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儒瑋(大享食育協會資深研究員) 圖|大享食育協會、笠間市
2025年11月6日,茨城縣笠間市岩間第一小學與台北市興雅國民小學的「台日學校午餐交換」行動下半場,由日本笠間台灣辦事處處長坪井勇樹致贈栗子澀皮煮給台北市興雅國小五年六班學生代表,並在笠間市美味營養午餐推進室營養教諭八巻芳美跨國連線帶領下,大家一起以日語說出「いただきます(開動)」,開始享用這份跨國合作的午餐。
菜單包括白飯、台式打拋肉、綠色蔬菜、地瓜黃豆甜辣炸、豆乳味噌湯,最引人注目的則是「栗子澀皮煮」,許多孩子都是第一次品嚐到這種酸甜風味的栗子甜點。
八巻營養教諭在線上介紹她所服務的笠間市,該市位於自然環境豐富的茨城縣,山林與農地遍布,其農業相當興盛,也讓當地的學校午餐能大量使用本地生產的米與蔬菜。
她提到笠間稻荷神社是當地著名的信仰中心,供奉守護食物與稻米的神祇。現在正值一年一度的菊花祭,市內各校學生會親自栽種菊花,並將成果展示在神社內,吸引許多人前來參觀。
圖說:笠間稻荷神社(提供 / 笠間市)
在介紹當地飲食文化時,她從日本被列入聯合國無形文化遺產的「和食」談起,說明「一汁三菜」的精神來自營養均衡的生活智慧。米飯代表日本自古以來延續至今的稻作文化,而味噌湯則藉由豐富食材提供身體所需的營養與水分,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料理。當天特別調和豆乳入湯,更是近年在學校午餐推廣的作法。
她也提到,日本人會在進食前後分別說「いただきます(開動)」與「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吃飽了)」,這並非形式,而是向賦予生命的食材與準備餐食的所有人致謝的方式。
圖說:一汁三菜的和食文化(提供 / 笠間市)
緊接著,八巻營養教諭把焦點放在笠間最具代表性的農產之一─栗子。茨城是日本重要的地瓜產區,因此「地瓜黃豆甜辣炸」長年深受學生歡迎,能讓孩子在享受口感時也多攝取大豆。
但若要說到最能代表笠間市的食物,那就是栗子。笠間的栗子種植面積與栽種農家數皆為日本第一,在學校午餐裡更會以多種方式呈現,從栗子飯、栗子奶油燉湯,到塗抹栗子醬的麵包,都常出現在孩子們的餐盤上。
圖說:笠間市常見的栗子料理(提供 / 笠間市)
接下來,本場活動特別來賓—「栗子博士」登場。
他向台灣學生展示笠間常見的九種栗子品種,並說明笠間之所以適合種栗子,是因為全年氣候穩定、晝夜溫差明顯,而且土壤透氣性高、能保有水分。當栗子成熟時會自然掉落,農家必須每天巡視果園,用腳小心踩開帶刺的外殼,迅速撿取果實以避免蟲害。
圖說:九種笠間市常見的栗子品種(提供 / 笠間市)
博士播放採收與去殼過程的短片後補充,笠間許多栗子仍維持以手工一顆一顆去除硬殼,讓學生理解每一顆栗子抵達餐桌前都有許多人的付出。
博士最後出了題目:
栗子的哪一部分能吃?
