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陳儒瑋(大享食育協會資深研究員)
第2回全國學校給食・營養教諭等研究協議大會於茨城縣水戶市盛大展開,首日下午研討會的專題演講,由文部科學省初等中等教育局健康教育・食育課的齊藤るみ 學校給食調查官,針對今年四月三十日發布的《關於加強由營養教諭等進行的有關飲食指導等(通知)》,申明營養教師職責與角色的政策內涵。
2005年4月,當時日本文部科學省透過修訂《學校教育法》與《教職員免許法》,正式設立「營養教師(栄養教諭)」的法定地位。營養教師不僅具有營養專業背景,也同時擁有教學資格,是學校食育的推動者與執行者。
成為營養教師須具備相應的教員免許資格,申請者需完成特定學分課程,並擁有營養師或管理營養師資格。資格可透過就讀營養教育相關的大學或研究所課程取得,或參加依《教職員免許法》認可的講習。
營養教師的聘任與管理由都道府縣負責,他們屬於「縣費負擔教職員」,即薪資與聘用由地方政府承擔。在法律上,營養教師被納入教師體系,因此在任用、晉升、研修、休假等制度上,皆比照其他學科教師辦理,各地政府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聘任。根據文部科學省公布的2024年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全國有6,945名營養教師,平均每人負責約1,400名學生。
營養教師的工作範疇相當多元。他們在學校中負責進行食育教學,例如在家庭科、綜合學習、班級活動等課程中講授飲食相關內容;同時也擔任學校午餐管理的實務角色,包括菜單規劃、營養計算、食材選擇與衛生監督。此外,針對有特殊飲食需求的學生,如食物過敏或營養失衡者,營養教師會提供個別化的諮詢與指導。
他們亦積極參與學校整體的食育規劃與執行,例如成立食育推進委員會與協助制訂學校食育方針,將食育理念融入日常校園生活。這樣的角色設定,使營養教師與傳統僅負責餐點營養的「學校營養職員」有所區別,具有更明確的教育職能與法律保障。
在營養教師制度邁入第二十個年頭之際,日本文部科學省針對營養教師的配置與職責,進行了全面性的整理與重新界定。
在這份《關於加強由營養教諭等進行的有關飲食指導等(通知)》文件中清楚地說明營養教師在學校中的定位,將其明確定義為「負責學生營養指導及管理」的專業職位,是校內推動營養午餐與飲食教育的核心人物。
文件指出,營養教師的工作內容不僅限於營養午餐的規劃與管理,更包含了對學生的日常飲食指導、針對特定健康課題提供個別諮詢服務、與其他學科教師協同推動食育活動,並且參與校內的行政分工。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通知中特別強調營養教師具備單獨實施午餐指導的能力與責任,除協助級任老師進行團隊教學的成員,亦應成為引導飲食教育的主體。這樣的期待,也反映出制度設計上對營養教師專業性的肯定與信任。
參考資料
文.圖|陳儒瑋(大享食育協會資深研究員)
第2回全國學校給食・營養教諭等研究協議大會於茨城縣水戶市盛大展開,首日下午研討會的專題演講,由文部科學省初等中等教育局健康教育・食育課的齊藤るみ 學校給食調查官,針對今年四月三十日發布的《關於加強由營養教諭等進行的有關飲食指導等(通知)》,申明營養教師職責與角色的政策內涵。
2005年4月,當時日本文部科學省透過修訂《學校教育法》與《教職員免許法》,正式設立「營養教師(栄養教諭)」的法定地位。營養教師不僅具有營養專業背景,也同時擁有教學資格,是學校食育的推動者與執行者。
成為營養教師須具備相應的教員免許資格,申請者需完成特定學分課程,並擁有營養師或管理營養師資格。資格可透過就讀營養教育相關的大學或研究所課程取得,或參加依《教職員免許法》認可的講習。
營養教師的聘任與管理由都道府縣負責,他們屬於「縣費負擔教職員」,即薪資與聘用由地方政府承擔。在法律上,營養教師被納入教師體系,因此在任用、晉升、研修、休假等制度上,皆比照其他學科教師辦理,各地政府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聘任。根據文部科學省公布的2024年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全國有6,945名營養教師,平均每人負責約1,400名學生。
營養教師的工作範疇相當多元。他們在學校中負責進行食育教學,例如在家庭科、綜合學習、班級活動等課程中講授飲食相關內容;同時也擔任學校午餐管理的實務角色,包括菜單規劃、營養計算、食材選擇與衛生監督。此外,針對有特殊飲食需求的學生,如食物過敏或營養失衡者,營養教師會提供個別化的諮詢與指導。
他們亦積極參與學校整體的食育規劃與執行,例如成立食育推進委員會與協助制訂學校食育方針,將食育理念融入日常校園生活。這樣的角色設定,使營養教師與傳統僅負責餐點營養的「學校營養職員」有所區別,具有更明確的教育職能與法律保障。
在營養教師制度邁入第二十個年頭之際,日本文部科學省針對營養教師的配置與職責,進行了全面性的整理與重新界定。
在這份《關於加強由營養教諭等進行的有關飲食指導等(通知)》文件中清楚地說明營養教師在學校中的定位,將其明確定義為「負責學生營養指導及管理」的專業職位,是校內推動營養午餐與飲食教育的核心人物。
文件指出,營養教師的工作內容不僅限於營養午餐的規劃與管理,更包含了對學生的日常飲食指導、針對特定健康課題提供個別諮詢服務、與其他學科教師協同推動食育活動,並且參與校內的行政分工。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通知中特別強調營養教師具備單獨實施午餐指導的能力與責任,除協助級任老師進行團隊教學的成員,亦應成為引導飲食教育的主體。這樣的期待,也反映出制度設計上對營養教師專業性的肯定與信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