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農委會新政開啟校園午餐新食機/黃嘉琳

文|黃嘉琳

日前行政院會針對學校午餐食材供應提出明確政策方向:九月一日起,學校午餐中生鮮農產品來源,由農委會擔起安全把關之責;推動強化食材登錄及驗收作業,希望將現行學校午餐僅10%選用國產可追溯食材的比率提高,明年起並初步將推動六都學童每周可吃到一至兩餐有機食材。

長久以來,校園午餐問題重重,教育部、食藥署、農委會和地方政府缺乏統籌勾稽機制。教育部應是主管機關,但卻有「一國22制」的各縣市午餐管理權責;由食安把關來看,教育部、食藥署與農委會的三朵食品雲,至今無法整合勾連,「從產地/海關到教室」的食材透明化資訊與雲端平台至今依然讓人霧煞煞。

這次農委會拍胸脯擔下食材安全有問題就找農委會,以中央與地方、行政和立法全面執政的利多條件下,可望為在「依法行政」系統裡卡死的營養午餐管理,提供一個從根本改善的機會,值得稱讚。

其實六都的午餐有機食材政策,並不算新鮮事,朱立倫上一任已經授權農業局籌劃辦理,新北市是每周至少提供一道有機菜色的首個全面實施縣市,包括新北、桃園、屏東、雲林及花蓮等地共計有1243所學校採用有機食材。倒是台北和台中雷聲隆隆幾年,卻總有涉及財政分配、政商利益喬不攏等問題卡著,讓有機午餐難以雨露均霑。現在農委會定調由人口密度高、供餐量大的六大都會區先行上路,打通的其實是民進黨和柯P執政大都市所堵住的關節。

以蔬菜為例,先不論有機品項價格提高問題,光是從媒合、契作、採購、田間管理檢驗、驗收、運輸、截切、廚房現場等無一不是利益處處地雷重重,農委會得獲得地方政府排除萬難的全力配合,才可能達成。掀開六都以外縣市的情況,午餐供應系統中綿密固著的政商網絡,半年內能擺平的機會恐怕只有小英總統或林全院長自己跳下來喬。不得不承認由五都開始的確是比較務實的做法,先將有機食材生產供應的量撐出來,支持本土生態友善農業的規畫才可能由理論變成事實,農業地區朝向友善環境的生產方式和帶動在地經濟發展的願景也才有機會落實。

至於因應採用有機食材而增加的成本,這個算盤該怎麼打?是另一個治理課題。趁此次新政策上路之際,主政者面對經費排擠、家長疑慮和教育財政左支右絀,除了提高中央和地方補助款、增加向家長合理收費等開源方式,其實將教育部和縣市政府該做而未做的幾項工作落實執行,亦可收節流之效。

一、建立午餐食材規格品項的全國統一編碼及檢驗管理。讓學校採購人員、食材供應商、團膳業者和主管機構有相同基準點,以利資訊統計與透明化,減少無謂檢驗費。

二、全面盤點午餐食材成本。了解各縣市資料,進一步釐清食材、耗材、人事和其他不應納入成本的經費項目,也才能討論如何拉近城鄉差距。

三、調查真實剩食廚餘量。目前各校各地廚餘量詳細統計結果付之闕如,教育局處或團膳業者提供的訊息皆為估計,或易因作業或責任考量而流於短報或浮報;或在欠缺詳細項目與數字情況下,校園午餐政策或學校食農教育,很難針對產生廚餘的浪費問題提出有效方案,當然更不可能透過減少廚餘來撙節經費,用於本土有機或標章履歷食材之上。

若不確實掌握午餐現場狀況和成本費用的個別清查和結構分析,無論是現在的1243所學校、未來六都乃至全面實施每周一或二餐有機或農產標章食材,都還是難免落入各方基於有限資料與視角所衍生的推論當中,無益於解決台灣營養午餐的長年困境。


原文刊載於2016年8月18日蘋果日報焦點論壇《農委會和營養午餐的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