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邱文雀(彰化縣大西國小午餐秘書) 編輯|陳儒瑋(大享食育協會資深研究員)
第一話:健康緣起
本校推行食農教育多年,教導學生從種稻、種菜開始,並將食育課程融入各領域。學生由多元食農課程中,認識各式各樣原形食物、食材,透過多樣性教學及活動,了解食物蘊含之各種營養,到如何製作營養菜餚,洗手做羹湯,在在展現豐碩成果。
今年更何其有幸,參加大享食育協會所主辦之「2024臺日韓學校午餐交換計畫」。當入選名單公布後,學校方面非常開心雀躍。後經協會人員多方協調,本校與兵庫縣蘆屋市立精道中學互相交換午餐菜單。本校於新學期開始將訊息布達給師生及家長,大夥兒懷著滿心期待的心情,等待那11月26日線上交流之日來臨。
活動進行之初,協會希望學校能製作一支短片,讓日本學校能從影片中認識大西國小。我們著手剪輯先前委託專業人員製作的短片,完成了介紹大西國小食育成果影片;再由食材供應商冠成食品工廠的蕭涵營養師製作一支介紹台灣菜單的影片,提供給日本精道中學師生觀賞。期待透過影片詳實的解說,能讓他們深入了解大西國小。
此次本校提供的菜單為:雜糧飯(彰化平原所產)、三杯雞、高纖增力烤食蔬、高麗菜木耳湯、葡萄(大村巨峰品種)及鮮奶;而由日本精道中學奧瑞恵營養教師提供本校菜單為—紅米飯、鮭魚鏘鏘燒、蛋花湯佐馬鈴薯、香炒豆渣、爽脆蘿蔔乾佐山芹菜、御手洗糰子(抹茶)、牛乳。
圖:本校設計之餐點
第二話:準備工序—交流活動前預備
收到菜單後,即與蕭營養師討論食材是否容易取得?原本考量鮭魚並無三章一 Q國產食品溯源標章,擬改由水鯊魚替代。後經行政會議中提出討論,本校許銘裕校長認為,為呈現日本菜單原汁原味,提請家長委員會挹注經費,購買高單價之鮭魚,提供全校師生享用,非常感謝家長委員會的支持。
奧營養教師建議我們先試做此份菜單,於是,我、蕭營養師及楊廚媽開始了三人小組會議,討論食材的種類。
豆渣?糰子是淋上醬油的豆腐湯圓?食材份量?尺寸?切法?調味料?這些可讓廚媽思考了好一陣子啊! 最後決定運用平日自榨豆漿後留下來的豆渣入菜。當食材皆準備好後,開始第一次試作,並拍照傳給奧營養教師。
之後在一次校方、大享協會及奧營養教師三方的線上會議中,奧營養教師提出某些食材切絲需再切細些,例如細絲如3mm、5mm者都請再處理過。她更在會議中出示日本校方製作出來的其中一、兩道菜色圖片供參考,希望我們也能做出這樣的菜色來。只好再請廚媽進行第二次試作,並把食材仔細地按照菜單指示的尺寸切好重作,再次上傳料理照片給奧營養教師,從奧營養教師仔細殷勤地說明這些細節中,讓我們深刻感受到日本職人精神之深厚。
圖:第二次試作的餐點
當天進行交流的班級為柯燕伶老師指導的六年忠班,但其他班級教室皆有數位顯示器,屆時都可進入聊天室觀禮,讓全校都能共同參與這個富含意義的營養教育活動。
第三話:準備工序進行中—齒頰留香的抹茶糰子
食譜中的抹茶糰子這道菜色,引起學校精通食農課程魏佑峻老師的興致,興沖沖地準備食材,於一次課程中指導學生製作出來。作法秘訣乃於麵粉糰中摻入嫩豆腐充分搓揉,一部分加入抹茶粉再次搓揉而成,一部分維持原味。當糰子製作好後,大家不禁流口水了,皆想品嚐看看!
