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全民的食農教育課!直擊農村社區帶來活力的農業教學量能

文字:洪莞紜

圖片:大享食育協會

大享食育協會於11月5日在中興新村中興會堂辦理 「i在農村:社區食農N+1:農村社區食農教育推動論壇暨食農教育教學展演」,邀集臺灣、日本、韓國食農教育實務工作者交流食農教育政策。為了帶動臺灣農村社區的食農教育推廣量能,同中興會堂的場地,邀請來自北、中、南及離島地區之二十組食農夥伴進行教學展演,展現臺灣《食農教育法》通過一年之後的食農教育成果。

每個農村社區單位將累積的食農/食魚教育成果,展示給一般大眾並傳遞物產知識,增進全民的食農素養。藉由教學教材、文宣及自創商品,呈現特色物產的不同面向,在現場更開辦五場次的食農體驗活動,展現農漁村社區的教學動能,吸引眾多親子家庭、在地民眾的參與,落實食農教育的推廣工作。


白蝦三步曲,充滿驚奇的食魚課

來自東石漁囡仔工作室帶領的「鏈蝦話隻白蝦三步曲」,介紹白蝦的冷鏈知識及觸摸體驗。工作室夥伴柏儒生動講解白蝦知識,透過互動問答,實地讓民眾近距離觀看白蝦的身體構造、養殖條件,並教導大家如何辨別新鮮的白蝦,把食魚知識實踐於生活當中。

白蝦體驗過程讓許多小朋友充滿好奇,不斷地往大箱子觀看白蝦的活動軌跡,搭配柏儒的講解,認識南台灣的白蝦養殖,並在攤位上展示相關知識教材,以水產品為主軸的食魚教育課,從民眾的餐桌經驗再追溯至產地,了解一連串的養殖產業。


從繪本跳出來的蔬果,讓親子都著迷的營養學課

由林記蔬果汁帶領的「記妹妹蔬果營養學課」深受大小朋友喜愛,由品牌的核心人物林曉慧向大家介紹蔬果的重要知識。以豐富的繪本作為認識蔬果的開始,每組親子透過曉慧宏亮的聲音,一起探索繪本的內容,生動的解說讓孩子們找出蔬果的特性。

以學童常見的學習繪本做為食農教學的媒介,不僅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也可以食農知識轉化成圖像設計,曉蕙用說故事、問答方式帶領學童認識蔬果,也連接下一個感官體驗環節,透過觀察、觸摸蔬果,再到品嚐果汁的味道,讓營養學得運用更加靈活。

從讀繪本到觸摸、學習切蔬果及品嚐火龍果汁,強化大家的感官並利用蔬果的顏色去講解對人體的營養價值,傳遞實用的飲食知識。體驗過程更將醜蔬果/欲腐爛的水果,教導大家蔬果如何保存,以及環境下的影響,紮紮實實上了一堂營養學。


生產資材再利用,打造絕美的玉米苞葉花

由阿中生態農場的彥蓉,帶領大家進行「玉米苞葉花DIY手作」。從玉米的長成知識、種植條件細說餐桌上我們最常見的食材,彥蓉拿出大大小小教學法寶,幫助民眾了解這項常見物產的食農知識。

當我們從超市購買到的玉米,烹飪時總會將苞葉剝除並丟棄,而彥蓉與阿中齊心發想將細長的葉面轉化成手作品,透過資材的再利用,讓苞葉成為另一種藝術品功用,搭配乾燥的花卉素材,變成一朵人人喜歡的花藝作品。

這一堂體驗課吸引許多熱愛手作的民眾,了解其苞葉的紋理及特性,巧手一摺就變成一朵花束,彥蓉帶民眾耐心教導每一個步驟,讓大家創作專屬自己DIY作品。


鳳梨的大秘密,從農耕到手作的五感體驗

由陽光果子農場執行鄭蕙玲帶領大家進行鳳梨的食農體驗課,從一開始認識鳳梨的構造及熟成條件,民眾紛紛驚訝表示鳳梨長成竟需要18個月,更首次認識鳳梨開花的知識,並經由蕙玲講解產地到餐桌的過程,加深大家食農知識的養成。

體驗過程不時飄出陣陣鳳梨香,小朋友總是忍不住想趕緊進入品嚐時刻,當民眾嚐到不同鳳梨品種的酸甜,更解惑為什麼鳳梨容易刮舌的講法,成為實用的生活知識。

而最後一個體驗項目是替鳳梨戴帽防曬,動手操作體驗照顧鳳梨的過程,看到許多親子小心翼翼操作,深怕被鳳梨葉刺到或折斷它的葉面,這也讓大家深刻體會一顆鳳梨的長成,需要花費許多心力完成,得來不易。

經由這次的食農體驗專場活動,展現農漁村社區在食農教育上的教學動能,不僅是將專業知識轉化成民眾易吸收的內容,也透過動手操作、感官體驗,加深農業與飲食的連結,串聯農漁村社區與大眾互動的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