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吸引旅客更要讓居民生活有感!台東電光社區潘寶瑩的社區營造心法

文字│陳芬瑜、照片│陳芬瑜、王章逸

電光社區位於台東關山鎮,與關山市區隔著卑南溪相望,清朝時期稱為「雷公火社」,雷公火是閃電的台語發音,源於居民常在山下看到藍色的火光,即使現在的村落名為「電光」仍給人極有活力及自然意象深刻的第一印象。

車子行駛過電光大橋便進入社區的範圍,放眼所及是開闊的稻田,得天獨厚的環境條件及獨立的水圳從日本時代開始就是良質稻米的生產區。目前社區的主要產業仍為稻米,而同樣種植歷史悠久的梅子與咖啡則經歷過放荒的年代,近年來因為梅子加工與採梅遊程開發,以及國內咖啡風氣興盛,而逐漸蓬勃復興,成為新興的產業。現今社區的戶籍人口數接近600人、長住人口約為三分之一,居民組成以阿美族人為主佔七成,客家族群約佔兩成,還有閩南人,為多元族群組成的社區。

圖說:電光社區位於海岸山脈、以水稻為主要產業

培育居民的主體性是社區產業發展的關鍵

一見到被大家膩稱為「寶媽」的潘寶瑩,便能感受到她的活力與社區通的特色。爽朗的寶瑩是社區發展協會的靈魂人物,協會於2003年開始投入社區營造工作,她便參與迄今。寶瑩提到電光社區營造之初是以社福及學童照顧為主,但生活也需要產業經濟的支持,2011年加入水保局農村再生計畫後,認識農村旅遊及社區產業的可行性;歷經十年的經營,現在已有年輕人返鄉創業、也有移居者來到部落尋求發展機會,協會常態經營的農村小旅行活動則會透過品牌店家的互相合作與串連,讓年輕人及店家可以更穩定地在社區生活與就業。

圖說:電光社區遊程串連在地居民的體驗活動(翻拍自電光社區遊程折頁)

長期參與社造的敏感度,也讓寶瑩深知產業發展及社區活化的工作不能只以協會為主,而要培養社區居民的主體性,因此她善用計畫資源培訓居民解說與經營的能力,逐步的把居民推出去,讓社區發展協會的角色轉為支持的平台。

「輔導居民成為店家,我們是透過水保局的各種活動,不管是僱工購料或是產業活化的一些資源去支持這個店家,比如說幫忙裝修店面,或是採購舉辦活動需要的東西。透過計畫的幫忙,居民會覺得他得到幫助,更願意強化自己做接待的能力,所以後來製作的社區導覽手冊就以店家的介紹為主,由各個店家當主角。社區發展協會開始往後退,把每個人推出來,居民看到這樣的成果也會更願意進來。」

居民具有自主經營能力,參與的積極性也會跟著提高。例如2020年底Covid-19疫情趨緩、國民旅遊爆發之際,協會接辦旅行社的合作活動,舉辦電光市集,但僅負責飯糰製作及竹炮體驗兩項活動,主要讓社區的店家擺攤與前來遊玩的旅客互動,參與的居民除了有販售收入也極有成就感。

經營「日出禾作」品牌的年輕人黃瀚,從大學選擇進入明道大學經濟農業學系就讀就是為了返鄉做準備,目前除種植有機米,也採購部落農友種植的咖啡烘焙販售,對於社區產業的發展,他與寶媽的理念相近:

「我們各自都有自己的店,每個店都有自己的體驗內容,去做串連,這樣子店家各自也比較會有成長。培育店家出來的原因,就是要讓店家有各自營運的能力,不要就是都只能靠社區,像今年疫情期間社區接不了團客,那要怎麼辦,但我們還是可以自己接兩三個客人,像現在你們來喝咖啡這樣。」

除了黃瀚外,目前返鄉青年經營的品牌店家,還有寶媽的女兒與朋友小孟返鄉接手經營的「寶媽食堂」:接受遊客預定餐點服務及平日協助社區長輩供餐,以及展售部落店家產品及做為遊客與生產者互動界面的「農夫學堂」等,雖然都仍面臨穩定經營的挑戰,卻為老化程度高的部落增添活力與未來感。

