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2022全家料理王-尋找明日綠色主廚」金牌得獎隊伍、全家便利商店及大享食育協會一行人來到離島金門,在三天兩夜的行程規劃中,認識當地風土民情以及學習製作金門常見料理,冠軍們將在金門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本篇由準大學生蔡彰宸撰寫,可說是隊上公關擔當的彰宸,細膩地記下旅途中的點滴。
文|蔡彰宸 圖|蔡彰宸、楊欣頻
以台灣的離島來說,金門相對的離台灣本島較遠,再加上這兩年來疫情的影響,導致我們想要去金門探訪難上加難。不過在陳俊帆老師的指導下,今年夏天我和陳宏文還有綽號是多利的學弟洪培竣,組成南方菁英隊,一起參加了「2022全家料理王」比賽,榮獲冠軍🏅,也獲得了可以前往金門食農教育見學的機會,前往金門這個曾經被戰事所波及的地方一探究竟。
圖說:第一次搭乘小飛機,難掩心中的興奮
講到金門一定會聯想到的作物就是高粱,因高粱具有耐旱的特性,生長全期不用灌溉、噴灑農藥,大量減少水的使用,在水資源不豐沛的金門,百分之九十七以上的農地都是種植高粱,高粱的在金門大規模種植也是因為打仗時期所延伸出來。而高粱除了能釀造酒之外,還能製作成掃把使用,我們特別前往小金門學習如何製作高粱掃把,開始製作前大哥哥先跟我們介紹高粱不同的品種的特色,也讓我了解製作高粱掃把和現在種植專門釀酒的高粱是不一樣的。
圖說:體驗高粱掃把製作
我們也到了金門酒廠新廠,由工作人員和我們介紹高粱酒的製作過程,讓我們了解金門高粱使用固態釀造發酵工法製作,還有特別的「三高二低一翻」的釀造方式,連用一口杯喝高粱也特別講究,蓮花指、輕舉杯、深入喉、舒展眉、重擲杯、讚好酒,六個步驟。獨特的釀造方式和喝飲酒秘訣,讓金門高粱不只暢銷台灣,在國際上也是有一定的地位。而身為百億企業的金門酒廠,並沒有停留在原地,繼續鑽研和釀造特色金門高粱之外,也將收益再回饋給社會,願意用比國際高兩倍的價錢與在地農民收購高粱和小麥,這也是讓我很佩服的地方,不計成本回饋予金門在地,就連員工也是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金門人,帶給當地人就業的機會。
圖說:學習喝高粱的第一個步驟-蓮花指
位於金沙鎮的斗門社區,我們參加由社區發展協會設計的製作紅龜粿課程, 雖然他叫做紅龜粿可是製作起來他並不是紅色的,而是黃色的,這也是大有來頭的!
圖說:製作紅龜粿的口訣-揉、捏、捧、推、拍
金門地區的年雨量偏少,平均年降雨量不1100毫米,沒辦法種出需要大量水份的水稻,大部分都只能種旱作,而最具代表的旱做就是番薯(地瓜)。斗門社區利用這點將地瓜融入紅龜粿的外皮製作,內餡則使用也是屬於旱作的花生,使用專利風獅爺壓模,製作出屬於斗門社區的紅龜粿。
圖說:手作紅龜粿守護綠風師(註:綠風獅是指斗門社區內的百年老樹群)
在等待紅龜粿蒸製的時候,發展協會的陳大哥帶我們深入了解斗門社區,和我們介紹傳統的閩式建築物和古人蓋房的各種小巧思,還有介紹戰爭時期留下來的標語所代表的意義,和斗門社區的百年老樹及風獅爺等等, 讓我們更深入了解金門這個神秘戰地。
圖說:建築物上的戰時標語,具有時代意義
位於金湖鎮的青年牧場,牧場主人陳玉嘉(阿嘉)和夥伴向我們介紹,阿嘉正好是宏文未來大學的學長,因此我們一起尊稱他為「學長」。離島因為產業規模較小,導致金門離島畜產產業鏈的不完整,學長卻把危機變成轉機,既然沒有就全部自己來,從種牧草、飼養、屠宰到銷售,掌握生產牛肉所需要的所有環節,這樣不止可以確保產品的來源和衛生安全,也可節省成本。
學長還有特別介紹金門牛也叫酒糟牛的原因,金門牛的飼料中百分之五十以上都是使用金門酒糟去飼養牛隻,而酒糟的來源是金門酒廠釀酒產生的副產物,雖然已經不能再拿來釀酒,卻可以成為牲畜的飼料。青年牧場除了酒糟之外,也自己栽種牧草和和酒糟混合成牛隻的飼料,讓青年牧場中的牛隻更加健康。
圖說:吃酒糟和牧草長大的牛
在見學的過程中學長一直很強調,青年牧場是以永續利用和永續發展的方式經營牧場,為自己的故鄉努力和貢獻,也一直在推廣和發揚金門的農業特色。我在學長身上看到為自己生長的土地,努力熱血而且做得很開心的樣子,這應該就是一個人為了自己的目標,和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所會展現出來的樣子吧!
