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連續第十年!非基改學校營養午餐政策遭列臺美貿易障礙

文|陳儒瑋(大享食育協會資深研究員)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於2025年4月發布的《2025年各國貿易障礙評估報告》中,連續第十年將臺灣學校營養午餐禁用基因改造(GMO)食材的政策列為主要貿易障礙之一。報告指出,臺灣全面禁止在學校午餐中使用基改食材及其加工品,這不僅對美國出口的農產品(尤其是基改黃豆與玉米)構成實質影響,亦被美方認為缺乏科學依據,違反國際貿易規範。

臺灣政府機則重申,其政策以保護學童食品安全為優先考量,《學校衛生法》第23條中所列之學校午餐禁用基改食材政策仍維持不變。


背景說明

2015年12月14日,臺灣立法院三讀修正通過《學校衛生法》,明訂校園膳食禁止使用含基因改造生鮮食材及其初級加工品。2016年2月1日各級學校全面施行

豈料新政甫上路,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即於2016年3月底公布的「2016年各國貿易障礙評估報告」中,將此項政策列入台灣的技術性貿易障礙(TBT)之列,指稱:

臺灣並未提出本項禁令之科學基礎,一旦生效,將顯著衝擊美國黃豆出口。

校園供餐禁用基因改造食材政策,源起於2014年10月初民間團體所發起的「校園午餐搞非基」行動,要求2014年地方公職人員候選人簽署「基改食品退出校園承諾書」

2015年12月,立法院三讀通過《學校衛生法》修正案,規定學校供應膳食其食材應優先採用中央農業主管機關認證之在地優良農業產品,並禁止使用含基因改造生鮮食材及其初級加工品,在短短14個月內之內便取得階段性的成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