圖:魏佑峻老師指導學生製作抹茶糰子情形
很快的,交流活動的日子已接近,廚媽希望糰子能事先做好,供餐當天下水煮熟即可,才能在預定時間內準時供餐。於是,邀集劉秀枝護理師、魏佑峻老師與我三人於活動前一天下午,花了兩小時捲袖搓糰子,共同完成隔天全校師生要食用的醬油抹茶糰子。
圖:魏佑峻老師、劉秀枝護理師製作抹茶糰子
第四話:鏘!鏘!鏘!美味上桌之交流活動開始囉
11月26日當天,大享食育協會三位夥伴翩然來到大西國小,我跟廚媽已經在廚房如螞蟻般忙碌著,辦公室那邊則由葉梅蘭主任接待來賓、家長會長及委員,六年忠班師生將座位安排好,其他行政人員協助錄影、發日式餐盤……。
當餐點都送進各班教室後,為配合日本當地時間,學校備餐時間是上午十一點二十分至四十五分。等一切就緒後,跟奧營養教師連上線,在影像中看到日本當地精道中學的師生也在進行午餐備餐工作,即將享用台灣本校開的菜單所作的餐點,他們都穿著潔白的服裝,奧營養教師也一樣。
活動依序由本校許校長、賴家長會長、蕭營養師、小朋友樣揮手打招呼後,再由校長致詞感謝日本校方營養教師與我校進行交流。
圖:許校長與奧營養教師互相問好
奧營養教師教導小朋友將盤中的飯、菜按照日本的擺餐禮儀,飯、湯及主菜的位置,最後是筷子橫放在餐盤裡,同時提醒吃飯時碗要端起來、並教小朋友要懂得感謝,因為很多人的努力,今天才能吃到好吃的料理。最後,大家再一起用日本語說出:開動!
圖:今日餐點
小朋友們一邊吃著飯,一邊看著奧營養教師介紹每道菜色。
圖:小朋友開心用餐
今天的米飯是紅米飯,主菜是鮭魚,這道鮭魚鏘鏘燒據說是日本北海道很普遍的鄉土料理,食材還包括洋蔥、胡蘿蔔、青椒、味噌及醬油等;第二道香炒豆渣則是一道富含蛋白質營養的食物料理,奧營養教師理解到台灣並不常將豆渣入菜,鼓勵小朋友有機會多吃豆渣料理。
圖:奧營養教師仔細介紹日本的料理
當奧營養教師細心地將每一道菜色皆介紹完畢後,由六忠學生提出三個問題請教營養教師。
請問每天午餐都會提供牛乳嗎?
是的,但如果是特別節日,有時也不會提供。
如果遇到吃素食的學生,會怎麼處理供餐?
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小朋友,但是,曾遇到某些小朋友對於特定食材過敏時,會提供特別餐點。
請問每一餐都會吃魚嗎?
不一定耶。
圖:小朋友提問
奧營養教師還反問小朋友是不喜歡吃魚嗎?大部分的小朋友皆表示喜歡。
很快的,三十分鐘的交流在全體合照後結束了,雙方於揮手道再見聲中結束了這場有意義的交流活動。最後,校長也提醒小朋友跟大享食育協會的叔叔、阿姨說聲感謝。小朋友也分享最喜歡哪一道菜…,更體會到日本食物重營養,其次才是口感。
這次交流分享菜單活動,是我教師職涯中最難能可貴、富有世界地球村概念的一次體驗,最後再再再次感謝大享食育協會提供本校這次機會,後會有期!
本專案計畫由農業部農糧署指導,大享食育協會主辦。
文.圖|邱文雀(彰化縣大西國小午餐秘書)
編輯|陳儒瑋(大享食育協會資深研究員)
第一話:健康緣起
本校推行食農教育多年,教導學生從種稻、種菜開始,並將食育課程融入各領域。學生由多元食農課程中,認識各式各樣原形食物、食材,透過多樣性教學及活動,了解食物蘊含之各種營養,到如何製作營養菜餚,洗手做羹湯,在在展現豐碩成果。
今年更何其有幸,參加大享食育協會所主辦之「2024臺日韓學校午餐交換計畫」。當入選名單公布後,學校方面非常開心雀躍。後經協會人員多方協調,本校與兵庫縣蘆屋市立精道中學互相交換午餐菜單。本校於新學期開始將訊息布達給師生及家長,大夥兒懷著滿心期待的心情,等待那11月26日線上交流之日來臨。
活動進行之初,協會希望學校能製作一支短片,讓日本學校能從影片中認識大西國小。我們著手剪輯先前委託專業人員製作的短片,完成了介紹大西國小食育成果影片;再由食材供應商冠成食品工廠的蕭涵營養師製作一支介紹台灣菜單的影片,提供給日本精道中學師生觀賞。期待透過影片詳實的解說,能讓他們深入了解大西國小。
此次本校提供的菜單為:雜糧飯(彰化平原所產)、三杯雞、高纖增力烤食蔬、高麗菜木耳湯、葡萄(大村巨峰品種)及鮮奶;而由日本精道中學奧瑞恵營養教師提供本校菜單為—紅米飯、鮭魚鏘鏘燒、蛋花湯佐馬鈴薯、香炒豆渣、爽脆蘿蔔乾佐山芹菜、御手洗糰子(抹茶)、牛乳。
