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學校午餐在地食材政策宜多思量/陳儒瑋

文|陳儒瑋

農委會宣布,原訂於今年九月新學年全面上路的學校午餐採用四章一Q國產食材政策,從強制要求改為獎勵實施,並分為四階段逐步落實。耗費超過半年各式討論會議回歸原點,再度挨批為髮夾彎決策。

決策思維昧於現實

事實上,在去年舉辦的多場協調會議上,地方縣市政府、午餐食材業者、學校午餐承辦人員與民間團體,不斷表示國產食材取得有其難度、實施時間太過倉促以及價格成本尚未取得共識等等現實中面臨的困境,建議採分階段或逐步增加使用比例的方式推動。然而,當時主管機關始終大拍胸脯保證一切都沒問題。

後來,農委會在今年初的會議中決議選定四區六縣市於二月新學期進行試辦,但所需補貼約二億元經費則由教育部負擔。長期觀察關心的民眾和家長不免疑惑,開學至今一個月,在未見任何試辦評估報告結論的狀況下,政策急轉直下的根據是什麼?更令人憂心的是,主責單位究竟如何能讓學校、家長、學生與業者信服,此次宣布的新規定是玩真的?

消失的專業評估

其中,支持政策的專業評估報告一直付之闕如,這樣要如何能讓民眾理解起初信誓旦旦的強制落實到今時今日的鼓勵推動,關鍵轉折點與考量因素到底是哪些?

據媒體報導,獎勵補助金額的計算比例之後將會提出,這也不禁讓人質疑,現在到底是已經完成這份報告,還是先上車後補票?

午餐狀況可能更加混亂

此外,新制將以補助鼓勵取代強制,希望各縣市能配合政策分階段落實。看來很美好的前景,但很可能情況將更加混亂。

目前學校午餐業務委由地方政府代辦,說是一國22制一點也不為過,再加上公辦公營、公辦民營與民辦民營等不同供餐型態,複雜程度可想而知。試想,若有某一縣市的民辦團膳業者與公辦公營學校態度相左,豈不是會出現一地二制的狀況?

全國學校午餐採用國產食材,無疑會是保障與提升台灣農業的重要助力。但忽略學校午餐長久以來的複雜沉痾,太過強調立竿見影的有感施政,一昧躁進只會使得良好美意提早夭折,讓民眾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之中,對政府無感甚至心生反感,這恐是推動政策的主管機關所應多加思量之處。


原文刊載於2017年4月2日新公民議會《朝令夕改的學校午餐國產食材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