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章逸、圖|王章逸、陳怡璇
學校午餐餐餐離不開蔬菜,但你知道口中的蔬菜從何而來嗎?大享在8月19日舉辦了第一場「一口菜的旅程:蔬菜供應鏈小旅行」,邀請學校午餐工作者(營養師、專案經理人、午餐秘書及廚師等)走進蔬菜產後處理的第一線,認識蔬菜從產地進到學校的過程。
小旅行第一個參訪地點,是經營項目以「蔬菜產後處理」為主的「正暘農產股份有限公司 」。抵達正暘後,在最外側處理進貨與驗收的地方,負責解說與接待的黃志漢總經理詢問參加者:「大家知道我們的進貨條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就是字很大,因為農民大多上了年紀眼睛不太好,字就需要印大一點」。沒有走進第一線的處理廠,就不會知道原來進貨單的字要那麼大,而這背後的原因則來自農業勞動人口的老化。
在進貨處初步確認農產的品質後,進到截切與清洗的程序。葉菜、根莖、香菇、瓜果,蔬菜百百種,當然也要分門別類來處理!正暘在西螺的工作線大致分成葉菜、辛香菇類以及根莖花果三種類別,如此分類的原因,除了農產形態差異過大,將較具氣味例如辛香料蔬菜分開處理也可以避免味道的沾染。
以蔬菜類的農產為例,整體處理的流程為:首先需要經過初步的挑選,將異物挑除截切至需求的大小,經過具備兩段式渦流洗菜機的清洗並將水分瀝乾。之後還需要經過一次人工的挑揀,將發黃、水傷或碰撞的蔬菜挑出,確保出貨的品質,最後再裝袋、打冰,進到冷藏庫保存等待出貨。
介紹到這邊有人詢問:冰塊直接放到蔬菜上不會凍傷嗎?黃總說明:「直接放冰一定會凍傷,但我們在清洗時使用冰水讓蔬菜的溫度降低,漸進式的降溫後再打冰,蔬菜就不會凍傷也能維持新鮮」。
結束清洗與截切的部分,大夥步行至正暘另一處負責理貨與包裝的工廠,八月艷陽火熱,進到廠區熱氣馬上被整室的冷氣吹散。正暘農產有完整的冷鏈系統,400坪的理貨包裝廠區定溫18度,藉由低溫維持農產品的新鮮度。同時廠區內燈火力全開、超級明亮,在理貨與包裝時,所有的瑕疵都能一目了然。
正暘農產在2016年成立,目前在雲林的西螺與彰化溪湖共有三間處理廠,除了提供量販店小袋包裝的農產品,主要的業務還是大宗使用的團膳中央廚房、學校廚房食材以及食品調理廠。在負責包裝處理的工廠可以看見牆上貼滿要出貨的單位,單位牌下則是裝載蔬菜的塑膠籃。蔬菜的運送看似簡單,事實上需要一連串細緻的溝通與行政工作才能達成:與學校保持聯繫確認菜單需要的食材,依照訂單品項與重量分門別類挑揀,並且附上正確的產銷履歷標章資訊後,再運送至學校。
近期因為颱風導致的缺菜,面對開學的日程漸漸逼近,由於學校午餐大多要使用具備產銷履歷或者生產QRcode,食材發送源頭的農產公司壓力頗大:「因為快要開學了,學校的菜單其實都已經開完。但沒菜就是沒菜,我們要如實跟學校說明,另一頭也要想辦法,例如四處調貨、用進口的農產品替代,或者請學校更改菜單」黃總表示。
學校午餐除了廚房工作人員的努力,也要有生產者以及產後處理廠商做堅強的後盾。以這次參訪的正暘農產為例,除了繁雜的供貨工作外,他們還會不定時至生產者田間了解生長狀況、委外檢驗農產品的農藥殘留量是否符合標準,確保食材的安全。經過這次參訪,學校午餐的工作者夠更加認識食材的源頭,在烹煮與設計菜單時,有更全面的考量。
後記:活動最後安排了包菜的小活動,同時正暘也準備蔬菜大禮包給每位參加者,其中甚至有當時處於天價的小黃瓜與青蔥。在這個菜價高漲食材,這份大禮包簡直是最珍貴的禮物。
文|王章逸、圖|王章逸、陳怡璇
