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屏溪飯湯中感受流域的風土滋味

文∣周季嬋(特約寫手)、攝影∣連偉志(特約攝影)

編輯∣陳芬瑜(大享食育協會)

在教育部「推動偏鄉學校中央廚房計劃」政策實施後,龍肚國小亦面臨到由自辦廚房轉為中央廚房學校統一供餐的改變,希望維持自辦廚房的龍肚國小在各界的努力下,獲得農業部實驗方案支持,得以聘任一位營養師,除負責供餐、飲食衛生安全督導及相關管理的職責外,也將進一步參與食農教育活動的規劃與教學,維持龍肚國小長期結合「校田」耕食的食農教育特色。目前,自辦廚房裡除了使用三章一Q標章核可的食材以外,校內自種的稻米和蔬菜更是孩童自小實踐的身土不二。

立冬(11月8日)這天龍肚國小校內瀰漫著熱鬧的氣氛,在林文毅校長的支持下,郭睿佳營養師響應大享食育協會與農糧署合作的「學校午餐紅豆泥oishii」活動,將於午餐供應飲食文化工作者-徐仲所設計的「高屏溪紅豆飯湯」,並安排了一系列的食農活動,不僅校內孩子正在認識美濃紅豆的種植、動手捏麻糬,社區夥伴及高雄市多所學校營養師們前來觀摩,曾任龍肚國小校長、現任高雄市客家事務委員會主委的楊瑞霞也特別前來支持。

由右至左依序為龍肚國小林文毅校長、高雄客家事務委員會楊瑞霞主委、大享食育協會理事陳芬瑜、飲食文化研究者徐仲

早上小孩到校種下這一季的茄子、福山萵苣、九層塔等菜苗,龍肚國小的食農教育不只是吃,還要從親手種植開始。在美濃,每年年末種植雜糧蔬菜的農業節奏稱為「作小冬」,年初則是插秧種稻,由老師帶領各年級孩童進行不同作物或生長階段的農事。

自種的稻米和蔬菜成為午餐的一部分,長年實踐下來,校內老師發現孩子比較不偏食,尤其是自己親手參與種植採收的作物,原本討厭的蔬菜都變好吃了。

其實,不只是作物主體滋養了生長中的孩童,與田地互動的農作經驗都會化為童年的回憶與養分。

龍肚國小長期進行食農教育課程,也設置了一間專供孩童的料理課程使用的「里山教室」,里山教室平常就進行著多元的食農課程,活動這天在營養午餐廚房忙碌煮飯湯的同時,劉議心老師也正以紅豆為主題,帶五年級生手作大福。除此之外,長期參與龍肚國小食農教育規劃執行的黃鴻松主任,也為活動參與者導覽生態豐富的美麗校園,並以日治時期的老照片作為校內環境對比,現在的中庭、操場,曾經是稻田、菜園,大家都聽得津津有味,原來龍肚國小的食農教育有如此深遠的傳承。

劉議心老師帶領學童捏製紅豆大福

黃鴻松(右)、楊益彰(左)兩位主任以老照片介紹龍肚國小今昔

午餐前,為了讓孩童與參與者更了解美濃作為紅豆產地的脈絡,美濃農會的推廣主任鍾雅倫,也特地到校簡報紅豆的種植區域、契作與用藥情形。許多孩子聽到這才發現,自己的爺爺奶奶也種了許多紅豆,或是常常經過卻都沒注意到的紅豆田。

在歐洲或日本等許多國家,都有將豆類以鹹食烹調的習慣,在台灣卻對豆類入菜顯得陌生。尤其是紅豆,更是幾乎只會做為甜點內餡或甜湯食用,可見紅豆還有許多美味潛力等待我們發覺。參與此次推廣活動的飲食文化研究者徐仲,認為臺灣紅豆具有進口紅豆沒有的鬆化口感和香氣,若是更深入細究「高雄八號」「高雄九號」「高雄十號」的細微差異,嘗試煮湯和入菜各自適合的品種,將可以開展出不同料理與紅豆品種的配對使用。

與龍肚國小合作發想這次活動的紅豆應用時,徐仲從同樣是紅豆愛好國的日本出發,將茶泡飯對比臺灣飯湯,融合高屏溪流域物產的概念,設計了今天的營養午餐菜單---紅豆飯湯。

飯湯雖然是庶民小食,卻呈現「一方土養一方人」的特性,因著不同米種、肉類或海鮮高湯,搭配在地物產,而產生不同風味的飯湯。

菜單設計以美濃的在地紅豆為主角,再以高屏溪流域為思考軸線,流經上、中、下游的山、平原、海洋,各有對應的物產。

筍子來自山上,紅豆和米來自平原,蛤仔或小魚蝦米提味海鮮則來自大海。紅豆浸泡後烹煮,途中先取色澤鮮艷的紅豆水,再將紅豆煮透。米飯是孩童種植的高雄147。飯湯配料炒熟後,和軟而不化的紅豆一同盛於飯上,再淋入一定比例的高湯和紅豆水,使紅豆香氣和湯頭相輔相成,用鹹食料理展現紅豆滋味。當然,徐仲也強調菜單設計是靈活的,必須搭配營養、季節、地方產物和廚師手路。

龍肚國小營養師郭睿佳和廚師宋文英、謝佳玲在活動之前,經過幾次試做和與老師們的試吃討論,考慮營養平衡、學童口味和操作流暢之後,調整成龍肚國小版的紅豆飯湯。「加入油蔥酥才有美濃的味道。」每日照顧學童午餐的宋文英自信說明。另一主菜麻油雞丁,也獲得現場研習人員頻頻讚嘆:「為什麼雞腿肉還是嫩的」、「怎麼這麼香」、「真的有放九層塔」。紅豆飯湯呈現的不僅是紅豆入菜的創新方式,外校參與者更驚豔於龍肚國小的營養午餐新鮮度和美味度。

 

從校園開始的食農教育,讓孩子用五感自然融入,從小就對食物有更多的認識和品味,長大後才會在乎入口的是什麼。

1967年開始自辦營養午餐的龍肚國小,今天也為孩子的家鄉味養成努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