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整理|陳儒瑋(大享食育協會資深研究員)
2005年7月,日本政府通過《食育基本法》,「食育」成為日本全國運動。同年9月,兒童廚房(キッズキッチン / Kids Kitchen)協會正式成立,由料理研究家坂本廣子、地方政府代表、教育學者及企業團體共同發起,成員包括全國超市協會、NKB公司、SUNCRAFT公司、三井食品公司、日本乾物協會等,另更在2021年10月與台灣兒童食育協會締結夥伴組織。
協會深信,讓幼兒從小接觸料理,透過五感體驗進行學習,進而培養孩子未來的生活能力。其主要活動與特色簡介如下
1. 體驗型食育課程
為兒童設計的料理體驗課程,強調「孩子親自動手做」的學習方式。從選擇食材、洗切、調味、烹調,到擺盤、用餐禮儀、清理收尾,孩子們在安全環境中學習整個料理流程。課程按年齡分級,讓幼兒與小學生皆能參與,並透過觸摸、嗅聞、品嚐、觀察與聆聽,拓展對食物的興趣與敏感度。
2. 推廣「無明火料理」
為了讓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及居住在特殊環境中的人也能安全參與料理,協會開發出「無明火料理系統(炎のない料理システム)」,以電器等替代明火進行烹調,擴大食育參與的可能性。
3. 食育講座與指導員培訓
協會設有「兒童廚房指導員養成講座」,針對希望成為兒童料理指導員的成人提供培訓課程。內容涵蓋兒童心理與發展、食育理念、料理教學法、安全衛生、團體帶領技巧等,完成後可獲得認證,在各類教育與社區場域推廣兒童料理課程。協會並定期舉辦進修課程與經驗分享會,持續陪伴指導員精進成長。
4. 食文化交流與社會合作
協會積極與國內外團體合作,舉辦跨國線上料理教室,促進兒童的國際文化交流。同時也與企業、地方政府、公民團體合作,進行食育普及活動、研究調查與商品開發,拓展食育的社會影響力。
5. 推廣與社會倡議
除了課程與活動外,協會也透過媒體報導、公開講座、書籍出版等方式提升社會對兒童食育的關注,並推動更友善與具包容性的食育環境。
兒童廚房協會相信,料理不僅是學會煮飯那麼簡單,更是一種生活素養的養成。透過參與料理,孩子學會規劃、遵守步驟、與他人合作,並在過程中建立自我認同與自信心。這些「看不見的成長」,正是協會推動食育的核心。
圖:兒童廚房協會出展第十九屆日本食育推進全國大會的活動紀錄(來源:食育のご提案 – キッズキッチン協会)
參考資料
キッズキッチン協会 食育のご提案 – キッズキッチン協会
キッズキッチン協会
食育のご提案 – キッズキッチン協会
編譯.整理|陳儒瑋(大享食育協會資深研究員)
2005年7月,日本政府通過《食育基本法》,「食育」成為日本全國運動。同年9月,兒童廚房(キッズキッチン / Kids Kitchen)協會正式成立,由料理研究家坂本廣子、地方政府代表、教育學者及企業團體共同發起,成員包括全國超市協會、NKB公司、SUNCRAFT公司、三井食品公司、日本乾物協會等,另更在2021年10月與台灣兒童食育協會締結夥伴組織。
協會深信,讓幼兒從小接觸料理,透過五感體驗進行學習,進而培養孩子未來的生活能力。其主要活動與特色簡介如下
1. 體驗型食育課程
2. 推廣「無明火料理」
3. 食育講座與指導員培訓
4. 食文化交流與社會合作
5. 推廣與社會倡議
兒童廚房協會相信,料理不僅是學會煮飯那麼簡單,更是一種生活素養的養成。透過參與料理,孩子學會規劃、遵守步驟、與他人合作,並在過程中建立自我認同與自信心。這些「看不見的成長」,正是協會推動食育的核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