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米寶養成記

單位名稱:台灣大米缸永續關懷協會

單位介紹:大米缸致力於關懷社會與環境永續,將面臨銷售困境的友善稻農、需要捐助的微型社福機構,與支持者三方串連成一個糧善循環,讓支持者的糧善心意不會浪費,在助糧同時也支持環境永續!至今為止,大米缸已支持了60位友善環境的稻農,幫助超過50家社福機構/偏鄉學校、1300位弱勢者能好好吃飯,並有機會學習到食農教育。


教具名稱:快樂米寶養成記

米粒的組成是什麼呢?水稻是怎麼種植的呢?水稻田裡又有哪些生物呢?

這些關於水稻與米的知識,都能在【快樂米寶養成記】米食教具裡找到答案喔!運用多元與有趣的教材教具如感官盆、桌遊與圖卡故事等,讓大人小孩都能輕易地在做中學食農,在食農中發現樂趣!

使用方式:

  • 目標:透過原創設計的互動式立體教具與桌遊,讓學習者不受空間時節限制,從製作水稻感官盆到認識水稻種植、友善稻作理念與其生態多樣性。
  • 年齡:3到8歲由成人陪同,9歲以上至成人可獨自或分組進行。
  • 人數:1至3人,可同儕、親子共學。
  • 場合:教室
  • 時間:90分鐘
  • 操作:使用感官盆材料、配合教學影片與圖卡製作,完成水稻田的感官盆。

教具操作步驟說明

  1. 使用黏土工具倒入2/3的土色太空沙到塑膠盒中壓平,這步驟類似農夫在種田前需要犁田把田土整平。
  2. 將剩餘1/3的太空沙倒出來放在桌面上捏成跟盒寬一樣的三個長條形後,放入盒中將盒內空間平均分成四格。
  3. 確認四格空間都一樣大後,用黏土工具將三個長條狀太空沙跟壓平的太空沙接縫處修飾連接不要有縫隙,這步驟類似農夫在田裡做田梗,要確保田梗與田土間沒有縫隙,避免灌水時出現無法蓄水狀況。
  4. 從左到右的三格,平均倒入假水珠珠並鋪勻,該步驟需注意假水珠珠的高度不能比田梗(長條狀太空沙)還高。
  5. 在田埂上先放上小石頭後鋪上雜草材料,有機與友善稻作的田區因不使用水除草劑,田梗維持是有雜草覆蓋的樣子,這樣的田梗會有不少生物在上面生活喔!
  6. 在未填入假水珠珠的那格先倒入上枯葉材料,接著插入枯枝材料6-8根至太空沙中,這個步驟在模擬稻田收割後的樣子。
  7. 從左到右有假水珠珠的格子代表秧苗期、生長分櫱期、抽穗開花期;有枯枝與枯葉的這格是成熟收割期。
  8. 拿出水稻田的種植卡4張(扣除育苗期圖卡)與動植物板共8款,請按照圖卡將相對應的水稻與動物板放入正確的格子中,這樣水稻田的感官盆就完成囉!
  • 秧苗期:秧苗板、彩鷸板
  • 成長分櫱期:成長水稻板、紅冠水雞板
  • 開花抽穗期:開白花水稻板、白腹秧雞板
  • 成熟收割期:黃色稻穗水稻板、白鷺鷥板

社團法人台灣大米缸永續關懷協會:https://goodricecircle.com/

教具購買連結:https://reurl.cc/kMMKKx
快樂米寶養成記 教學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71en5Szf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