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作與產業活化並行的有機聚落!專訪康莊休閒農業發展協會名譽理事長簡榮瑞

採訪.整理|陳儒瑋

圖|簡榮瑞

一早來到桃園市大溪區公所農經課,拜訪帶領以內柵社區為核心、一步步形成有機聚落的康莊休閒農業發展協會名譽理事長簡榮瑞,瞭解一個傳統農業社區如何成功轉型為聚集多元有機農產業的夢想之地。

從農村社區到有機聚落

以尋求臺灣農村典範、凝聚農村社區居民意識及鼓勵農村永續發展為目標的金牌農村競賽,從2018年開辦首屆賽事、今年則為第二屆。在目前揭曉的金牌農村全國決賽名單中,桃園市共有兩個社區入圍,其中之一就是桃園市大溪區內柵社區,主要核心團隊為大溪區農村休閒發展協會。

今年,我們和大北坑社區代表桃園市雙雙晉級決賽。內柵社區以農業生產、產業活化與體驗活動為亮點,至於大北坑則著重於景觀與水土保持面向。

簡理事長表示,內柵社區申請行政院農委會的農村再生計畫已經十多年了,從起初的人員培訓、計畫撰寫到現在吸引許多農村社區人員前來觀摩交流,一路走來的辛苦,一言難盡。

農村再生計畫中主要分為兩大區塊,一為環境規劃與整理的硬體層面,二則是屬於軟體的產業活化。我們從好幾年前開始就越來越偏重後者,非必要不再興建設施,像申請經費搭建涼亭,到頭來沒有人使用,空在那裡長草,沒有什麼意思。

至於農村產業,他談到北部因為氣候緣故,除了水稻外,其他農作物在種植上相對來說都比較困難。後來就想,要找出自己社區特色,那乾脆直接轉型成有機農業好了。

這個過程經過相當嚴峻的考驗啊!那時候耕作的農友以年長者居多,沒有什麼年輕人。他一輩子做慣型農業做得好好的,你說要轉做有機,哪有那麼容易說服它們。

簡理事長一邊回憶過往,一邊不斷苦笑。

兼容生活、生產與體驗的有機聚落

既然居民意願不高,於是簡理事長就從外頭尋求找專業農友或想要從事有機種植的夥伴進入社區,對象主要以本身具備有機種植經驗的農友。

2013年或2014年左右,行政院農委會指示縣市發展有機產業,增加有機種植面積。在這樣的政策下,桃園市府挑選了龍潭、龜山和大溪三個地點成立有機專區。

歷時三、四年,以內柵社區為核心向外擴散的有機種植面積規模逐漸增加。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北區分署看到這樣的成果,便開始投入資源協助輔導。之後更在桃、竹、苗三縣市,各自挑選三個社區成立有機聚落,我們即是其一。

2017年11月,康莊有機聚落成立;隔年3月,大溪區康莊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立案,現與早期成立的大溪區農村休閒發展協會(內柵社區),在聚落裡一齊努力。

此外,由於鄭文燦市長上任之後積極推動設置休閒農業區,因此,大溪區康莊休閒農業區亦於2019年提出設立申請,後於2020年8月5日劃定公告

簡理事長說,在大溪這個區域,幾乎不太可能以個人名義來承接三甲到五甲的地。所以目前休閒農業區採取耕作五分地到一甲面積左右的小農型態。除農業生產外,也成立合作社共同運銷,另外搭配推廣體驗活動。

大溪算是北部都會區範疇,以前從台北過來的第一個點是三峽,但現在那裡已經沒有農地了,第二個就是大溪。所以我們嘗試系統性地推廣食農體驗活動,數量與內容應該算是桃園休閒農業區中數一數二豐富多元的。

以有機聚落中的好時節農莊為例,既是專業農場,而且還通過環境教育場所的認證,他們設計推出的「農藝復興」課程就相當專業,廣受好評。

還有像逸雲莊農場利用兩個生態埤塘發展特色課程、三和木藝木工文創工作坊教做豆腐模型後再親手製作豆腐,或是青農經營綠合農場,利用自己的農田,在種植外同樣規劃一系列親子體驗活動。

資料來源:https://www.luckytime.com.tw/argrirenaissance



期盼擴大校園影響力

目前康莊休閒農業區(有機聚落)中的農作物,有包括稻米、綠竹筍、筊白筍、玉米、花卉、地瓜、番茄、草莓、有機蔬菜等,相當多元,其中也有部分農友協助供應桃園市學校營養午餐中所使用的有機食材。

不過簡理事長坦承,農業生產與教育活動確實是不同專業領域,很難要求農友兩者兼具,未來希望能與具備教育專業的民間組織合作,一同進入校園影響老師和學生。

小朋友如果不瞭解學校營養午餐中使用有機食材的背後意義,那有機蔬菜充其量只不過就是一道菜餚而已。


本文章由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110農再-1.1.1-1.1-保-140計畫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