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學校營養午餐中的野味

編譯、整理|陳儒瑋(大享食育協會資深研究員)
封面圖片來源|鳥取縣學校給食會

提到學校營養午餐中的禽畜肉品,多數人腦中浮現的無非是雞肉或豬肉。然而,在日本,近年來一種稱為「野味」(Gibier,ジビエ)的食材也逐漸出現在學校營養午餐的菜單中。

Gibier 源自法語,指的是如野兔、鹿、野豬等經由狩獵獲得的野生動物肉品。

野味學校營養午餐計畫

甫發行的《學校給食》雜誌2025年2月號,農業記者道嶋里志在其專欄中探討了日本農作物因野生動物侵害所造成的問題,以及政府與民間的應對措施,其中之一便是將鹿肉、野豬肉等野味納入學校午餐政策。(註一)

他在文章中引述,根據農林水產省2022年的統計數據,鹿、野豬、猴子等野生動物造成的農作物損失高達156億日圓。政府原計畫在2023年度將鹿與野豬的數量減半(相較2011年),但此目標未能達成,尤其鹿的數量仍大幅超標。主要原因包括獵人高齡化 及捕獲後的肉品活用率不高。

為提高活用率,中央與地方政府推動多項政策,其中之一便是積極將鹿肉、野豬肉納入學校營養午餐,以減少資源浪費並創造市場需求。2022年度,全日本共有23個都道府縣、約933所小學與中學採用野味食材,與五年前相比增加2.5倍,創下歷史新高。

然而,約八成的野味學校營養午餐計畫集中於西日本,尤以九州的大分縣推動最為積極,該縣176所學校(約占全縣小中學總數46%)已採用野味作為學校營養午餐食材,並設立補助制度以促進鹿肉、野豬肉的流通。

野味與食品永續發展

2024 年大阪舉辦的第 19 回食育推進全國大會中,有一家以減少食品浪費為目標的新創企業「ロスゼロ株式會社(Loss Zero Co., Ltd.)」前來參展,他們的官方網站亦設立了「野味學校營養午餐(ジビエ給食)」專區,從地域經濟、飲食文化、營養成分、減少廢棄、學校午餐食材供給與需求等多個面向進行探討。(註二)

此外,在鳥取縣學校給食會的網站上,更提供了野味學校營養午餐食譜,包括咖哩、漢堡排、義大利麵,以及使用茄汁紅醬、黑醋等調味的料理,菜色相當多樣化。(註三)

圖:野味學校營養午餐食譜(來源:鳥取縣學校給食會)

而在2023 年富山縣舉辦的第 18 回食育推進全國大會中,富山縣農林水產部農村振興課中山間農業振興班以「富山野味(とやまジビエ,TOYAMA GIBIER)」為名參展,這是一個由他們經營,專門介紹富山縣豐富的野味肉品,並列出合法獵捕與販售野味肉品的店家的網站。藉由專家分享不同野味的肉質、風味、料理方式與飲食文化的影片,讓消費者在有意識地品嘗野味的同時,理解人與自然環境的緊密關係。(註四)

隨著農業面臨野生動物侵害的挑戰,日本政府與民間正積極推動野味的活用,其中學校營養午餐的導入是一項兼顧食品永續發展與食育推廣的策略。未來,如何進一步提升野味的流通與利用,並讓更多地區的學校午餐受惠,仍是值得持續關注的課題。


相關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