第二話:準備工序—交流活動前預備
收到菜單後,即與蕭營養師討論食材是否容易取得?原本考量鮭魚並無三章一 Q國產食品溯源標章,擬改由水鯊魚替代。後經行政會議中提出討論,本校許銘裕校長認為,為呈現日本菜單原汁原味,提請家長委員會挹注經費,購買高單價之鮭魚,提供全校師生享用,非常感謝家長委員會的支持。
奧營養教師建議我們先試做此份菜單,於是,我、蕭營養師及楊廚媽開始了三人小組會議,討論食材的種類。
豆渣?糰子是淋上醬油的豆腐湯圓?食材份量?尺寸?切法?調味料?這些可讓廚媽思考了好一陣子啊! 最後決定運用平日自榨豆漿後留下來的豆渣入菜。當食材皆準備好後,開始第一次試作,並拍照傳給奧營養教師。
之後在一次校方、大享協會及奧營養教師三方的線上會議中,奧營養教師提出某些食材切絲需再切細些,例如細絲如3mm、5mm者都請再處理過。她更在會議中出示日本校方製作出來的其中一、兩道菜色圖片供參考,希望我們也能做出這樣的菜色來。只好再請廚媽進行第二次試作,並把食材仔細地按照菜單指示的尺寸切好重作,再次上傳料理照片給奧營養教師,從奧營養教師仔細殷勤地說明這些細節中,讓我們深刻感受到日本職人精神之深厚。
當天進行交流的班級為柯燕伶老師指導的六年忠班,但其他班級教室皆有數位顯示器,屆時都可進入聊天室觀禮,讓全校都能共同參與這個富含意義的營養教育活動。
第三話:準備工序進行中—齒頰留香的抹茶糰子
食譜中的抹茶糰子這道菜色,引起學校精通食農課程魏佑峻老師的興致,興沖沖地準備食材,於一次課程中指導學生製作出來。作法秘訣乃於麵粉糰中摻入嫩豆腐充分搓揉,一部分加入抹茶粉再次搓揉而成,一部分維持原味。當糰子製作好後,大家不禁流口水了,皆想品嚐看看!
很快的,交流活動的日子已接近,廚媽希望糰子能事先做好,供餐當天下水煮熟即可,才能在預定時間內準時供餐。於是,邀集劉秀枝護理師、魏佑峻老師與我三人於活動前一天下午,花了兩小時捲袖搓糰子,共同完成隔天全校師生要食用的醬油抹茶糰子。
第四話:鏘!鏘!鏘!美味上桌之交流活動開始囉
11月26日當天,大享食育協會三位夥伴翩然來到大西國小,我跟廚媽已經在廚房如螞蟻般忙碌著,辦公室那邊則由葉梅蘭主任接待來賓、家長會長及委員,六年忠班師生將座位安排好,其他行政人員協助錄影、發日式餐盤……。
當餐點都送進各班教室後,為配合日本當地時間,學校備餐時間是上午十一點二十分至四十五分。等一切就緒後,跟奧營養教師連上線,在影像中看到日本當地精道中學的師生也在進行午餐備餐工作,即將享用台灣本校開的菜單所作的餐點,他們都穿著潔白的服裝,奧營養教師也一樣。
活動依序由本校許校長、賴家長會長、蕭營養師、小朋友樣揮手打招呼後,再由校長致詞感謝日本校方營養教師與我校進行交流。
奧營養教師教導小朋友將盤中的飯、菜按照日本的擺餐禮儀,飯、湯及主菜的位置,最後是筷子橫放在餐盤裡,同時提醒吃飯時碗要端起來、並教小朋友要懂得感謝,因為很多人的努力,今天才能吃到好吃的料理。最後,大家再一起用日本語說出:開動!
小朋友們一邊吃著飯,一邊看著奧營養教師介紹每道菜色。
今天的米飯是紅米飯,主菜是鮭魚,這道鮭魚鏘鏘燒據說是日本北海道很普遍的鄉土料理,食材還包括洋蔥、胡蘿蔔、青椒、味噌及醬油等;第二道香炒豆渣則是一道富含蛋白質營養的食物料理,奧營養教師理解到台灣並不常將豆渣入菜,鼓勵小朋友有機會多吃豆渣料理。
當奧營養教師細心地將每一道菜色皆介紹完畢後,由六忠學生提出三個問題請教營養教師。
奧營養教師還反問小朋友是不喜歡吃魚嗎?大部分的小朋友皆表示喜歡。
很快的,三十分鐘的交流在全體合照後結束了,雙方於揮手道再見聲中結束了這場有意義的交流活動。最後,校長也提醒小朋友跟大享食育協會的叔叔、阿姨說聲感謝。小朋友也分享最喜歡哪一道菜…,更體會到日本食物重營養,其次才是口感。
這次交流分享菜單活動,是我教師職涯中最難能可貴、富有世界地球村概念的一次體驗,最後再再再次感謝大享食育協會提供本校這次機會,後會有期!
本專案計畫由農業部農糧署指導,大享食育協會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