「日出禾作」的經營者黃瀚(上圖)、農夫學堂展售小農加工品

「戲說電公火」及「巴格浪共食」凝聚社區情感、吸引遊客到訪

「農村趣」活動是電光社區深度旅遊發展的契機,從2013年開始已邁入第九年,於每年12月的第三個週末舉辦。當中的重要元素為呈現部落與清兵對抗的「雷公火之役」歷史戲劇展演,以及從戰後慶功宴延伸而來的「巴格浪共食」辦桌共享。

「雷公火之役」是電光部落祖先英勇抗敵的歷史,發生於清朝末年,當時留存在臺灣的殘軍進攻舊稱「雷公火社」的電光部落,意圖獲得軍餉補給,卻遭到阿美族及卑南族聯手抵抗,以竹炮擊潰清軍的侵略,保護家園。

2013年台北藝術大學的學生進到部落訪問,發掘採集了此段歷史後,於是邀請部落的長輩及居民共同編演呈現電公火之役的歷史,不僅獲得部落族人的共感,也成為每年「農村趣」活動的重頭戲。

演出後的「巴格浪共食」則是從慶功宴的概念延伸而成為年末的辦桌共享,由社區發展協會提供參加的家戶一桌2500元的菜錢,每家自行張羅食材與鍋婉瓢盆碗筷,煮出五菜一湯的拿手菜,全家人聚在一起享用;目的除了是呼應戲劇演出的內容—打仗後烹煮給士兵享用的慶功宴外,也藉此讓每天為家庭辛苦操勞三餐的婦女被看到。之後因為遊客被這樣的辦桌形式所吸引,協會便與各家協商邀請旅客加入共食。

「當主廚的那一桌菜被稱讚的時候,她很有成就感,又有機會拿著麥克風講話,因為我們會讓她介紹自己的菜。你就想我們這邊有原住民、還有客家人,每張桌上的菜都長得不一樣,有的桌上有蝸牛,有的桌上有海裡的食材,可以看到各家不同的飲食文化。」

聽著寶瑩生動地解說社區特色活動發展的過程,不僅很有畫面,也深感受到她在社區經營的理念:不是為了辦活動而辦,而是為了營造居民的生活感;不是為了滿足遊客的需求,而是將社區的凝聚與照顧擺在優先。

圖說:2021年「電光 農村趣]活動海報/台東縣關山鎮電光社區臉書

從長者照護中傳承生活與飲食智慧

電光社區如同多數的偏鄉社區,高齡化程度很高,近600名的戶籍人口中常住人口只有三分之一,65歲以上人口已有145位,亦即每四位在籍居民就有一位長者,符合「超高齡社會」的定義,因此長輩照護也是社區發展協會的重心。然而對於長者的照護方式,寶瑩也很有定見,在身心照顧之餘也將發掘長者智慧放在核心。

「我覺得老人家不是他們被照顧,而是要把他們會的東西發掘出來,所以才會做飲食文化發掘這件事情。希望透過課程,由他們來當老師,從老人家那邊去獲取他們的生活經歷、記憶中的飲食,也從飲食文化中去了解在地食材的使用。」

看中長者的智慧讓電光部落是少數仍保留自製酒麴的部落,而得以傳承酒麴植物的知識。又如在社區關懷據點的學習活動安排上,寶瑩及協會夥伴會以長輩的生活經驗及富有部落意義的活動來規劃,例如讓長輩編漁網、魚簍來取代做捕夢網的制式活動,一樣可以達到動手做的目的又能突顯老人家的智慧與能力。

圖說:電光部落長輩正在整理製作裝飾用毛球Mipurud的材料

離開電光社區前,我們看到部落長輩正在整理毛線,後續要製作阿美族裝飾常用的毛球Mipurud;也在黃瀚的工作室喝到他烘焙的咖啡,與他閒聊回鄉生活。真實的生活感就是寶瑩跟我們分享電光社區經營的最好註解—讓部落族人對自己的生活有感、培養居民的主體性與經營能力,儘管前路仍有諸多挑戰,卻也為在地安居樂業鋪展出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本文章由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110農再-1.1.1-1.1-保-140計畫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