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農場成為弱勢者成長的庇護所,專訪糧莘庇護農場創辦人蔡雅亘

位於雲林古坑美麗綠色隧道旁的糧莘庇護農場,是雲嘉地區第一個發展食農教育的庇護農場,藉由農場的產品和服務,牽起弱勢者和社區間的橋樑。


圖、文|張月綺

並非農業相關背景的蔡雅亘,六、七年前選擇投入農業工作是因為丈夫當時生病了,原先從事房仲的先生因病需要接受化療,有天丈夫提起在路上看到一片農地,興起想要務農的念頭。

「這讓我和我婆婆都嚇到了,我們從來沒有這方面的經驗。」

有了農地後,雅亘的丈夫很堅持每天都要上山去,積極地投入大量流汗的工作,即使颱風天也在颱風才剛過後馬上跑去。後來務農開始有了收成,雅亘開始參加雲林青農的團體,得到一些銷售管道,像是台北花博的希望廣場,但從古坑真的半夜就得整理出發,

「那也是我們第一次請工幫忙,即使政府有補助,只要你務農就會知道,收成的收入是遠遠不夠的,而且我們還是完全門外漢進入這個領域。」

圖說:糧莘庇護農場有寬廣的日曬場地


成立庇護農場的神奇機緣

成立「庇護農場」又是另一個故事,當時雅亘在照顧能力不足以直接就業的學員的日照機構「小作所」擔任瑜珈老師,運動教學是雅亘原本的專長。

「我喜歡跟人相處,能夠溝通對我來說很重要,成立庇護農場後和學員的溝通技巧就是從這裡開始累積的。」

在瑜珈教學的過程中,偶然聽到有關「庇護單位」的訊息,政府單位安排具融入社會潛力的身心障礙者到庇護單位工作,學習一技之長。雅亘認為農場的工作可能適合學員們,因此開始想像讓學員在農場工作的景象。

後來雅亘向所屬,以輔導、陪伴憂鬱症和躁鬱症者為主的身心靈健康關懷協會提案後,便轉往庇護農場的主管單位「勞工處」提出計畫。

雖然透過運動、農園藝能夠幫助精神上的舒緩,加上務農的工作會大量流汗,能夠改善身心障礙者不適的狀態,不過執行計畫需要收入來支撐。

「我們遇到的第一個大貴人是地主,地主認為我們剛起步萬事都困難,願意無償借我們使用。」

一路走來曾經幫助過農場營運的朋友們,雅亘對此恩情沒齒難忘。

目前農場的場地則是為了讓庇護農場能帳務獨立,由協會承租台糖的土地,經費由農場負擔。

圖說:農場內粗放臺灣藜的景象


從苦茶樹轉戰臺灣藜再擴展到觀光旅遊

因為先生生病的關係開始務農,且選擇有機農法,拒絕農藥與肥料。不過入門並非選種現在農場主要作物「臺灣藜」,而是當時親戚想放棄的苦茶園。

加入了雲林青農的農會體系後,開始了八十小時的各種農業經營相關的課程,課堂上聽到了老師的意見,以短期作物養長期作物,因為苦茶一年才一收,無法單靠一項作物過一年,後來摸索出種植「臺灣藜」這樣主題作物。

收入確實是雅亘夫妻兩人一開始踏入農業時,所面臨的最大困境。

開始庇護農場之後,立案的庇護農場的帳務需要獨立,為避免農場立場不清,因此不能有其他資金投入。

「我們很堅持我們的理念與初心,希望能讓身心障礙者培養一技之長,即使無法達到預期,在這裡至少能夠使他們快樂和平和,金錢並非唯一的目標。」

來到糧莘庇護農場的大多是智能障礙的學員,容易信心不足,且時常有網路成癮、社交問題、情緒等問題,從工作中慢慢協助克服。

身心障礙者來到農場時,雅亘會和他們說:有兩個你,一個是努力的你,一個是快樂的你;什麼時候想從努力變到快樂,快樂變到努力都沒有關係,因為人生路很長!

