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小米田:蓋亞那工作坊與瑞源國小

文│土豆

編輯│王章逸

以鹿野鄉的大原地區為例,布農族、阿美族、閩南人與客家人隨著不同時期的遷徙,陸續成為鹿野鄉的住民。鄰近的海端與延平兩鄉則以布農族為主,如此多元的族群一起生活互相影響,賦予地方文化的多元面貌。

小米是很多原鄉族群食用的主食,不同區域、不同族群都有不同的使用方式。海端鄉崁頂部落的「蓋亞那工作坊」依循布農族的年曆節氣,種植採收小米與紅藜雜糧作物等。這次帶著鹿野鄉瑞源國小學生前往崁頂部落,參與小米的食農體驗遊程。

崁頂部落的蓋亞那工作坊

蓋亞那工作坊意指「懸掛」,指掛在工寮上一串串的小米。部落長者胡天國是當天活動擔任孩子們的老師,開始之前先帶師生以傳統起煙告知山上的神靈將進行小米體驗課程。圍著三石灶緩緩上升的煙霧,伴隨著天國老師口中喃喃頌揚著的布農祈詞,小米相關體驗便開始了。

天國老師起初問問現場「有沒有人是布農族?」幾個孩子怯生生的舉了手,老師又問:「你們家有在吃小米嗎?你們家是那裡搬來的布農族?家族的名字是什麼?」孩子愣愣的看著自己的手指,頭搖搖頭說不知道。

「沒關係,大家今天都要仔細聽,我希望你們認識了布農族的小米,也要認識你自己。」天國老師笑笑的跟大家點頭微笑的說著,便開始了今天的課程。
布農族的文化離不開小米,從布農族的年曆來看,何時種植、何時收割、辦理進倉與祭典,有家族之間的換工幫忙,也有對天地的敬畏。過去小米的產後處理沒有機器可以代勞,全都倚靠祖先流傳的傳統智慧進行。說著說著讓小朋友嘗試用手搓小米的脫粒體驗,另一種是用腳磨擦脫粒的示範,所謂「手腳併用」就是如此。

一顆顆細小的小米集中後,天國老師拿出了兩組杵臼讓學生體驗脫殼。為了能借力使力搗打小米讓他脫殼,必須筆直的舉起杵、筆直落下敲打。費力的動作讓小朋友氣喘吁吁,大嘆以前的小米真的是得來不易呀!最後倒出小米與碎殼在竹篩裡,天國老師示範輕甩篩子,利用巧勁吹去了輕薄的碎殼,較重的小米便甩回了篩子。一系列的產後處理環節讓小朋友大開眼界,早期沒有機器,竟需如此費工才能取得各項作物。

採收小米、品嚐小米

那麼小米要如何採收呢?11月中正是採收時期,天國老師帶領大家走到了小米田,老師俐落的折下一串豐碩小米後,順著莖的方向取出一根完整小米,依此手法可以慢慢收合一束一束的小米。

動手體驗後,有的小朋友想用摘花折草的手法,那可不行!小米莖部堅韌的纖維並不容易彎折。有的小朋友曾經幫家裡採收過小米,馬上就上手,也協助教其他小朋友。慢慢抓到要領後,大家停不下採收的腳步,一下子就完成一把把小米束,成就感滿滿!

最後一直在廚房裡忙著的胡郁如老師在三口灶上架起了大鍋水混煮小米,漸漸成糊狀翻滾。她向大家介紹這是傳統的布農族小米飯,以全糯性的小米煮成,是在水稻還沒傳入崁頂部落前的主食。過程中需要不斷拍打出糯性,便能軟Q好吃。郁如老師讓每個孩子試著拍打煮小米飯,越稠越費力,想吃一口小米飯也真不容易呀。

今日午餐是傳統的小米飯,配上酥炸咸豐草野菜、受客家影響的醃漬芥菜(泡菜)、小米酒糟滷肉,搭配部落吃法會再灑上一點花生粉開胃。以竹碗盛裝,簡樸又減塑。小朋友從來沒吃過這樣的小米飯,大讚好吃,連連再添飯添菜。

吃一口小米飯,讓孩子找回自己是誰

「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小米飯!」有小朋友拿著空碗跟師長這麼說。

「老師,我知道我是阿美族,但不知道是那裡搬來台東的,我回去問。」也有小朋友開始好奇自己的出身。

「老師,我們家也有小米,但不會這樣吃,阿嬤都拿來釀酒。」同為阿美族的小朋友也對自家使用小米的方式感到有興趣。

「老師,我跟天國老師都是布農族,但他問我是那裡搬來的我不知道…」布農混閩南血統的小朋友說著。

「那你會想知道嗎?」我再問他,他笑著點點頭。

一場小米體驗課程,讓學生發現自己對於文化與族群的陌生。如果食農不只是認識土地認識食材,更能認識自己從那裡來,也許能對自己家鄉和土地有更多的認同與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