦由協會製作的紀實影像《HI MAATAW 蘭嶼你好》首映會開始搭建起聯繫的橋梁,首映會後也參訪了蘭恩文教基金會設立的文物館。也因為這個機會,發現蘭恩文教基金會更有歷史悠久的幼教機構,開啟孩子們學習族語與文化的第一步。

讓孩子學會說族語

蘭恩基金會耕耘多年文化議題,教保中心的辦學自然與在地文化息息相關。

地瓜是蘭嶼主要的食物之一,挖地瓜能夠整合教學和親子,而且能與大自然形成密切的關係,因此成了學期必須進行的戶外教學活動之一。會開始挖地瓜是意外,也是教保中心在飲食文化議題的嘗試。教保中心老師Akes家中的田因為人手不足,煩惱勞務繁重的收成工作無人幫忙,於是小朋友便成為最好的幫手。對小朋友而言,挖地瓜這件事情既新鮮又有成就感,對於父母而言則另有懷舊的回憶滋味。在雙手弄髒滿是泥土後,地瓜再度成為兩代人共有的回憶及語言。

教保中心也著重族語的教學與應用。邱主任帶著我們參觀中心,只見教室與餐廳無處不見族語的字卡,詢問後他說道:「我們希望透過沈浸式的教學讓孩子泡在族語裡面。」飯前的族語禱告文,以及「我們開動了」、「椅子收起來」等族語寫成的生活用語在教室空間隨處可見。

除了族語的教學,教保中心更關心語言的實際應用。結合蘭恩的長照業務,教保中心帶著小朋友到部落與長照據點與耆老互動。結合常見的野菜例如過貓、龍葵、飛機菜、昭和菜的族語學習,也帶著孩子們實際到教保中心的周遭認識上課提到的可食植物。

蘭恩四十年的辦學經驗讓他們深知,文化及族語課程必須與日常結合,才能繼續「活在」下一代的生活當中。

一起種塊芋頭田:教保中心食物與文化的教學

邱主任拿出下學期文化課程的規劃與我們分享,他說道:「以學習族語為目標、以食物為主題的課程,讓孩子能透過島上的食物學習族語」。以家鄉味(masawz no pongso)出發,分為傳統食物、祭典食物、平時會吃的植物以及取自海洋的食物四大項目進行教學。

在這套課程規劃中不僅包含食物的族語及知識,還衍伸出烹調方法、飲食用到的器具、飲食文化與禁忌等蘭嶼在地的生活智慧。例如認識芋頭的構造─根、莖、葉等,同時學習自然科領域的相關知識;辨識蘭嶼島上的有毒植物或可食植物,同時也學習在野地中的生活技能。

教保中心未來想一起種塊芋頭田。邱主任說自己現在正在學著種芋頭,想在學校開闢芋頭田。透過實際接觸農事之後才發現蘭嶼的芋頭有很多學問,蘭嶼芋頭的種類繁多,耕種方式也不甚相同。主任笑著說:「有請教耆老如何辨別種類,但實在是很難分」。目前教保中心正積極規劃自己耕種一塊芋頭田,希望讓孩子實際採到水田,用身體學習芋頭這個傳統食物背後蘊含的知識。

消失中的族語與飲食文化

「現在的年輕人很習慣台灣的食物,都不吃蘭嶼的傳統食物了」在介紹課程的尾聲,邱主任這樣子結尾。與邱主任的擔憂相應,可以發現教保中心會配合當地生活安排特色課程,這學期適逢蘭嶼島上的大事──飛魚季,因而安排與食物相關的主題課程與活動。

面對這個議題,我們不禁想起2014年甚囂的蘭嶼7-11議題。當時有將7-11的便利稱為惡靈者,也有在地人提出「蘭嶼的事蘭嶼決定」。七年過去,蘭嶼島上已經有兩家便利商店,當時各方的論點也在七年後如實成真。7-11的確帶來便利,提供島民除了消費之餘還能繳費、訂購商品等服務。同時,對於「便利」的擔憂並不如煙,小孩流連在有遮陽、有冷氣的便利商店,微波食品的方便也一定程度改變了當地的飲食習慣。

蘭恩耕耘多年,文化議題一直是他們關注與工作的重點,幼教更是基金會自創辦以來堅持至今的任務。教保中心作為島上小孩第一個接觸的教育單位,或許就是基金會在文化復振工作的重要育成基地吧!

「我們下學期的成果發表在六月底,你們要不要一起來參加?」臨走前主任這樣詢問,我們連忙答應,約定到時候再見。期待到時候蘭恩已經種下屬於自己的芋頭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