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煮飯的,鄰里,大嬸」 被漠視的學校供餐勞動者 / 蕭佩均

編譯|蕭佩均

韓國全國民主勞動組合總聯盟(전국민주노동조합총연맹)在6月29日、30日兩天發動非正規職(約聘雇及派遣工)總罷工,其中包括學校供餐料理師在內的「南韓全國學校非正規職勞動者工會」也加入了這場罷工,料理師訴求薪資結構的改善,並要求轉換為全職。(首圖擷取自youtube)

依據《首爾新聞》報導,全國公立初、中、高等學校11304所學校中,有1927所學校(17.0%)此造成供餐中斷。供餐中斷時,大部分的學校都提供學生麵包和牛奶或是讓學生帶便當,有的甚至縮短上課時間或改由以現場體驗活動、體育活動等來代替上課。

緊接著在7月初又爆發國民的黨國會副代表李彥周在SBS記者採訪時,對供餐料理師的不友善發言事件,她直接稱學校供餐料理師為「煮飯的鄰里大嬸」。這一連串的風波,導致社會對校園供餐勞動者參與罷工有著分歧的評價。

KBS在報導中提到有位家長說:「我們的孩子以後也可能罷工,所以沒關係。」他說他可以理解因為罷工所造成的供餐中斷。但有另一位家長則說:「下週就要考試了,縮短上課時間,而且沒有供餐就讓小孩回家,造成很多不便。」又說:「兩三天前才告知,雙薪家庭的媽媽根本沒有時間準備。」

但是,平日在高熱的廚房裡揮汗料理全校學童午餐的勞動者,他們為了捍衛自身權益而站上街頭,但平日我們對她們的工作性質又理解多少?為了從不同視角接近供餐勞動,《學校午餐22》摘譯了兩段媒體影音內容。一段是JTBC社長孫石熙的《主播短評(Anchor Briefing)》,另一段是網路媒體—〈媒體共感〉對7位供餐料理師的訪談。藉由這些內容可以更加了解供餐勞動性質,或許同樣也可以審視一下台灣供餐勞動者的處境。

寒冷的冬天,班上值日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均勻地上下挪動便當,好讓暖爐上的便當不致於燒焦。肚子餓的同學在午飯時間之前,已經趁著下課時間把便當都吃光了…。

這是記憶中的便當,便當也是一種勞動。每天一到清晨,就要急著起床準備孩子們吃的東西…。

如果家中有孩子要留在學校晚自習,最起碼就要準備兩個便當。萬一家中有三、四個小孩,早上就可以看到餐桌上精心準備的一整排便當盒。

這是不斷重複的勞動身影。也因此對母親來說,學校供餐的全面實施正是母親的解放之日--或者也可以將從便當獲得解放之日稱為「女性的解放日」。

便當也是一種階級。家境富裕的學生與家境窘困的學生有時候,不,其實幾乎每天,不得不互相比較著…。

在過去,從便當裡有沒有雞蛋就可以看出孩子的階級,所以孩子每天都必須經歷一次別人所不知道的自卑和挫敗…,甚至連每天勞動的母親心裡也受到傷害…。

因此,由校園供餐取代便當是一件大事,它讓公教育對便當的所有記憶、母親無止盡的勞動、甚至連教室裡產生的階級矛盾,負起了責任。

「煮飯的鄰里大嬸」,從政治人物口中說出這句鄙視的話,引起了軒然大波。

煮飯的、鄰里、大嬸,這三個字的組合含括了「經常做的事」、「任誰都可以做」的意涵,藉由這樣的發言,必然強化了藐視對方的意思。

不過要是沒有她們,我們的公教育將無法取代便當的記憶、母親的勞動、教室裡的差異,為此負起責任。

短短三個詞彙表達了輕視,然而她們幫忙做飯的社會學重擔,卻一點也不輕。


網路媒體〈媒體共感〉—「供餐勞動者,不僅只是做飯而已」

為了領食材,要提早30分鐘到,早上7點30分就要到,不然來不及。

有家長來驗收食材時都嚇到了,他們說那麼多的食材,怎麼可能在12點前都準備好?

菜單有四道菜,5到6個人要煮飯、煮湯、煮菜,自己埋頭苦做根本沒時間。有人還因此昏倒了。

有人認為煎豆腐有什麼困難?但是那和在家裡一塊塊煎不同啊。

一個人要煎30個板豆腐,不是一整板煎,而是要切成四塊煎。

裡面的溫度吹冷氣也沒用,一天要換3到4套衣服。

12點20分要上菜,孩子肚子餓沒辦法忍。

有的學校沒有餐廳,全校有30個班,我們要端飯,端湯,有五道菜的話還要端5個菜桶,等吃完飯後,還要洗所有餐具。

一天洗150到400個餐具,真的沒有時間休息。有時忍到下午1點半,都還沒能上一次厠所。

工作都要在小孩吃飯前做好,又要小心衛生和食物中毒。

咖哩飯裝滿的話,有20、30公斤,一個人要搬30個。

工作一星期,手臂都痛到不得不上韓醫院看病。

手不聽使喚,很吃緊啊。

圍裙,長靴,還要戴口罩和帽子防油濺。

靴子進水的話,倒出來都有一杯那麼多。

……請親自做一星期,再來說這是任誰都能做的工作。


資料來源:

http://www.seoul.co.kr/news/newsView.php?id=20170701001012&wlog_tag3=naver
http://news.naver.com/main/read.nhn?mode=LSD&mid=sec&oid=056&aid=0010475187&sid1=001​
http://news.jtbc.joins.com/html/017/NB11493017.htm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6CzH3t0X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