學校午餐餐餐離不開蔬菜,但你知道口中的蔬菜從何而來嗎?大享在8月19日舉辦了第一場「一口菜的旅程:蔬菜供應鏈小旅行」,邀請學校午餐工作者(營養師、專案經理人、午餐秘書及廚師等)走進蔬菜產後處理的第一線,認識蔬菜從產地進到學校的過程。
清洗、截切到包裝,蔬菜產後處理一條龍
小旅行第一個參訪地點,是經營項目以「蔬菜產後處理」為主的「正暘農產股份有限公司 」。抵達正暘後,在最外側處理進貨與驗收的地方,負責解說與接待的黃志漢總經理詢問參加者:「大家知道我們的進貨條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就是字很大,因為農民大多上了年紀眼睛不太好,字就需要印大一點」。沒有走進第一線的處理廠,就不會知道原來進貨單的字要那麼大,而這背後的原因則來自農業勞動人口的老化。
在進貨處初步確認農產的品質後,進到截切與清洗的程序。葉菜、根莖、香菇、瓜果,蔬菜百百種,當然也要分門別類來處理!正暘在西螺的工作線大致分成葉菜、辛香菇類以及根莖花果三種類別,如此分類的原因,除了農產形態差異過大,將較具氣味例如辛香料蔬菜分開處理也可以避免味道的沾染。
以蔬菜類的農產為例,整體處理的流程為:首先需要經過初步的挑選,將異物挑除截切至需求的大小,經過具備兩段式渦流洗菜機的清洗並將水分瀝乾。之後還需要經過一次人工的挑揀,將發黃、水傷或碰撞的蔬菜挑出,確保出貨的品質,最後再裝袋、打冰,進到冷藏庫保存等待出貨。
介紹到這邊有人詢問:冰塊直接放到蔬菜上不會凍傷嗎?黃總說明:「直接放冰一定會凍傷,但我們在清洗時使用冰水讓蔬菜的溫度降低,漸進式的降溫後再打冰,蔬菜就不會凍傷也能維持新鮮」。
包裝出貨,原來學校吃的蔬菜這樣來
結束清洗與截切的部分,大夥步行至正暘另一處負責理貨與包裝的工廠,八月艷陽火熱,進到廠區熱氣馬上被整室的冷氣吹散。正暘農產有完整的冷鏈系統,400坪的理貨包裝廠區定溫18度,藉由低溫維持農產品的新鮮度。同時廠區內燈火力全開、超級明亮,在理貨與包裝時,所有的瑕疵都能一目了然。
正暘農產在2016年成立,目前在雲林的西螺與彰化溪湖共有三間處理廠,除了提供量販店小袋包裝的農產品,主要的業務還是大宗使用的團膳中央廚房、學校廚房食材以及食品調理廠。在負責包裝處理的工廠可以看見牆上貼滿要出貨的單位,單位牌下則是裝載蔬菜的塑膠籃。蔬菜的運送看似簡單,事實上需要一連串細緻的溝通與行政工作才能達成:與學校保持聯繫確認菜單需要的食材,依照訂單品項與重量分門別類挑揀,並且附上正確的產銷履歷標章資訊後,再運送至學校。
近期因為颱風導致的缺菜,面對開學的日程漸漸逼近,由於學校午餐大多要使用具備產銷履歷或者生產QRcode,食材發送源頭的農產公司壓力頗大:「因為快要開學了,學校的菜單其實都已經開完。但沒菜就是沒菜,我們要如實跟學校說明,另一頭也要想辦法,例如四處調貨、用進口的農產品替代,或者請學校更改菜單」黃總表示。
學校午餐除了廚房工作人員的努力,也要有生產者以及產後處理廠商做堅強的後盾。以這次參訪的正暘農產為例,除了繁雜的供貨工作外,他們還會不定時至生產者田間了解生長狀況、委外檢驗農產品的農藥殘留量是否符合標準,確保食材的安全。經過這次參訪,學校午餐的工作者夠更加認識食材的源頭,在烹煮與設計菜單時,有更全面的考量。
後記:活動最後安排了包菜的小活動,同時正暘也準備蔬菜大禮包給每位參加者,其中甚至有當時處於天價的小黃瓜與青蔥。在這個菜價高漲食材,這份大禮包簡直是最珍貴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