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洪莞紜
在愛知縣食育推進全國大會,我們發現有一處吸引許多親子參與的互動攤位,這是來自愛知縣農業水產局水產課,以水產品教具讓大家體驗釣魚活動,了解在地的水產品,並開發桌遊、食譜等寓教於樂的文宣品。
於是我們便約定大會結束後,前往水產課拜訪負責環境保育企劃的副課長原保先生及組長五藤啓二先生,請益他們的教育推廣工作。
愛知縣農業水產局水產課主要的業務項目分成三大類,水產專門研究、行政事務及漁港的現場管理,從海洋管理、水產品養殖復育,再到教育推廣都屬於業務範疇內,整體編制總共有80人之多。愛知縣是以農業、工業發展為主,特別在水產業部分比其他縣市還豐富,目前正積極推動「新型態養殖業」,以三河灣水產復育計畫為主。
位於愛知縣南部的三河灣,是個著名的海上景點更被訂為三河灣國定公園,但是因緊鄰工業地帶,也影響生態的發展,為了讓生物有棲息的地方,水產課以人工的方式填海造潟湖,打造工業地之外的生態環境,更給予當地漁民能捕得到魚的環境。
漁民捕魚同時,在三河灣一帶的漁協(全名為漁業協同組合)也需要透過漁民帶來的漁貨進行販賣,一旦漁獲量減少,要維持營運就不容易。所以,漁量的多寡是影響當地漁業的整體運作,更須考量工作收入、產業謀生等需求,這也是水產課積極振興漁業的「三河灣里海行動」。
愛知縣最有名水產品-花蛤,是全日本產量第一,水產課在觀測數據時,發現花蛤的產量只剩下全盛時期的一成。因為生態的變動數量急遽下降,雖然目前仍是全日本產量最高,但也證明全國各地的花蛤都有減少的趨勢。
探究其原因,水產課提出是一個複合式的問題,包含花蛤的天敵變多、良好的環境減少,還有另一項令人驚訝的因素,現代的汙水處理系統完善,反而造成海水太乾淨,沒有微生物物質產生,這也讓花蛤失去養分及繁殖力。
為恢復花蛤的產量,在特定區投放花蛤幼苗,長大後為避免數量在同個環境過於密集,再將花蛤移動至原地生長,讓生長歷程更順利。經過實驗驗證,現在三河灣的花蛤養殖肉質也更飽滿,漁市行情佳。
愛知縣水產課的食魚教育課程,在中小學校宣導水產知識、生態保育,更有殺魚練習、吃魚料理教室等內容,也作為漁業推廣的一環。
由當地學校申請課程,水產課人員及漁民一同到校園,邀請漁民分享工作內容、傳遞漁業知識,串起產業端和教育端的連結,有積極度的教師也會帶著學生持續上食魚教育的相關課程。
圖說:愛知縣水產課出版的漁產書,內有水產品介紹及料理食譜。
因受到疫情的影響,面對銷售不完的漁產,政府單位以補助金的方案,讓學校孩童能吃到鰻魚、鱸魚、特殊魚種等等水產品,此舉也獲得學校熱烈的支持,小規模提供當地水產品。
一般的學校午餐供應都以穩定的數量及統一類別執行,但是,愛知縣的漁筏特徵以海底大量撈捕混合又多元的物種,加上水產品有過敏成分的影響,這部分也需要花成本解決,所以,沒有辦法對接學校供餐的模式。
文.圖|洪莞紜
在愛知縣食育推進全國大會,我們發現有一處吸引許多親子參與的互動攤位,這是來自愛知縣農業水產局水產課,以水產品教具讓大家體驗釣魚活動,了解在地的水產品,並開發桌遊、食譜等寓教於樂的文宣品。
於是我們便約定大會結束後,前往水產課拜訪負責環境保育企劃的副課長原保先生及組長五藤啓二先生,請益他們的教育推廣工作。
漁業振興與三河灣的復育行動
愛知縣農業水產局水產課主要的業務項目分成三大類,水產專門研究、行政事務及漁港的現場管理,從海洋管理、水產品養殖復育,再到教育推廣都屬於業務範疇內,整體編制總共有80人之多。愛知縣是以農業、工業發展為主,特別在水產業部分比其他縣市還豐富,目前正積極推動「新型態養殖業」,以三河灣水產復育計畫為主。
位於愛知縣南部的三河灣,是個著名的海上景點更被訂為三河灣國定公園,但是因緊鄰工業地帶,也影響生態的發展,為了讓生物有棲息的地方,水產課以人工的方式填海造潟湖,打造工業地之外的生態環境,更給予當地漁民能捕得到魚的環境。
漁民捕魚同時,在三河灣一帶的漁協(全名為漁業協同組合)也需要透過漁民帶來的漁貨進行販賣,一旦漁獲量減少,要維持營運就不容易。所以,漁量的多寡是影響當地漁業的整體運作,更須考量工作收入、產業謀生等需求,這也是水產課積極振興漁業的「三河灣里海行動」。
日本產量第一的花蛤面臨危機
愛知縣最有名水產品-花蛤,是全日本產量第一,水產課在觀測數據時,發現花蛤的產量只剩下全盛時期的一成。因為生態的變動數量急遽下降,雖然目前仍是全日本產量最高,但也證明全國各地的花蛤都有減少的趨勢。
探究其原因,水產課提出是一個複合式的問題,包含花蛤的天敵變多、良好的環境減少,還有另一項令人驚訝的因素,現代的汙水處理系統完善,反而造成海水太乾淨,沒有微生物物質產生,這也讓花蛤失去養分及繁殖力。
為恢復花蛤的產量,在特定區投放花蛤幼苗,長大後為避免數量在同個環境過於密集,再將花蛤移動至原地生長,讓生長歷程更順利。經過實驗驗證,現在三河灣的花蛤養殖肉質也更飽滿,漁市行情佳。
推廣食魚教育讓學生愛吃魚
愛知縣水產課的食魚教育課程,在中小學校宣導水產知識、生態保育,更有殺魚練習、吃魚料理教室等內容,也作為漁業推廣的一環。
由當地學校申請課程,水產課人員及漁民一同到校園,邀請漁民分享工作內容、傳遞漁業知識,串起產業端和教育端的連結,有積極度的教師也會帶著學生持續上食魚教育的相關課程。
圖說:愛知縣水產課出版的漁產書,內有水產品介紹及料理食譜。
受疫情影響 過剩漁產進入學校午餐
因受到疫情的影響,面對銷售不完的漁產,政府單位以補助金的方案,讓學校孩童能吃到鰻魚、鱸魚、特殊魚種等等水產品,此舉也獲得學校熱烈的支持,小規模提供當地水產品。
一般的學校午餐供應都以穩定的數量及統一類別執行,但是,愛知縣的漁筏特徵以海底大量撈捕混合又多元的物種,加上水產品有過敏成分的影響,這部分也需要花成本解決,所以,沒有辦法對接學校供餐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