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華燈初上 生鮮、乾貨與食材即將登場─走入吉安黃昏市場

文│王婉育

中元普渡後、颱風雨掃過,揣著一份不確定是否有收穫的心情,騎著機車前往吉安黃昏市場。

色香味更加濃郁的熟食風景

一抵達目的地,映入眼簾的並非蔬菜水果,而是一攤攤小吃店才正要開始營業,而穿過停車場,是牛排店老闆娘正搭起簡易的棚子準備著。雖然熟食的攤位面積頗大,不過周圍仍有生鮮的蔬果、肉類、海鮮販賣著,再走的更裡面,賣著衣服、麵食、零食的店家一應俱全。且因為市場內的規模不大,周邊更延伸出不同的攤位,在住家的巷子內架起簡易的置物櫃,擺放數量不多的漁獲、麵食等食材。

市場中間有著兩間攤位最大的熟食攤,雖然有一樣的菜色,不過各自拿出看家本領,這邊的老闆娘說著招牌豬尾巴只剩五個,但撲鼻而來的,是另一攤煙燻滷味微焦的香氣,這一剎那,原本認為的「菜市場不都一樣嗎?」想法完全消失,五官瞬間變得靈敏。店家盡情與顧客解釋食材的來源、數量、如何烹調;消費者不但晚來買不到,更需要貨比三家,食材、商品、店家、消費者,一起描繪出一幅筆觸、顏色都濃烈的油彩風景畫。

圖片來源:黃嘉琳提供。

醃肉 八月豆 輪胎苦瓜 來上一堂原住民飲食課

在市場前方的熟食攤宛如戰場,市場後面有一條為原住民特色食材為主的攤位,相較於前方的五感體驗豐富滿滿,這一條另外的畫風突變,經過的客人不多,有營業的攤位也因為休市變得更少,稀稀落落的景象,也多了幾位能帶我們認識原住民飲食的老闆大姐。

「這是什麼菜?」「八月豆。」

「怎麼煮?」「煮湯、炒菜很多。」

這一條走道上的食材不僅不常見,連怎麼煮都不曉得,幸好每攤的老闆阿姨,都會耐心的一一和我們介紹攤上的野菜,八月豆、龍葵,檳榔心,還有形狀嬌小可愛的輪胎苦瓜。對於我們而言,是完全不熟悉的食材,但也是老闆日復一日,清晨早起採摘的成果,而蔬菜旁邊的,還有一罐罐更加陌生的醃料。

生醃豬肉、醃魚卵或魚膘是使用小米或鹽醃製,為了方便顧客辨認,蓋子上還分別用0、1的形狀來標示魚卵還是魚膘。印象深刻的是,在攤子上發現草地上常見的紫背草,原住民也會當作蔬菜炒來吃,沒想到學校花圃中的花草,是原住民眼中能夠大火快炒的好食材。

左邊野菜、右邊疊放著醃漬物、小米酒,透過與老闆間的一問一答,原本對於原住民食材幾乎空白的我們,又多了解原住民就地取材的生活智慧。

天外飛來一筆:驚喜連連的農會超市

吉安市場的調查結束,不到五分鐘的車程,來到農會超市繼續挖寶。超市的冷藏櫃放著甜花豆、紅豆棗,一個一個用保麗龍裝盒、再包上保鮮膜,還有「炒麵料理包」,醬料、蔬菜、麵條都是一人份,還附上一盒絞肉,在其他通路或許會看見一人份的炒麵、鍋物等即食料理,不過倒是很少有一人份的生鮮食材包,可以見得在花蓮或許家戶人數不多,不過仍然維持烹調的習慣。

在貨架上擺放蔬菜上,還會提供農家的照片、以及產地、文字標示,肉類還會加上物流中心的資訊,隔壁走道上的「惜福區」則擺放比較不好看的蔬果,讓民眾也能購買賣相不佳但品質好的農產品。除了消費者能明確了解來源,也能夠看見農民的身影,超市中的商品也能體會到農家的辛勞與溫度。

從黃昏市場到超市,透過與攤販聊天、在菜市場挖寶,我們的兩手提了不少戰利品,生鮮蔬果、熟食滷味,更帶走了市場滿滿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