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報NO.5】解謎豆子 跟著農夫認識雜糧田間事

文│陳芬瑜
圖│王章逸、蔡佳佑

秋冬的季節裡,我們帶著孩子走進田裡認識本土雜糧,體驗採收與加工過程;讓紅豆進入校園,做成各式各樣的點心,孩子懂吃、懂做、還懂玩,成為國產雜糧的小專家。


解謎豆子  跟著農夫認識雜糧田間事

臺灣雜糧自給率只有0.2%,為了讓學童更加認識本土雜糧,與地方青年串連學校、生產者、加工業者,讓孩子們走進田間,跟著農夫阿伯揭開雜糧的廬山真面目。

雲林縣水林國小─體驗綠豆採收

綠豆在本土雜糧中屬於夢幻逸品,種植面積最少。水林國小一年級學童來到農夫蔡刀大哥(本名蔡得黃)的綠豆田,蔡刀與協力青年康慧賢讓孩子們採收綠豆莢,接著用棒子敲打豆莢,再以風扇吹走碎屑留下綠豆,全程體驗採收的工序,最後帶回自己採收的一小袋綠豆。

讓孩子帶回家,才有機會讓更多大人知道本土綠豆的滋味。

蔡刀熱切地說著,而這也是他投入綠豆復耕的最大心願。

彰化縣育德國小─傳承三代製油行的體驗教室

在返鄉青年洪崇銘的協助下,育德國小中年級師生在芳苑鄉「油籽學堂」,經新建美製油行三代陳奐明先生的介紹,孩子們對於芝麻的生長跟營養成份有了初步的認識。透過觀察乾植株、享用芝麻湯圓,以及裝填芝麻醬的過程,進一步對芝麻從種植到加工更加了解。

高雄市大寮國小─享用家鄉紅豆甜蜜滋味

高雄市大寮區及屏東縣萬丹鄉因具有溫暖、土壤排水良好的環境條件,而成為國內重要的紅豆產區。由嫻熟設計農事體驗的周季嬋協作,大寮國小的孩子來到紅豆產銷班班長王瑞榮的田,觀察準備採收的紅豆。

農會家政班的媽媽們也準備了糯米糰、紅豆泥等食材,帶學童一起搓湯圓、捏大福,第一次自己動手做大福讓孩子們興奮不已。

 

三場各具特色的雜糧產地學習活動,希望在孩子們的心裡埋下小小的種子,滋養著他們對家鄉、對本土雜糧的情感;並期待有一天,更多的雜糧種子落土成長,種回臺灣的雜糧自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