台灣學生紛紛答出
種子
而這果然是正確答案。
圖說:栗子博士的問答(提供 / 笠間市)
在交流的尾聲,台灣學生也提問日本學校午餐的日常。八巻營養教師說,多數老師會與學生一起用餐,有些學校採小組共食形式,而老師會到各桌陪伴。孩子們在家吃早餐,餐點因家庭而異,但早餐對於開啟一天專注學習至關重要。每日提供的牛奶則是為了補充成長所需的鈣質。
當台灣香蕉成為茨城縣學校一年一度的午餐盛事,今年這一道來自笠間市的栗子澀皮煮躍上孩子餐桌,也寫下了台日午餐交流中又一段新的故事。
本專案計畫由農業部農糧署指導,大享食育協會主辦。
文|陳儒瑋(大享食育協會資深研究員)
圖|大享食育協會、笠間市
2025年11月6日,茨城縣笠間市岩間第一小學與台北市興雅國民小學的「台日學校午餐交換」行動下半場,由日本笠間台灣辦事處處長坪井勇樹致贈栗子澀皮煮給台北市興雅國小五年六班學生代表,並在笠間市美味營養午餐推進室營養教諭八巻芳美跨國連線帶領下,大家一起以日語說出「いただきます(開動)」,開始享用這份跨國合作的午餐。
菜單包括白飯、台式打拋肉、綠色蔬菜、地瓜黃豆甜辣炸、豆乳味噌湯,最引人注目的則是「栗子澀皮煮」,許多孩子都是第一次品嚐到這種酸甜風味的栗子甜點。
八巻營養教諭在線上介紹她所服務的笠間市,該市位於自然環境豐富的茨城縣,山林與農地遍布,其農業相當興盛,也讓當地的學校午餐能大量使用本地生產的米與蔬菜。
她提到笠間稻荷神社是當地著名的信仰中心,供奉守護食物與稻米的神祇。現在正值一年一度的菊花祭,市內各校學生會親自栽種菊花,並將成果展示在神社內,吸引許多人前來參觀。
在介紹當地飲食文化時,她從日本被列入聯合國無形文化遺產的「和食」談起,說明「一汁三菜」的精神來自營養均衡的生活智慧。米飯代表日本自古以來延續至今的稻作文化,而味噌湯則藉由豐富食材提供身體所需的營養與水分,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料理。當天特別調和豆乳入湯,更是近年在學校午餐推廣的作法。
她也提到,日本人會在進食前後分別說「いただきます(開動)」與「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吃飽了)」,這並非形式,而是向賦予生命的食材與準備餐食的所有人致謝的方式。
緊接著,八巻營養教諭把焦點放在笠間最具代表性的農產之一─栗子。茨城是日本重要的地瓜產區,因此「地瓜黃豆甜辣炸」長年深受學生歡迎,能讓孩子在享受口感時也多攝取大豆。
但若要說到最能代表笠間市的食物,那就是栗子。笠間的栗子種植面積與栽種農家數皆為日本第一,在學校午餐裡更會以多種方式呈現,從栗子飯、栗子奶油燉湯,到塗抹栗子醬的麵包,都常出現在孩子們的餐盤上。
接下來,本場活動特別來賓—「栗子博士」登場。
他向台灣學生展示笠間常見的九種栗子品種,並說明笠間之所以適合種栗子,是因為全年氣候穩定、晝夜溫差明顯,而且土壤透氣性高、能保有水分。當栗子成熟時會自然掉落,農家必須每天巡視果園,用腳小心踩開帶刺的外殼,迅速撿取果實以避免蟲害。
博士播放採收與去殼過程的短片後補充,笠間許多栗子仍維持以手工一顆一顆去除硬殼,讓學生理解每一顆栗子抵達餐桌前都有許多人的付出。
博士最後出了題目:
台灣學生紛紛答出
而這果然是正確答案。
在交流的尾聲,台灣學生也提問日本學校午餐的日常。八巻營養教師說,多數老師會與學生一起用餐,有些學校採小組共食形式,而老師會到各桌陪伴。孩子們在家吃早餐,餐點因家庭而異,但早餐對於開啟一天專注學習至關重要。每日提供的牛奶則是為了補充成長所需的鈣質。
當台灣香蕉成為茨城縣學校一年一度的午餐盛事,今年這一道來自笠間市的栗子澀皮煮躍上孩子餐桌,也寫下了台日午餐交流中又一段新的故事。
本專案計畫由農業部農糧署指導,大享食育協會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