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儒瑋(大享食育協會資深研究員) 圖|保立貴博(茨城縣美乃濱學園營養教師)、大享食育協會
蓮藕炸得脆脆的很好吃! 這道蓮藕麻婆豆腐很特別,而且不會辣。
蓮藕炸得脆脆的很好吃!
這道蓮藕麻婆豆腐很特別,而且不會辣。
新北市光榮國小六年級教室這一天的中午顯得格外熱鬧。
2025年11月7日,臺日學校午餐交換行動正式踏入下半場,迎來了今年十場交流中的第六場。
連續四年參與此活動的茨城縣美乃濱學園營養教師保立貴博,與負責新北市光榮國小供餐業務的團膳廠商統鮮美食股份有限公司營養師蔡宜庭共同合作,選用台日雙方都熟悉的蓮藕入菜,端出「蓮藕麻婆豆腐」與台味濃厚的「鹹酥四寶(蓮藕、杏鮑菇、四季豆、地瓜)」,展現既在地又國際的文化融合特色。
圖說:新北市光榮國小學生享用當日午餐(提供 / 大享食育協會)
同一食材兩地風味
這一天出現於光榮國小六年級班上的餐點為米飯、鹹酥四寶、蓮藕麻婆豆腐、炒煮切干蘿蔔、菜尾湯和牛奶,只見班上同學端著全套日本學校午餐餐具,依序打飯入座。在保立老師帶領下,大家雙手合十念出「いただきます(開動)」,一面享用餐點,一面聽著由保立老師和美乃濱學園學生共同在線上進行的食育分享,也看到了蓮藕的實體模型教具,進一步理解蓮藕與蘿蔔乾在日本飲食的用途與文化特色。
切干蘿蔔是將白蘿蔔切成細條後曬乾的傳統保存食物,泡軟後加入其他食材,以醬油、味醂與砂糖調味,再以高湯燉煮,是日本餐桌上典型的副菜。
第一位站在鏡頭前分享的日本學生如此說道。
圖說:茨城縣美乃濱學園學生介紹切干蘿蔔(提供 / 保立貴博)
至於蓮藕麻婆豆腐,則是選用茨城縣最具代表性農產品之一的蓮藕。為了更容易入口,特別把蓮藕切得細薄但仍保留脆脆的口感。
日本也能吃到蓮藕,台灣也是。能用相同的食材來交流,覺得很開心。
另一位學生這樣說著。
圖說:美乃濱學園學生展示蓮藕實體模型教具(提供 / 保立貴博)
圖說:台灣學生透過螢幕認識日本的蓮藕教材(提供 / 大享食育協會)
圖說:蓮藕與蘿蔔食育單張(提供 / 保立貴博)
這樣的介紹,也讓台灣學生更具體理解日本在食材保存與再利用上的智慧。
日本學校午餐再發現
台灣學生對日本學校午餐的份量分配、挑食情況及剩食處理方式感到好奇,這些問題也由三名日本學生逐一回答。
在日本,學校午餐每一位學生的份量是有固定的。調理場會依照班級人數計算好份量,再送到班級分配。學生不能隨意拿想吃的份量。但如果當天有人請假、或餐點煮得比較多有剩下,老師會讓想吃的學生加量,或是開放續加、再吃第二份。
在學校午餐中,最常被剩下的料理多半含有菇類或豆類。例如豆子、毛豆、黑豆等。為了讓大家更容易接受,常會把豆類打成泥加入濃湯或燉菜,也會切得更細放在沙拉上,或使用大豆製作的素肉(大豆ミート)來料理,讓口感更柔軟、味道更好入口。
以我們學校為例,未吃完的食物會當作可燃垃圾處理。為了響應SDGs(永續發展目標),我們努力宣導減少食物浪費,希望大家盡量不要剩飯菜。
圖說:美乃濱學員學生透過鏡頭回答台灣學生的提問(提供 / 保立貴博)
笑聲不斷的午餐時光
分享過程中,日本學生在鏡頭前時而靦腆、時而開心,教室裡不時傳來班上同學的笑聲與加油聲,歡樂氣氛也透過鏡頭感染了台灣班級。
在如此愉快的跨國交流氛圍中,我想,食物吃起來想必更加美味吧!
圖說:參與線上食育交流的美乃濱學園學生(提供 / 保立貴博)
本專案計畫由農業部農糧署指導,大享食育協會主辦。
延伸閱讀
ひたちなか市立美乃浜学園 | 学校日記 | 11/7金 台湾とオンライン交流
文|陳儒瑋(大享食育協會資深研究員)
圖|保立貴博(茨城縣美乃濱學園營養教師)、大享食育協會
新北市光榮國小六年級教室這一天的中午顯得格外熱鬧。
2025年11月7日,臺日學校午餐交換行動正式踏入下半場,迎來了今年十場交流中的第六場。
連續四年參與此活動的茨城縣美乃濱學園營養教師保立貴博,與負責新北市光榮國小供餐業務的團膳廠商統鮮美食股份有限公司營養師蔡宜庭共同合作,選用台日雙方都熟悉的蓮藕入菜,端出「蓮藕麻婆豆腐」與台味濃厚的「鹹酥四寶(蓮藕、杏鮑菇、四季豆、地瓜)」,展現既在地又國際的文化融合特色。
同一食材兩地風味
這一天出現於光榮國小六年級班上的餐點為米飯、鹹酥四寶、蓮藕麻婆豆腐、炒煮切干蘿蔔、菜尾湯和牛奶,只見班上同學端著全套日本學校午餐餐具,依序打飯入座。在保立老師帶領下,大家雙手合十念出「いただきます(開動)」,一面享用餐點,一面聽著由保立老師和美乃濱學園學生共同在線上進行的食育分享,也看到了蓮藕的實體模型教具,進一步理解蓮藕與蘿蔔乾在日本飲食的用途與文化特色。
第一位站在鏡頭前分享的日本學生如此說道。
至於蓮藕麻婆豆腐,則是選用茨城縣最具代表性農產品之一的蓮藕。為了更容易入口,特別把蓮藕切得細薄但仍保留脆脆的口感。
另一位學生這樣說著。
圖說:蓮藕與蘿蔔食育單張(提供 / 保立貴博)
這樣的介紹,也讓台灣學生更具體理解日本在食材保存與再利用上的智慧。
日本學校午餐再發現
台灣學生對日本學校午餐的份量分配、挑食情況及剩食處理方式感到好奇,這些問題也由三名日本學生逐一回答。
笑聲不斷的午餐時光
分享過程中,日本學生在鏡頭前時而靦腆、時而開心,教室裡不時傳來班上同學的笑聲與加油聲,歡樂氣氛也透過鏡頭感染了台灣班級。
在如此愉快的跨國交流氛圍中,我想,食物吃起來想必更加美味吧!
本專案計畫由農業部農糧署指導,大享食育協會主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