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位介紹】上游——食材供應,2025食之有way @ 松菸五號倉庫

如果想像學校午餐是一條河流,

食材供應是河流的最上游,

開立菜單、在廚房烹煮、在學校用餐,就是學校午餐的中游,

教育實踐是這條河匯聚最多能量的下游。

如同一條河流的形成,是來自多條相互交織的小溪,學校午餐亦是由各式各樣的行業和專業人員相輔相成,

組成守護臺灣學童安全、營養和健康的學校午餐隊。

【2025食之有 WAY ── 學校午餐與食農教育博覽會】

集結40+個單位、20+個體驗活動,

從各自的角度訴說大量製備學校午餐需要顧及的方方面面,呈現學校午餐這條河流精彩的樣貌。


上游——食材供應依照會場邊號順序排列)

臺灣學校午餐的食材,可溯源的比例已經超過百分之九十九,上游區域是食材在進到校園之前發生的事情,包含生產者和食材供應商,從生產端就開始為孩子的午餐安全把關。


北農

北農為全國規模最大、交易制度最健全的果菜批發市場,自108年9月起受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委託,承接「校園午餐有機食材供應平臺」供應業務,提供國產可溯源之農產品,並透過質譜快檢抽驗嚴格把關,為學生提供新鮮、安全、安心的校園午餐食材。目前北農供應校園午餐食材品項包含「三菜一米一菇」及「動福蛋」,以多元且健康的在地農產品,守護學童每日餐桌的營養與安全。


臺灣九號-神農獎毛豆

「把最好的留在臺灣」是臺灣九號對自己的期許。
我們將毛豆遠銷美日,卻心繫這片土地。
執行長侯兆百舉辦毛豆文化節,投入校園食農教育運動;
希望國人在認識毛豆以後,能夠深深為臺灣毛豆感到驕傲。


展鮮農產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展鮮為國內最大牛番茄供應商,導入冷鏈加工與 IQF 個別快速冷凍技術,並通過 ISO22000 與 HACCP 國際驗證,確保每一口蔬果都新鮮又安心。我們積極推動食農教育,致力將健康、安全的農產品帶進校園午餐,守護孩子的營養與成長。


梓園碾米工廠

梓園碾米工廠位於臺東關山,為東部首家民營碾米廠與全臺最大有機農業促進區。以「後山米」、「皇帝米」、「關禾有機米」為品牌,結合農業六級化與食農教育推廣,致力於呈現「後山台東,優品好食」的永續價值。


菇菇家族

「菇菇家族」致力於推廣台灣在地菇蕈,以趣味方式傳遞豐富的菇類飲食文化,讓更多人了解菇蕈的營養與美味。透過活動、料理與教育體驗,鼓勵大眾將菇類融入生活,成為日常多元又健康的食材選擇,共創永續食尚新風潮。


海海生鮮

海海生鮮是由大海洄游青年李鴻達創立的漁業品牌,致力於讓每條好魚都能游進每個家庭裡。擁有十年海上經歷,曾任遠洋船副與漁業海上觀察員,長期關注台灣漁業,深知漁師出海捕魚的辛勞,以及傳統通路對小型漁船不友善的現況,創業時決心從源頭協助漁民穩定收益,也讓消費者吃到真正安心、新鮮、平價又永續的海味。

以「讓市井小民也能吃得起高品質漁貨」為出發點,透過與在地漁船合作,收購新鮮進港魚貨,搭配超低溫保鮮技術,轉化為多元化的銷售商品,並進入市集、家庭、宅配與社群平台。也投入教育推廣,致力於讓「吃魚」不只是飲食選擇,更是一種對海洋與漁村的支持行動。


通利水產(壹顆蜆)

通利水產行專營文蛤及黑蜆的養殖和銷售,來自彰化自產自銷品牌,
全台唯一「ASC」、「有機」、「產銷履歷」三項高規格驗證之貝類生產者。
致力於將彰化國產水產品發揚光,希望將漁民對於水產品的堅持、對於環境共好的堅持,與大家分享。
從在地漁民、食品安全、消費者到環境教育,致力於帶動漁村動經濟發展及復甦,帶動地方創生。


豐得國際實業有限公司

豐得國際實業有限公司以在地新鮮食材與食農教育為核心,結合生產、觀光與教育,打造「豐得好食觀光工廠」。服務對象涵蓋幼兒園、國小營養午餐及各級機關學校,推廣食安、冷鏈配送與健康飲食教育,促進民眾認識食材來源與安心飲食理念。


財團法人台灣優良農產品發展協會

本會致力推動國產優良農產品驗證制度,提升產品品質與衛生安全,增進農民收益,並整合政府與民間資源,建立產製銷聯盟體系。長期宣導CAS標章,使其成為國人信賴的品質保證,有效提升國產農產品附加價值與消費認同。


中華民國全國漁會

全國漁會透過「三章一Q」等國產標章體系,推動虱目魚排等國產優質水產品進入校園午餐,增加學童飲食的多元性與優質性,並同步健全食材供應鏈,提升了食材安全與可追溯性,並帶動了國產食材在市場的普及。


財團法人台灣養殖漁業發展基金會

本會致力推動永續漁業與食魚教育,長年深入校園辦理宣導與研習活動,推廣「知魚、識魚、愛魚」理念。研發魚模型、桌遊、繪本、動畫等多元教材,並建置「食魚鱻知站」平台整合教學資源,促進全民認識國產優質水產品。


指導單位:農業部農糧署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大享食育協會
展場協力:臺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