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立彰化特殊教育學校,看見營養午餐的日常挑戰

文.圖|陳儒瑋(大享食育協會資深研究員)

印象非常深刻的一次,我們有位同學受邀至活動擔任主持人。結果在回答某個問題時,他竟提到:「營養師說每餐要吃一個拳頭大小的水果。」當我聽到這件事,內心感動真是難以言喻。

自2010年來到國立彰化特殊教育學校服務至今的汪育珊營養師,談起當時的情境,臉上充滿笑容。

供餐模式的演變

位於彰化縣社頭鄉的國立彰化特殊教育學校,創立於1994年,專責服務中重度智能障礙與多重障礙學生。學校成立初期名為「臺灣省立彰化啟智學校」,2014年改為現名。

現有學生約220人,設有幼兒部、國小部、國中部與高職部,並配置職能、物理、語言治療師、心理師、社工及學校營養師等專業團隊,協助學生培養自立生活與社會適應能力。

記得剛報到的第一天,心裡其實很惶恐,因為自己並非特教專業出身,不知道能否幫上忙。幸好老師們都很熱心協助。

汪營養師回憶,剛到任時,學校廚房仍在運作,由她規劃菜單、業者提供食材,六位炊事技工負責烹調。隨著技工年齡漸長與職業傷害問題,改為委託團膳業者進駐的公辦民營模式。新冠疫情期間,業者又因人力與經費困難,再轉為桶餐配送的民辦民營模式,與鄰近學校共用菜單,每日供應四菜一湯。

說真的,以我們的規模來說,我很感謝願意承接供餐的業者。

圖說:已停用的學校午餐廚房

用餐規劃與菜單設計原則

目前承辦業者工廠距離學校約15分鐘車程,每天上午十點半送餐。幼兒部及國小學生在教室用餐;國中與高職學生若身體狀況許可,則跟隨老師帶領到餐廳用餐,其餘學生由老師與教師助理員打飯帶回班級。

合作久了,業者逐漸熟悉特教學校的需求,餐點品質相當穩定。

圖說:學校餐廳

菜單設計上會避免碎骨、帶刺魚肉、辛辣調味,以及米血糕等不易吞嚥的食材。目前學校沒有食物過敏的案例。

當然,學生都還是有個別差異,像是有一名學生完全不吃洋蔥,偏偏這是學校午餐中非常容易出現的食材;有學生卻只喜歡吃炸物碎屑。面對這樣的狀況,只能不厭其煩地耐心引導。

圖說:老師與教師助理員協助去除今日炸翅小腿的骨頭。

食物再製備與尊嚴飲食

談到餐點是否需要如剪碎或磨細等再製備的處理,汪營養師解釋,目前分為三類,這是由前任王志全校長推動,並由現任謝秋樂校長延續實施,由語言治療師評估分級,多數學生仍維持一般飲食。

為了讓我更清楚其中的差異,她特別致電給正在進行新生評估的語言治療師陳慶錨,由他透過電話說明。

主要依口腔能力與進食技巧來進行判斷。第一類為『剪碎』,意即用剪刀將食物剪成小塊;第二類稱之為『細小』,將食物處理成如小指甲大小,提供尚有一點咀嚼能力的學生;第三類則是磨成米粒狀的『細碎』,讓無法咀嚼僅能直接吞嚥的學生食用。

他補充,學校每道菜均獨立再製備,盡量保留原味。

 

學務主任顏鼎育與我分享學校現況時,也提到這項政策。他說,前任的王校長推動「安全飲食」與「自尊飲食」,鼓勵教師以「協助進食」方式,讓學生不僅吃得安心,更能維持自主與尊嚴。

你剛剛在餐廳,應該看到一些餐具或桌面設施有輔助功能吧?比方說桌上擺放的木製輔具,可以讓手部持碗穩定度不佳的學生避免掉落,對於手部肌肉張力及手指抓握協調困難的學生特別有幫助。

不過顏主任坦言,由於學生差異大,食物再製備多仰賴語言治療師評估與家長回饋,實際操作主要靠學校摸索,國家層面尚缺乏專門法規或指引。他提醒,體重過重常受關注,但過輕同樣棘手,需要與家長密切協調,也需要更多專業支援。

汪營養師補充,曾有老師請教單純只吃營養配方學童的攝取量需要吃多少,但這類情況難以直接套用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RIs),且這類學生很難吃到DRIs的建議量,畢竟身心障礙學生與一般學生的狀況差異很大。

健康促進與活動設計

除了供餐,營養與健康促進教育亦是汪營養師的重要工作。

她翻出歷年活動主題逐一說明:

內容大多與減重、繪畫、剪貼、舞蹈有關,常與護理師的潔牙、體衛與性平活動結合。其中配合簡單旋律的舞蹈最受歡迎。自己印象最深的是「健康大會考」。

她感慨,早期學生程度較佳,能書寫或繪圖;隨著政策演進,部分能力較好的學生轉入一般學校,於是改為剪貼超市DM的食物圖片。像「百萬小學堂」式的健康大會考題庫搶答活動,也較難再舉辦。

談到減重,她笑著說有些學生過於執著,會採取刻意少吃的方式。為避免這種情況,還會請學生簽切結書,承諾以健康方式進行。

曾經有一位學生十週內減了八公斤。我很驚訝,後來發現他是住宿生,在學校三餐規律,沒有零食飲料可以吃,比在家和阿嬤同住時飲食更受控制,可見環境的影響很大。

她補充部分學生因為服用藥物導致副作用而體重偏高,因此狀況很難一概而論。

此外,學校也曾借用夜市的九宮格投球或套圈圈形式,讓學生認識營養標示與食物。汪營養師回憶,當時學校還有高職幼保科一般生就讀,他們會協助帶領活動。

當前挑戰與行政現實

談及供餐與食育活動的挑戰,汪營養師指出,學生障礙程度加重與人數下降,是目前較大的困境。

以我們目前約二十餘位住宿生來說,業者還需額外準備早餐和晚餐;受衛生法規限制,有條件供應學校餐點的業者並不多,因此不管從我們或是業者的角度來看,雙方壓力都不小。

她以幼兒部為例,目前每天供應約十來份午餐,取消原本早、午點心,改由家長自備。至於行政業務,她笑著說進入AI時代了,希望政府能設計更聰明的加退餐系統,這樣她就不必每天用Excel一筆一筆修改。

圖說:2025年9月4日午餐菜色—香Q米飯、炸翅小腿、高麗菜蛋、瓜仔肉、蚵白菜、海芽蛋花湯、香蕉

把握初心的力量

有時難免感到無力,會想著:我教的內容,他們真的能理解嗎?但當收到像剛才分享的那樣回饋,就會覺得,果然會記得!

圖說:我於採訪當日(2025年9月4日)的午餐—香Q米飯、炸翅小腿、高麗菜蛋、瓜仔肉、蚵白菜、海芽蛋花湯、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