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學童能從小理解日本料理文化,包括高木一雄在內的年輕名廚,與五穀豐穰公司的西居豐社長於2014年共同組成「和食給食應援團」 ,走入校園展開協助設計午餐菜單、進行飲食教育課程等民間行動;全國學校給食甲子園則藉由比賽相互切磋技藝,不斷思考如何兼顧安全、營養、美味條件下,妥善運用食材呈現家鄉風土文化,進而提升料理人員專業地位。
來自日本、韓國與台灣的全國反基改民間團體於2018年5月8日,正式簽署《2018年台日韓反基改運動連線宣言》。
對高木一雄來說,在校園吃的這一份午餐,就是把自己國家傳統文化習俗教給孩子的重要機會。
同處東亞的台灣、日本、韓國,學童飲食安全問題始終備受各界關注。為此,民間組織發起各種不同草根行動。台灣借地方選舉之際倡議非基改校園午餐、韓國推動使用環境友善食材的免費學校午餐、日本知名主廚則為傳承世代間逐漸消失的和食文化而主動進入學校。
臺灣孩子在學校吃的營養午餐和其他國家有什麼不同嗎?日本舉辦學校給食甲子園比賽、主廚至學校講習,進而推動在地非基改飲食教育與傳承世代間逐漸消失的和食文化;韓國在大選後,透過民間團體的力量,以非基改與學校午餐為核心提出倡議;台灣民間志工則在四年前地方選舉時提出
2018年三月,我們來到位於東京霞ヶ関的日本新聞記者俱樂部,採訪主辦日本全國學校給食甲子園比賽的靈魂人物—21世紀構想研究會理事長馬場鍊成先生與事務局長峯島朋子小姐。這已經是我們第三次為了這個比賽而來到東京。
沿著上坡路走著,轉個彎,看見「宇陀市立學校給食中心」的路標,就那麼安安靜靜地立在路旁。很難想像,榮獲第十二回日本全國學校給食甲子園比賽亞軍、第十一回季軍、第八回決賽十二強的傳統強隊,竟然隱身於奈良縣如此低調樸實的地方。
日本學校午餐倡議的多種可能|和食給食應援團與全國學校給食甲子園
為了讓學童能從小理解日本料理文化,包括高木一雄在內的年輕名廚,與五穀豐穰公司的西居豐社長於2014年共同組成「和食給食應援團」 ,走入校園展開協助設計午餐菜單、進行飲食教育課程等民間行動;全國學校給食甲子園則藉由比賽相互切磋技藝,不斷思考如何兼顧安全、營養、美味條件下,妥善運用食材呈現家鄉風土文化,進而提升料理人員專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