雅亘和學員們的相處就像常人一般,會吵架也會鬥嘴,不希望學員們被壓抑,農場的工作能夠讓大家邊工作邊聊天;也會有室內的工作,例如包裝、貼貼紙、出貨;也有銷售、社區課程、餐廳、便當,雅亘適時調動學員的工作位置,讓每個人至少有能跨越兩個部門的工作能力。藉由勞動幫助學員降低藥物用量與依賴,同時也增強體力。

從種田轉變成庇護農場,對雅亘來說是個很大的轉變,一開始單純因為庇護農場的型態,會安排身心障礙者來到農場工作,沒想到發展成今日的規模。

圖說:臺灣藜的解說牌


敞開農場大門,發展支持農場營運的觀光產業

農場雖有一個室內型的場地用來接待遊客,周末能舉辦活動和提供餐點,不過雅亘夫妻對這樣的工作並不熟悉 ,好在協會裡有一位環球科大餐飲科的老師,給予許多供餐建議與幫助。

真正開放的契機是特殊學校老師來敲門,詢問是否能來農場參訪,那時的嘉義和雲林地區沒有「庇護農場」,自此開始慢慢系統化的解說與活動。當時也沒有所謂「食農教育」,在農場裡的教學,使用的是「可食地景」這樣的景觀教學。

著手發展觀光旅遊後,一開始由協會的志工來幫忙產地到餐桌的料理等活動,之後還向勞動部申請了多元就業方案,拓展農場能夠接納的族群,此族群以45歲以上為主,因為身心狀態相對穩定,因此這群壯年們主要協助餐廳供餐,或是協助操作上相對危險的體驗活動。

「這裡每天都很熱鬧! 訓練學員的部分也要花很多心力,我們很重視適性發展,其實學員都需要引導,很多嘗試如果家長先擋在前面,孩子就沒辦法嘗試和成長。」

輔導身心障礙者的工作與生活的過程有許多故事,對待他們需要因為在思辨能力與社會化的不足而有更多的努力與耐心,像是澆水、灑藥、施肥、開關水、做記號等,看似簡單的步驟對學員來說並不容易,一路吵吵鬧鬧磨合走過來。


庇護農場和社區的靈魂和在一起

政府立案的庇護農場,來到這裡的學員必須經縣府勞工處轉介,不過願意投入農場的社福人員相對少,農場是六級產業,種植、加工、販售、導覽等等,什麼都得做,工作性質與社福人員想像的落差大,很難找到社福人員幫忙。

開始發展旅遊的服務後,農場的營運收入開始有起色,農場能接受客製化也設計了很多活動,像是體驗製作少油的紅藜蛋餅,或是以在來米粉、太白粉、紅藜製成的米苔目,米台目的料理可鹹可甜,能熱炒也能做冰。

來到糧莘庇護農場參訪的團體很多是想了解庇護性就業,因此也會與議題或是社區結合,像附近的湳子社區和三光社區,是生產柑橘類最大宗的社區,農場便使用次級品來做柑橘醬,再製成冰品。

決定把門打開要發展旅遊之後,周邊社區就是農場很大的助力,於是主動對社區提案,並且與社區互相達到共識。

「我想嘗試讓兩個孤單寂寞的靈魂和在一起,因為老化社區的老人家們缺乏互動與陪伴,我們學員則需要肯定和表現的機會。」

希望透過社區參與讓社區居民接納、對學員們的偏見與歧視獲得改善,同時去社區服務老人家,對學員們來說也是很好的學習機會。

圖說:雅亘接受本會採訪時的照片


從開始到現在,雅亘從庇護農場裡學習到的是接納學員本來的樣子:

還有不要想我是他的貴人,也許他才是我的貴人,我們是互為貴人。

希望學員們在農場裡能學習彈性,具備自己和自己商量,以及自我鼓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