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而生」的花生─專訪小秧自然農園陳韻如

文|陳燕妃;圖|陳韻如、陳燕妃

正當所有人為2020年意料之外的疫情而議論紛紛生活的變化,台灣農民們也為今年(2020)雨水少而擔憂著作物的收成。沒想到,一整年中南部農地很少見的雨水,竟在作物即將收成的年末現身,對於農民而言是喜是憂,我們持著好奇又緊張的心情到訪台灣花生主要生產地─雲林。

多數人不認識的水林

雲林因氣候及土質適宜栽種花生,種植面積占全台七成以上。在眾多種植花生的農民中,一位身材嬌小、獨自在雲林水林鄉耕種的女子顯得與眾不同,她是小秧自然農園主人-陳韻如。為了拜訪韻如,我們驅車從西濱快速道路南下之後,背海向東前進約半小時後抵達水林—一個多數人並不熟悉的鄉鎮。「水林」過去常被誤認是北港所屬的小村莊,近年來因為便利商店的烤地瓜而逐漸打開「黃金地瓜的故鄉」知名度,除了最大宗的地瓜外,也是花生、蒜頭等多項農作物的盛產地。


圖說:水林書畫家劉韓畿墨寶,水林番薯。(圖片來源:金薯王臉書)

從紀錄者轉為實踐者,體驗花生種植的箇中滋味

距離大街不到十分鐘車程的小秧自然農園,由陳韻如獨自經營,她是水林本地人,十幾年前因影像拍攝計畫持續關注農村議題,也拿起鋤頭開始實行友善耕種。其後,因浩然基金會的「小農復耕計畫」拍攝工作而接觸到雲林北港的花生農民,在說服他們實行自然農法的同時,隔年(2015年)自己身體力行種植花生。

當時多數人紛紛勸退韻如,因花生病害多,實行自然農法不易種植;然而憑著一股傻勁及意圖實踐影片計畫的理念,第一年她一次種植兩個品種—俗稱「黑金剛」的黑仁種花生及別稱「油豆」的台南選9號(新9號)。預備採收之際,黑金剛植株長得較高、油豆偏矮,韻如才知曉作物高度也是管理的關鍵:過往人工採收不必擔心作物的生長高度,但機械採收則必須控制在一定的高度,避免植株過高容易纏繞刀片,植株太矮則會造成太多損失。這些細節都是在實際種植中獲取的知識。

為何選擇種植「新9號品種」?韻如分享這是雲林普遍種植的品種。依據她觀察,雲林花生採收後大多直接賣給中盤商,新9號比彰化沿海栽種的舊9號(地方品種)果仁大、重量重,適宜以袋秤重販售給中盤商。於是乎,韻如憶起當年進行花生拍攝計畫時,農民們在花生採收後熱烈討論著要去哪裡借脫殼機,當時她不曉得農民們熱烈討論的原因,後來理解農民因交貨給中盤商的習性,對於花生後續處理及加工方式其實不熟悉,很多過程都是討論及摸索而來。

等到她自己開始種花生也經歷同樣的摸索過程,雖然曾從旁觀察農民栽種,但自己真正實踐後才能理解當時農民說的是怎麼一回事。


圖說:韻如在採收結束的田地說著今年採收狀況(照片來源:陳燕妃)

最後十天是花生收成的關鍵期

台灣花生一年可以種植春、秋兩期,但不適合連作,否則容易受病蟲害的影響而減少收成。春作花生的採收期容易遇上梅雨季,收成比秋作少,一般春豆都是拿來「作種」(台語用詞,意指作為下次播種的種子),因此韻如選擇種植秋豆,採行春作水稻、秋作花生的輪作。

一開始種植那年,收成二十袋(一袋50台斤),因病害壞掉的花生丟棄十一袋; 去年種植狀況較好,僅一兩成劣品; 未料今年花生產量不如以往,挑選過後僅剩兩袋可作為帶殼花生販售,其餘少部分次級品剝殼製成花生糖。原想今年雨水雖少,花生是雜糧所需的水量少於水稻,理應不受影響,然而今年作物不只水稻,連乾旱作物也收成不佳。


圖說:秒殺售罄的帶殼花生(照片來源:陳韻如)

「今年沒有颱風趕走病蟲害,加上天氣太過炎熱時灌溉作物,土壤的瞬間溫差大容易讓作物得病。」韻如補充說明,聽到這裡,我們正為今年作物生長環境多舛感到不安,她又加重語氣道出:「以上因素層層疊疊加在一起,還有花生最重要且關鍵的最後十天!往往在採收前,觀察花生生長狀況良好,但十天後採收卻又是另外一回事。」

這與花生特殊的生長習性有關,別稱「落花生」的花生在枝條上開花,授粉花謝後長出子房柄,兩三天後子房柄伸長入土中。花生的子房須在較黑暗的環境才能發育結果,然而也因此各種病菌容易找上它,今年韻如的花生即遇上農業改良場也尚無對策可防治的「冠腐病」。

原本一整年中南部沒下雨,卻偏偏在花生即將採收的關鍵時刻陰雨綿綿,雨水不多土壤卻終日溼潤,可能因此讓菌絲不斷蔓延。於是,韻如今年的花生產量極少,帶殼花生和花生糖秒殺售罄,採訪當日我們也無緣品嘗她自種的花生。


圖說:今年採收的花生大多患上冠腐病(照片來源:陳韻如)


圖說:患上冠腐病而纖維化的花生(照片來源:陳燕妃)

重建(見)花生的價值

花生雖為豆科植物,但因其營養價值被歸為堅果種子類,可說是台灣自產的唯一堅果種子。韻如分享許多人習慣花多點錢購買進口的各式堅果產品,卻不願付多點費用買花生產品。花生的價值會被低估可能來自對黃麴毒素的擔憂,然而韻如透過她的努力獲得顧客的信任,她帶點可惜又自豪地說:「很多人來詢問今年的花生產品,但我跟他們說不能買太多,因為產量不多。」

對某些人來說,花生不只是經濟糧食作物,更具有特殊的記憶與情感。韻如提及,她從小在雲林隨處可見花生,種植花生時原本沒特別感覺,但某年一位來自離島的女孩前來幫忙種植花生,從這位初次見證花生成長歷程的女孩視角,她也一同看見花生芽苗從土壤掙脫迸出的生命力,因而印象深刻。

另外一位出身於澎湖的大姊很喜愛花生,不但常常在韻如陪同下到水林街上狂買花生產品,還自願到小秧協助剝花生殼。大姐的故鄉-澎湖也是花生生產地,雖然手工剝殼很費力,但「啵、啵」聲中想必也伴隨著大姊對兒時及花生的思念。


圖說:剝殼費力卻可凝聚感情(照片來源:陳韻如)

落地而生的女力,奮力展現生命姿態

韻如,作為影像紀錄工作者,她跳脫旁觀者角色,進入田間實踐友善農作;作為耕種者,又顛覆一般民眾對農民的認識,展現女力的堅韌,面對挫折仍屢屢再次嘗試。她就像花生,在枝條上開花,以紀錄者及理想者角度觀看農友實行友善農作,等待花謝長出子房柄並「落地而生」的時刻,她轉變為實踐者一次一次踏入土裡,在黑暗的土壤裡摸索著成長結果的奧秘。

 

參考資料:

周季嬋、鍾怡婷採訪撰稿,〈花生:四海皆愛的果實〉,《農’s Day : 日日有農事,天天是好日. 大北港特輯》,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2018,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