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釋迦果園貼貼樂

單位名稱:好時果子

單位介紹:好時果子是一個青農團隊,由沛縈和謹鴻創立,曾就讀農學院,運用專業在這片美麗的淨土耕耘,希望以永續自然的農法,友善土地並孕育美味、健康又安心的優質水果,目前以台東「釋迦」為本業。長年經營國內農產品市場,力求釋迦產業的轉型與升級,做起食農教育及農遊體驗,期望在傳統農村裡打造「不一樣的農業」。


教具名稱:台東釋迦果園貼貼樂

動手貼貼紙,不需要完成一樣的作品,期待在操作的過程中,接觸及認識台東的特產與生態,完成專屬自己的作品。

教具操作步驟說明

項目一、認識釋迦與教具外觀

一、介紹釋迦與好時果子(10分鐘):

認識台東最具代表性的農產品鳳梨釋迦與大目釋迦,並認識農夫與他們創立的品牌,專門生產美味好吃又健康安心的冠軍釋迦。

二、發放教具及觀察時間(5分鐘):

發放學生操作小教具(4款四季明信片、2款釋迦貼紙),教師要備妥教師操作大教具(4款四季布條、2套農務及動物磁吸圖卡),並請學生仔細觀察教具上的圖案,找出隱藏在其中的線索與特色風土。

三、分辨台東四季的果園樣貌(10分鐘):

先請學生排序四季對應的明信片順序,並分享為什麼會這樣排序,公布答案後帶領學生了解教具圖案中的線索,台東的自然環境在四個季節裡各有什麼特色的生態與象徵,請學生在對應的季節裡走進土地觀察是否有對應的元素。

四、分辨鳳梨釋迦與大目釋迦(10分鐘):

明信片中兩邊各是不同的果樹,分別為台東的鳳梨釋迦與大目釋迦,從外觀、口感、保存、果樹、葉片等方式區分與分辨,並教會學員如何挑選、保存及品嘗不同品種的釋迦,同時透過觀察葉片與枝條認識並分辨教具上大目釋迦(右邊)與鳳梨釋迦(左邊)的果樹。

項目二、釋迦果園貼貼樂教具實作體驗

一、認識釋迦的生產工作(10分鐘):

以下提供釋迦各生產流程的詳細知識,可依照學生的年齡層進行調整,亦可以只介紹教具內的主要幾個生產項目,學生較好吸收學習。

1. 種子發芽(3月-12月):

收集釋迦種子,經過浸種、催芽,等待種子發芽後,移至苗床或小盆內,培植成果樹的小苗。

2. 小苗嫁接(12月-隔年3月):

嫁接,將植物的枝條接到另一植物上,癒合結成為一個獨立生長的新植株,是一門專業的技術。果園內的果樹作為砧木,將小苗接至砧木上。

3. 果樹修剪(7月-9月):

在果樹長出全新的枝條後,剪去雜枝,將營養集中在留下的主要枝條上,不分散在不必要的枝葉上,並避免雜枝影響果實成長。

4. 採花授粉(8月-10月):釋迦的花朵有「雌雄同花異熟」的特性,因此授粉全靠人工採集大量花朵來剝下花粉,再使用授粉槍於花開時進行人工授粉,人工授粉的果型飽滿、成功率高,這個步驟相當重要,為影響產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授粉期每天傍晚採花,隔天清晨剝花粉,早晨授粉)

5. 疏果套袋(小果期):摘除不合格的幼果,留下剛好的數量,確保果實成長吸收充足的養分,並以套袋小心保護,藉此減少農藥使用,防止病蟲害侵入及曬傷。

6. 採收果實(授粉後約120天):個別檢視套袋內果實的熟度,成熟時連同套袋剪下採收,不能在熟度不足時採收,只有在對的時間採收,大家才能吃到最對味的釋迦。

7. 強剪(採收後落葉前):為了控制長勢、更新枝條,剪去果樹的主要枝條,只留下主幹,看起來光禿禿的,又稱為理光頭,待果樹重新長出全新的枝條,更利於來年工作。

二、大目釋迦的四季生產流程(25分鐘):

了解大目釋迦如何生產種植與生產週期,包括剪枝、採花、授粉、疏果、套袋、採收等果園工作,並依序將黑寶在農務工作的貼紙貼到正確的季節明信片上。

三、鳳梨釋迦的四季生產流程(25分鐘):

了解鳳梨釋迦如何生產種植與生產週期,包括剪枝、採花、授粉、疏果、套袋、採收等果園工作,並依序將黑寶在農務工作的貼紙貼到正確的季節明信片上。

四、友善果園特徵與果園動物(15分鐘):

學會在教具中找到友善環境、自然生態的痕跡,如草生栽培、小動物生活的痕跡等,並認識台東豐富的自然生態,哪些小動物會光顧友善的果園,哪些害蟲又會讓農業生產遇到阻礙呢?

項目三、完成實作的成果分享

本教具操作旨在帶領學生動手貼貼紙,透過與老師和教具互動,認識並喜愛釋迦,並沒有標準答案,只是大多會對應哪個季節,因此並不需要強制學生完成一樣的作品,期待每個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接觸食農教育,認識台東的特產與生態,完成專屬自己的作品。


好時果子官方網站:https://portaly.cc/goodtimefru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