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食事】潮間帶的海味結晶:馬祖螺貝大全

文、圖|王章逸

馬祖既為海島,自然少不了海味。礁岩的海岸地形以及緯度較高的溫帶氣候,孕育豐富且不為台灣島民熟悉的螺貝海鮮。人在馬祖走,怎麼能少了這些滋味?

除了在餐桌上面見面,也有幸跟著在地人走進潮間帶,看見他們在礁石上的模樣。往下看看介紹的圖文,一起神遊馬祖海味吧!


佛手


怪異形狀的佛手有許多別稱,例如海瓜子、筆架、龜爪等等。品嚐時,必須先將它立起咬開才能吃到裡面的貝肉,跟啃瓜子實在是有幾分相似。


佛手的本名叫做鵝頸藤壺,屬於指茗荷科(Pollicipidae)的一種有柄藤壺。在馬祖,常見佛手附著海邊岩石的縫隙,透過潮汐的流動以及海浪的拍打,捕食隨潮水流動的浮游動物。


蠑螺


看到蠑螺第一印象直覺就想到紅色的「蠑螺罐頭」,但真的在海邊看到蠑螺以及在馬祖的餐桌上吃到蠑螺,罐頭蠑螺真的無法比擬。
蠑螺的肉質Q彈、海味鮮美,但要注意黑色尾部是他的消化器官,味苦性寒,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但奉勸腸胃不好的人記得要挑掉。
有幸到訪東引,跟在地人聊天才知道原來東引是馬祖四鄉五島蠑螺主要的產地。每當夏日盛產時期,東引常常可以看到撿拾蠑螺的漁民,甚至在基隆的海鮮店也會吃到來自東引的蠑螺喔!


石鱉


石鱉又稱為「鐵甲」,是另一個常駐海岸的外星生物。
馬祖海岸常見的石鱉是「大駝石鱉」,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八片相鄰的背板,彷彿蜷伏在礁石上的鐵甲戰士。


要吃到石鱉並不輕鬆。必須一片一片將他的背板扒開,再清理環繞一整圈的沙皮,才能夠食用。
相較於其他螺貝,石鱉通常較不受當地人喜愛。除了處理起來麻煩,口感也較為硬韌。


笠螺


笠螺以藻類為食,屬於夜行性動物。笠螺俗稱海鋼盔,在滿是坑道、富有戰地風情的馬祖吃海鋼盔,別有一番風趣。


笠螺煮熟後除了螺肉,可以看到一坨黑色的部位。味道濃郁,鮮苦具足。馬祖人說這是海裡的鵝肝醬。


飴貝


相較於貽貝這個名字,淡菜可能更為人知。
在馬祖的海邊,常常可以看見野生的貽貝。他的個頭雖然不如養殖的淡菜大,但其實兩者是一樣的生物。


野生的貽貝個頭小,但濾食海洋成長的滋味鮮美,完全不輸大個頭的養殖貽貝。小個頭反而給人一種天然、野性生長的自然感。


馬祖是台灣少數有養殖的貽貝的地方,滋味當然也是不俗(流口水)

貽貝味鹹,通常不需要再加鹽巴調味(也是淡菜名稱的來源)。簡單用橄欖油、辣椒、蒜頭與迷迭香提味,無需再加鹽巴,大火快炒,就是一盤要命好吃的炒淡菜。


沙蚌


夏日的東莒福正沙灘,在退潮後常常可見人拿著耙子、低頭細尋不甚明顯的呼吸孔,大家都是衝著沙蚌而來。


沙蚌味道細緻鮮醇,鮮味不如大家常吃的蛤蠣,但別有一番雅致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