圖說:阿嘉學長和我們說明在金門飼養牛隻的現況
要了解當地的特色就是去逛當地的菜市場、要做出美味的料理就要先了解食材和如何採買食材,我們在在地引路人楊大哥的帶領下,在東門市場採買最新鮮的當地食材。採買過程中,楊大哥一一跟我們介紹市場裡的攤販,乾貨、青菜、海鮮、肉類等每種食材的特色,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製麵店「全麥屋」,在那裡我了解製作麵線的過程,師傅也很大方講解不同配方的水量會影響麵體的口感等等,讓我們三個有很多不同的想法,未來可以在我們的產品做實驗和改變。
圖說:全麥屋老闆無私分享製麵的訣竅
採買完食材後,楊大哥親自帶領著我們製作金門傳統料理,也很有耐心的教導著我們製作每道料理的秘訣,還有為什麼是使用罐頭而不是新鮮食材,因為金門曾經是戰地,因為打仗戰備的需求,所以金門有各種不一樣的罐頭,正是這樣的歷史演變,使用罐頭入菜也變成金門料理的特色之一🍴。
圖說:楊大哥帶我們介紹市場內各攤販的特色
金門食農見學之旅,在這趟旅程中我學習到了很多金門當地的文化特色,也看到了很多人為他們生活環境努力,不只推廣金門在地特色的文化和自己的產業,更多的是為了生活發展出創新的方式,讓環境能永續發展的同時,也回饋給社會。
當然少不了他們對於金門這片土地的熱愛,我們也該向他們多學習,那份對於金門的熱愛,努力推廣在地特色讓國人甚至是國際了解,金門不只是有戰地風光而已,是個有特色文化的地方。
期待下次的到訪旅行!
圖說:學習到金門不只是戰地,期待再次來訪
最後要謝謝這次活動主辦人曉萱,辛苦的籌辦這場比賽與場活動,也是最常於我們聯繫的人, 幫我們解決大大小小各種疑問。
還有大享的嘉琳秘書長,從比賽到這次的離島學習,對我們真的都很關心照顧,也會跟我們分享去參加不同活動的心得,推薦我們以後也可以朝這方面前進。
再來就是全家的采柔,很有耐心的跟我們說明商品上架的每一個步驟,讓我們學習到原來商品上架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最後最重要的就是大享的西披,這趟旅程的導遊,這三天的吃、學、玩、住、行程都是由西披安排,讓我們享受和學習一次擁有。從一開始的不認識不太熟,中間經過了學習了解,最後變成學習的好朋友!
編按:「2022全家料理王-尋找明日綠色主廚」金牌得獎隊伍、全家便利商店及大享食育協會一行人來到離島金門,在三天兩夜的行程規劃中,認識當地風土民情以及學習製作金門常見料理,冠軍們將在金門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本篇由準大學生蔡彰宸撰寫,可說是隊上公關擔當的彰宸,細膩地記下旅途中的點滴。
文|蔡彰宸
圖|蔡彰宸、楊欣頻
以台灣的離島來說,金門相對的離台灣本島較遠,再加上這兩年來疫情的影響,導致我們想要去金門探訪難上加難。不過在陳俊帆老師的指導下,今年夏天我和陳宏文還有綽號是多利的學弟洪培竣,組成南方菁英隊,一起參加了「2022全家料理王」比賽,榮獲冠軍🏅,也獲得了可以前往金門食農教育見學的機會,前往金門這個曾經被戰事所波及的地方一探究竟。
圖說:第一次搭乘小飛機,難掩心中的興奮
金門特產-高粱的多種意義與用途
講到金門一定會聯想到的作物就是高粱,因高粱具有耐旱的特性,生長全期不用灌溉、噴灑農藥,大量減少水的使用,在水資源不豐沛的金門,百分之九十七以上的農地都是種植高粱,高粱的在金門大規模種植也是因為打仗時期所延伸出來。而高粱除了能釀造酒之外,還能製作成掃把使用,我們特別前往小金門學習如何製作高粱掃把,開始製作前大哥哥先跟我們介紹高粱不同的品種的特色,也讓我了解製作高粱掃把和現在種植專門釀酒的高粱是不一樣的。
圖說:體驗高粱掃把製作
我們也到了金門酒廠新廠,由工作人員和我們介紹高粱酒的製作過程,讓我們了解金門高粱使用固態釀造發酵工法製作,還有特別的「三高二低一翻」的釀造方式,連用一口杯喝高粱也特別講究,蓮花指、輕舉杯、深入喉、舒展眉、重擲杯、讚好酒,六個步驟。獨特的釀造方式和喝飲酒秘訣,讓金門高粱不只暢銷台灣,在國際上也是有一定的地位。而身為百億企業的金門酒廠,並沒有停留在原地,繼續鑽研和釀造特色金門高粱之外,也將收益再回饋給社會,願意用比國際高兩倍的價錢與在地農民收購高粱和小麥,這也是讓我很佩服的地方,不計成本回饋予金門在地,就連員工也是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金門人,帶給當地人就業的機會。
圖說:學習喝高粱的第一個步驟-蓮花指
手作紅龜粿,守護百年綠風獅
位於金沙鎮的斗門社區,我們參加由社區發展協會設計的製作紅龜粿課程, 雖然他叫做紅龜粿可是製作起來他並不是紅色的,而是黃色的,這也是大有來頭的!
