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和樂雅樂餐廳聯手推廣打包 助日本環境省解決剩食問題

文|宋瑞文

日本環境省為解決剩餘食物浪費的剩食問題,設計嶄新的LOGO標識,鼓勵民眾吃不完就打包回去。而彼此是競爭對手的兩大連鎖餐廳,日本7-11集團旗下的家庭餐廳「Denny's」,與ROYAL HOLDINGS旗下的家庭餐廳「Royal Host」聯手響應,共同獲得政府的肯定

為鼓勵民眾在餐廳吃不完時打包,日本環境省自2020年10月開始,設計新的LOGO與詞彙:「mottECO」;這個創字在日文的發音上,近似「更加環保」、「帶回家吧」等。

*「mottECO」LOGO。(來源:環境省

在諸多響應活動的單位中,頗受矚目的是:7-11便利商店關聯企業「SEVEN & I FOOD SYSTEMS」旗下的家庭餐廳「Denny's」(丹尼斯餐飲),與ROYAL HOLDINGS集團旗下的家庭餐廳「Royal Host」(樂雅樂家庭餐廳)。

兩大競爭對手共襄盛舉,不但能夠影響到他們餐廳消費的客人;兩者打破敵我界線,使用同一種打包的紙製容器(下圖),大大地提高了活動的能見度。

* 打包用的紙製容器「mottECO」。(來源:SEVEN & I FOOD SYSTEMS

這兩大連鎖餐廳體系之所以採用紙製容器打包,一方面是因為具有解決塑膠污染的環保意識;另一方面,有別於其他餐廳使用的塑膠製容器,可以突顯問題。既然是用心之舉,紙製容器的材質具備FSC永續利用認證(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 森林監管委員會),保證材料100%植物成份(modo-cellTM),確保在使用紙製品的同時,不會傷害環境。

*100%植物材質吸管在土壤中生物分解的狀況。(來源:modo-cellTM

在這兩大連鎖餐廳體系的實踐與呼籲下,報紙、電視等媒體多有報導。餐廳每個禮拜打包的數量也成長了1.5倍,從每間店1.4件提高到2.1件。根據2021年5月18日到10月10日的實施狀況分析,「Denny's」一年可以削減3.8噸剩食,「Royal Host」可以削減6.6噸。加上減少營業時間的做法的話,一年可望減少13公噸的剩食。

日本每年本來可以吃但丟棄掉的食物(剩食)約有621萬噸,其中339萬噸是來自於食品產業,這339萬噸裡又有35%來自外食產業,其中餐廳等吃剩的食物佔相當份量。若能加以改善,成效可觀。

目前加入「mottECO」活動的單位,在地方政府包括福島縣、群馬縣、京都市等;在企業有第一生命保險、東京食彩公司、「CAFE CHOU CHOU」等,官方民間各有迴響。

*「Denny's」與「Royal Host」。(來源:環境省

不過,基於防範剩食與環保的立場,最好還是現場吃完就不用打包回家。為此消費者廳、農林水産省、環境省、厚生勞動省等共同發佈餐廳剩食注意事項,希望餐廳與消費者雙方都能留意。

在消費者的部份:瞭解自己食量,點菜選擇適合的份量。去吃到飽的餐廳也不要拿到吃不完。辦理宴會時,把參加者的偏好、年齡層、男女比例等納入考量,思考適當的食物份量;跟餐廳預約時也告知對方這些資訊。活動流程要保留足夠吃飯的時間,也可以提醒大家要吃完。

*打包注意事項網宣,避免太陽下長時間放置,充份加熱後再食用。(來源:Denny's

在餐廳的部份:客人吃不完丟掉就是餐廳的損失。要留意出菜的時機與不同客人的應對方式。提供多種份量的菜單。為宴會準備大量食物時,基於避免剩食的原則,和客戶商談份量與菜單內容;對於吃完的客人可以提供優惠券,提供大家吃完的動機。

如果還是吃不完需要打包,需要讓消費者確實瞭解,在餐廳已經說明,食物經過常溫長時間放置,會有食物中毒的風險之後,後面若發生問題屬於消費者自己的責任。雙方都應該做到,避免打包生魚片之類未充分加熱的食物,盡可能置於陰涼處,儘快回家加熱後食用,保持餐具乾淨衛生,覺得味道怪怪的就不要吃了等,種種避免食物中毒的做法。

在解決環境問題的許多方法中,有的可能運用了現代科技工具,而有的可能傳統簡單到不行,反而被我們遺忘。原來,還有這麼簡單的方法,能夠減緩地球的暖化。而且功效可能比你以為的還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