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陳儒瑋(大享食育協會研究員)
2024年12月10日,我跟著第十九屆日本全國學校給食甲子園的腳步來到岩手縣,拜訪連續二年擠身全日本十二強同時榮獲得今年文部科學省頒發學校給食表彰的遠野市學校給食中心,受到佐佐木修所長與平野沙紀營養教師的溫暖款待,並享用了以遠野市及岩手縣產食材為主的學校午餐—白飯、梅醬沙丁魚、水煮高野豆腐、牛奶、霙汁(みぞれ汁)*。
圖:佐佐木修所長(左)與平野沙紀營養教諭。
類似臺灣公辦民營型態的學校給食中心
平成25年(2013年)啟用的遠野市學校給食中心位於遠野市食育總合中心內,與遠野市食育推動中心共用空間。
目前每日供應遠野市內十六所國中小學(其中包含二所特別支援學校)共約一千七百份左右的餐點。中心聘有二名營養教諭、料理及配送業務則委託東洋食品公司,現有二十六名調理員負責烹調菜餚。
其實,我們一直還是面臨人力的問題啊,主要挑戰是司機人數不夠。
佐佐木所長如此說道。
不過,當聽到我說在台灣若是一千七百人份的餐點最多僅會配置十名調理員的情況時,所長和平野營養教師馬上睜大雙眼,一臉不可置信的神情。
當地政府補助部分餐費
在學校午餐費用方面,小學生平均一餐為322.89日圓(折合約新台幣71元)、中學生則為391.41日圓(折合約新台幣86元),部分經費由遠野市府補助支持。當我問及是否因為受到幾年前的COVID-19疫情與俄烏戰爭影響才展開補助,佐佐木所長解釋,這樣的政策從平成18年(2006年)就開始了。
不過就如同你提到的,這幾年米飯與牛奶等主食類的固定費用持續飆漲,收費自然也有隨之調漲。
對於日本越來越多市町村自治體實施「學校給食無償化(免費)」的政策,我請教所長,遠野市也是朝著這樣的方向前進嗎?
就我所知,這是當前中央主管機關設定的政策目標。不過還是得先經過全國調查後,態勢才會比較明朗。
東北地區飲食口味重 減鹽是大挑戰
談到擬定菜單與減鹽政策,平野營養教師說明一般而言是以補充鈣質、鐵質和減少鹽分為目標來設計餐點,透過高湯、香辛料、香味比較濃郁的蔬菜或像是鮪魚罐頭等食材來提升餐點的鮮味,以達到小學低年級學生每餐1.5g以下、小學中高年級每餐2g以下、中學生2.5g的鹽份基準。
當然啦,還是會有學生覺得餐點味道變淡了,這時就需要透過食育課程來向他們解釋鹽分攝取與健康之間的關係。
國產食材比例接近九成五
根據學校給食中心提供的令和五年統計資料顯示,學校午餐中所使用的食材,55.58%產自遠野市、5.98%為岩手縣產、33.91%屬於日本國產,僅有約4.54%來自國外。
國外進口部分主要是水果。
平野營養教師解釋道。
像我們今天供應的白飯、水煮高野豆腐中的洋蔥與乾香菇、湯品裡的牛蒡、白蘿蔔、胡蘿蔔都是產自遠野市;豬肉和豆腐則是岩手縣產。讓學生透過餐點認識遠野市在地食材,亦是食育中相當重要的環節。
圖說:當日午餐菜色食育解說摺頁
在遠野市,一年會固定舉辦三場次的「交流微笑給食」活動,邀請生產者到學校分享種植的過程,並與同學們共進午餐。
圖說:令和6年9月12日於綾織小學舉辦的第一次交流微笑給食活動紀錄。(來源:遠野市役所網站)
此外,由於學校給食中心連續兩年在全國賽事獲得佳績,今年一月已舉辦過得獎作品試食會,明年二月會再辦理一場次,開放限定名額讓民眾能有機會享用美味的學校午餐。
圖說:2024年1月舉辦的第十八回(2023年)全國學校給食甲子園得獎作品試食會。(來源:遠野市役所網站)
這樣看來,學生最幸福了,每天的中餐都是由優秀的營養教師與調理員所烹煮而成,還不用搶著報名呢!