圖說:製作紅龜粿的口訣-揉、捏、捧、推、拍
金門地區的年雨量偏少,平均年降雨量不1100毫米,沒辦法種出需要大量水份的水稻,大部分都只能種旱作,而最具代表的旱做就是番薯(地瓜)。斗門社區利用這點將地瓜融入紅龜粿的外皮製作,內餡則使用也是屬於旱作的花生,使用專利風獅爺壓模,製作出屬於斗門社區的紅龜粿。
圖說:手作紅龜粿守護綠風師(註:綠風獅是指斗門社區內的百年老樹群)
在等待紅龜粿蒸製的時候,發展協會的陳大哥帶我們深入了解斗門社區,和我們介紹傳統的閩式建築物和古人蓋房的各種小巧思,還有介紹戰爭時期留下來的標語所代表的意義,和斗門社區的百年老樹及風獅爺等等, 讓我們更深入了解金門這個神秘戰地。
圖說:建築物上的戰時標語,具有時代意義
把危機變成轉機的青年牧場
位於金湖鎮的青年牧場,牧場主人陳玉嘉(阿嘉)和夥伴向我們介紹,阿嘉正好是宏文未來大學的學長,因此我們一起尊稱他為「學長」。離島因為產業規模較小,導致金門離島畜產產業鏈的不完整,學長卻把危機變成轉機,既然沒有就全部自己來,從種牧草、飼養、屠宰到銷售,掌握生產牛肉所需要的所有環節,這樣不止可以確保產品的來源和衛生安全,也可節省成本。
學長還有特別介紹金門牛也叫酒糟牛的原因,金門牛的飼料中百分之五十以上都是使用金門酒糟去飼養牛隻,而酒糟的來源是金門酒廠釀酒產生的副產物,雖然已經不能再拿來釀酒,卻可以成為牲畜的飼料。青年牧場除了酒糟之外,也自己栽種牧草和和酒糟混合成牛隻的飼料,讓青年牧場中的牛隻更加健康。
圖說:吃酒糟和牧草長大的牛
在見學的過程中學長一直很強調,青年牧場是以永續利用和永續發展的方式經營牧場,為自己的故鄉努力和貢獻,也一直在推廣和發揚金門的農業特色。我在學長身上看到為自己生長的土地,努力熱血而且做得很開心的樣子,這應該就是一個人為了自己的目標,和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所會展現出來的樣子吧!
圖說:阿嘉學長和我們說明在金門飼養牛隻的現況
走進市場認識在地食材
要了解當地的特色就是去逛當地的菜市場、要做出美味的料理就要先了解食材和如何採買食材,我們在在地引路人楊大哥的帶領下,在東門市場採買最新鮮的當地食材。採買過程中,楊大哥一一跟我們介紹市場裡的攤販,乾貨、青菜、海鮮、肉類等每種食材的特色,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製麵店「全麥屋」,在那裡我了解製作麵線的過程,師傅也很大方講解不同配方的水量會影響麵體的口感等等,讓我們三個有很多不同的想法,未來可以在我們的產品做實驗和改變。
圖說:全麥屋老闆無私分享製麵的訣竅
採買完食材後,楊大哥親自帶領著我們製作金門傳統料理,也很有耐心的教導著我們製作每道料理的秘訣,還有為什麼是使用罐頭而不是新鮮食材,因為金門曾經是戰地,因為打仗戰備的需求,所以金門有各種不一樣的罐頭,正是這樣的歷史演變,使用罐頭入菜也變成金門料理的特色之一🍴。
圖說:楊大哥帶我們介紹市場內各攤販的特色
金門食農見學之旅,在這趟旅程中我學習到了很多金門當地的文化特色,也看到了很多人為他們生活環境努力,不只推廣金門在地特色的文化和自己的產業,更多的是為了生活發展出創新的方式,讓環境能永續發展的同時,也回饋給社會。
當然少不了他們對於金門這片土地的熱愛,我們也該向他們多學習,那份對於金門的熱愛,努力推廣在地特色讓國人甚至是國際了解,金門不只是有戰地風光而已,是個有特色文化的地方。
期待下次的到訪旅行!
圖說:學習到金門不只是戰地,期待再次來訪
最後要謝謝這次活動主辦人曉萱,辛苦的籌辦這場比賽與場活動,也是最常於我們聯繫的人, 幫我們解決大大小小各種疑問。
還有大享的嘉琳秘書長,從比賽到這次的離島學習,對我們真的都很關心照顧,也會跟我們分享去參加不同活動的心得,推薦我們以後也可以朝這方面前進。
再來就是全家的采柔,很有耐心的跟我們說明商品上架的每一個步驟,讓我們學習到原來商品上架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最後最重要的就是大享的西披,這趟旅程的導遊,這三天的吃、學、玩、住、行程都是由西披安排,讓我們享受和學習一次擁有。從一開始的不認識不太熟,中間經過了學習了解,最後變成學習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