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打拋肉遇上香蕉—日本茨城縣笠間市學生體驗台灣營養午餐

文|陳儒瑋(大享食育協會資深研究員)
圖|笠間市、大享食育協會

2025年11月6日,日本茨城縣校園迎來一年一度的「台灣香蕉日」,更同步結合邁入第四屆的「台日學校午餐交換行動」,由茨城縣笠間市岩間第一小學與台北市興雅國民小學的學生,分別享用由兩國營養師合作設計的學校午餐,透過味覺跨越海洋,體驗彼此的飲食文化。

台灣香蕉日揭開交流序幕

活動一開始,由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農業組組長王清要致贈台灣香蕉給笠間市岩間第一小學學生,為本次交流揭開熱鬧序幕。

圖說:致贈儀式(提供 / 笠間市)

當日本學生享用台式打拋肉、豆乳味噌湯、台灣香蕉與牛乳時,在線上進行食育指導的是任職於宮保王食品有限公司、負責興雅國小供餐業務的營養師阮芯憑,向日本學生介紹台式與泰式打拋肉的差異,也分享台灣學校午餐的食材來源與特色。

圖說:台灣連線現場,右一為阮芯憑營養師(提供  / 大享食育協會)

阮營養師向學生說明,同一名稱的菜色,在不同國家會呈現完全不一樣的風味。像是泰式打拋肉常以雞或豬絞肉、辣椒與打拋葉調味,乾香清爽,通常會搭配白飯與荷包蛋食用。

而我這次設計的台式打拋肉則是使用豬絞肉、番茄與九層塔,口味鹹香濕潤,既能拌飯也能拌麵,是台灣學生非常熟悉的家常料理。

圖說:岩間第一小學供餐現場(提供 / 笠間市)

有機蔬菜、熱食和多樣化的水果

在介紹台灣營養午餐時,阮營養師提到,由於台灣氣候溫暖,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豐富的深綠色蔬菜,並積極推動有機蔬菜,讓學生吃得更安心。主食多為白飯或雜糧飯,偶爾提供麵食,並不會出現麵包;主菜常使用雞肉或豬肉,魚類一個月大約一至兩次;料理以熱食為主,極少提供冷菜或沙拉。至於水果,不僅多樣,而且還常常是一整顆提供,例如蓮霧、龍眼、芭樂與火龍果等。

如果有機會來台灣,請一定要親自品嚐這些香甜的水果。

圖說:台灣營養午餐會供應的水果(提供 / 阮芯憑)

多元融合的台灣飲食文化

交流過程中,日本學生也提出了好奇的提問。例如有人詢問台灣的營養午餐內容,阮營養師回答,除了今天吃到的台式打拋肉,也有三杯雞、筍香燉肉等台式料理,有時也會吃到例如蒸蛋、咖哩飯和味噌湯等受日本飲食影響的菜色。

此外,在介紹台灣學校午餐供餐流程時,她提到學生會在中午排隊打餐,將飯、菜、湯一起放在便當盒中享用,這與日本分盤的形式有所不同,也反映台灣飲食習慣與生活文化。

另外,有孩子問台灣是否與日本一樣每天都會供應牛奶,阮營養師則說明並不一定,例如興雅國小是一週一次。

圖說:台灣營養午餐的打菜方式(提供 / 阮芯憑)

食物蘊含的感謝心意

聽到螢幕傳來日本學生大口品嚐台灣香蕉時的一句句開心的「おいしい!」,讓人感受到交流的心意確實傳達到學生心中。

至於台灣學生吃到什麼樣獨特的日本食材呢?靜待下篇分曉。

圖說:岩間第一小學學生享用台灣香蕉(提供 / 笠間市)


本專案計畫由農業部農糧署指導,大享食育協會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