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盤點食材供應量 學校午餐改革第一步/陳儒瑋

文|陳儒瑋

新學年剛開始,行政院院會決議自九月一日起,農委會將一肩擔起學校午餐中有關生鮮農產品食材安全把關之責,並積極推動校園使用包含CAS、產銷履歷、有機、吉園圃標章蔬果與附有QR-code可溯源農產品等國產食材,此項新政不啻為解決台灣校園午餐長年沉痾跨出嶄新的一步。

然而目前全國二十一縣市收費標準約每餐三十元到六十元不等,基本要求是主食、湯品加上三至五道配菜,有時還附牛奶和水果,以極低的成本要做出學生願意捧場的菜色,讓主管機關、家長、學校與供餐廠商們只得錙銖必較,盡量在國家政策、學童營養與採購現實之間取得平衡。

因此,當農委會宣示明年起全面實施「國產食材供應學校午餐」政策時,首當其衝的現實挑戰是,在國產食材成本較高的情況之下,現階段的學校午餐費用能否負擔得起這樣的美好願景?假使沒有辦法,那麼除了向家長收取調漲費用或是由中央與縣市政府提供補助這兩種傳統思考方式之外,能不能有第三條路可以選擇?

答案或許就藏在每天午餐後丟棄的廚餘之中。

台北市餐盒食品商業同業公會曾經公布一項統計數字,公會成員供應百餘所公私立學校約7萬份餐點,回收廚餘量每日將近10公噸,約莫等同於1.7萬份餐,平均丟棄約24%的午餐食材,若以每餐55元計算,就是有近13元被平白的浪費掉,對比政府、學校與業者為了是否該增加2元或5元午餐預算吵得面紅耳赤,顯然相當諷刺。

只需簡單邏輯和數學就可以理解,在能運用的經費不變情況之下,若能確實降低廚餘量即代表增加使用於食材的預算。誠實面對校園午餐廚餘的現況,透過建立公開透明的檢核與統計系統,調查分析廚餘的內容與生成原因,究竟是老生常談的口味不佳?菜色太多讓學生挑食?每餐供應份量過多?亦或是根本問題出自於學生飲食教育需要再加強?一旦落實廚餘量統計和分析,便能由各校、各供應來源和各縣市的出發點來了解校園剩食產生的原因,教育者和主管機關方可從微觀和鉅觀的角度來解決問題。

藉新學年伊始農委會推動國產食材入校園的大動作之際,我們認為全面盤點食材供應量與費用之間的關係是首要之務:揚棄過往以食材量大、菜道數多為取勝點的傳統思考,轉而朝向降低菜道數、提供高品質、低食物里程、兼顧生產條件環境友善與美學設計內涵的餐點,看來是條衝破學校午餐困境的可行路徑;此外,環境教育法上路已屆五年,師生每年都規定需有四小時研習時數,其實何須遠求?讓學童理解飲食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每天抱持著感謝心情吃完餐盤中食物,無疑就是日日體現環境教育精神的最佳實踐方式。

翻轉校園午餐的現況,須仰賴家長、學校、政府與業者的通力合作,缺一不可,從誠實透明面對校園廚餘問題著手,別讓農委會擘劃的國產食材校園午餐願景變成幻夢一場。


原文刊載於2016年9月18日新公民議會-《別讓國產食材成為國產廚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