我笑著說。
* みぞれ(霙)原意為「雪與雨夾雜降至地面」的自然現象,該意象被借來指稱「蘿蔔泥」。因此霙汁(みぞれ汁)就是加入蘿蔔泥的湯品。
文.圖|陳儒瑋(大享食育協會研究員)
2024年12月10日,我跟著第十九屆日本全國學校給食甲子園的腳步來到岩手縣,拜訪連續二年擠身全日本十二強同時榮獲得今年文部科學省頒發學校給食表彰的遠野市學校給食中心,受到佐佐木修所長與平野沙紀營養教師的溫暖款待,並享用了以遠野市及岩手縣產食材為主的學校午餐—白飯、梅醬沙丁魚、水煮高野豆腐、牛奶、霙汁(みぞれ汁)*。
類似臺灣公辦民營型態的學校給食中心
平成25年(2013年)啟用的遠野市學校給食中心位於遠野市食育總合中心內,與遠野市食育推動中心共用空間。
目前每日供應遠野市內十六所國中小學(其中包含二所特別支援學校)共約一千七百份左右的餐點。中心聘有二名營養教諭、料理及配送業務則委託東洋食品公司,現有二十六名調理員負責烹調菜餚。
佐佐木所長如此說道。
不過,當聽到我說在台灣若是一千七百人份的餐點最多僅會配置十名調理員的情況時,所長和平野營養教師馬上睜大雙眼,一臉不可置信的神情。
當地政府補助部分餐費
在學校午餐費用方面,小學生平均一餐為322.89日圓(折合約新台幣71元)、中學生則為391.41日圓(折合約新台幣86元),部分經費由遠野市府補助支持。當我問及是否因為受到幾年前的COVID-19疫情與俄烏戰爭影響才展開補助,佐佐木所長解釋,這樣的政策從平成18年(2006年)就開始了。
對於日本越來越多市町村自治體實施「學校給食無償化(免費)」的政策,我請教所長,遠野市也是朝著這樣的方向前進嗎?
東北地區飲食口味重 減鹽是大挑戰
談到擬定菜單與減鹽政策,平野營養教師說明一般而言是以補充鈣質、鐵質和減少鹽分為目標來設計餐點,透過高湯、香辛料、香味比較濃郁的蔬菜或像是鮪魚罐頭等食材來提升餐點的鮮味,以達到小學低年級學生每餐1.5g以下、小學中高年級每餐2g以下、中學生2.5g的鹽份基準。
國產食材比例接近九成五
根據學校給食中心提供的令和五年統計資料顯示,學校午餐中所使用的食材,55.58%產自遠野市、5.98%為岩手縣產、33.91%屬於日本國產,僅有約4.54%來自國外。
平野營養教師解釋道。
圖說:當日午餐菜色食育解說摺頁
在遠野市,一年會固定舉辦三場次的「交流微笑給食」活動,邀請生產者到學校分享種植的過程,並與同學們共進午餐。
圖說:令和6年9月12日於綾織小學舉辦的第一次交流微笑給食活動紀錄。(來源:遠野市役所網站)
此外,由於學校給食中心連續兩年在全國賽事獲得佳績,今年一月已舉辦過得獎作品試食會,明年二月會再辦理一場次,開放限定名額讓民眾能有機會享用美味的學校午餐。
圖說:2024年1月舉辦的第十八回(2023年)全國學校給食甲子園得獎作品試食會。(來源:遠野市役所網站)
我笑著說。
* みぞれ(霙)原意為「雪與雨夾雜降至地面」的自然現象,該意象被借來指稱「蘿蔔泥」。因此霙汁(みぞれ汁)就是加入蘿蔔泥的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