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快閃趴│話說從頭:學校營養午餐怎麼開始的?

配合學校午餐時光機影像展,大享食育協會在11月的第二及第三個周末假日推出快閃便當趴活動,首先登場的為復刻自1988年出版《臺灣省國中小學學校午餐食譜》中的秋季菜色,並邀請嘉義市社會局長、著名的「文青別鬼扯」臉書粉絲頁版主鬼王劉志偉,前來分享學校午餐發展的歷史脈絡。
 


「學校午餐」怎麼開始?

「學校午餐怎麼開始?」「學校午餐何時變成國家的事?」鬼王一開始提出這兩個大哉問。
首先,這得從「學校」的創設說起。十九世紀,各國逐漸訂立相關教育法律,學校也在此時創立並進入普及化的階段。因此,學校本身的歷史並不長,學生午餐要到更晚近的192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期間才被提起。

1929年美國發生金融危機,紐約股市大崩盤,企業紛紛因而倒閉。急遽的通貨膨脹讓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從城市遷移到鄉下,就地取材以維持溫飽。此時美國政府眼見民眾失業率增高,人口又流向鄉村地區從事農業,為確保農民能穩定獲利,遂進行補貼措施,並成立商品信用合作社 (Commodity Credit Corporation, CCC),透過借貸給農民換取作物的方式,使得作物有基本的保證價格。而在這樣保護農業的政策下,導致農民生產的作物過多,鬼王形容作物囤積的程度「哈德遜河上停滿廢棄船隻中裝的都是穀物」。

為了解緩作物過剩的問題,除了外銷至其他國家外,也供應內需,於是美國將主意動到學生身上。1930年代,美國出現「學校午餐計畫」,就是為了處理自身農產品生產過剩的問題,也因此美國的學校午餐事務是歸農業部所管。

鬼王打趣地說,美國在1930年代出現學校午餐是為了消耗過剩的食物,而經過幾十年後,臺灣也是將過度生產的作物,例如香蕉、高麗菜,送到軍隊、學校作為餐點,以解決國家作物過剩的困境。

美國與臺灣的學校午餐

二戰之後,美國將過剩的小麥外銷至日本、臺灣。在美援之前,臺灣民眾大多以米為尊的飲食習慣,麵食是小吃、點心,以充飢為主,並非正餐的選擇。1964年,桃園龍壽國小出現第一份學校午餐,主食不是臺灣人熟悉的白米飯,而是麵包,就是與美援物資密切相關。

為讓小麥能夠在臺灣快速消耗,政府設置大型的麵包工廠,順勢帶動技術、設備的工業化,加上搭配麵食營養論述以及藉由學校午餐從小改變飲食習慣,使得臺灣人逐漸轉變為米麵共食。


臺灣城鄉間的學校午餐

此時,鬼王問了大家學校午餐的經驗,較為年長的民眾回答求學時期午餐大多「帶便當」、「回家吃」。確實,在1980年代推動學校午餐計畫以前,並不是所有學校都會提供午餐。

鬼王表示,學校午餐政策演變至今日的全面普及,然而城鄉差距的問題始終難以解決。他以自己在臺北成長,現今擔任嘉義縣政府官員的經驗為例,認為城市與鄉下的問題是「完全不同檔次的,臺北已經在討論使用非基改、有機的食材,嘉義卻因為學校規模太小,得要聯合招標以確保廠商供應小校午餐。」

從美國到臺灣嘉義;從1930年到2018年,讓大家一邊享用三十年前的學校午餐,一邊了解臺灣學校午餐的那些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