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快閃趴│基改10問10答,認識臺灣非基改學校午餐的重要意義!

11月17日,由大享食育協會籌備處舉辦的第三場學校午餐快閃趴,邀請校園午餐搞非基行動團隊的共同發起人陳儒瑋,來介紹生活中常見但往往不是很熟悉的基改作物及食品,同時分享他於2014年如何和一群志願者共同發起「基改食材退出學校午餐」的公民行動經驗。

「大家可能都以為基改作物的種類很多,其實並不然。目前全球四大基改作物天王天后分別為黃豆、玉米、棉花及油菜,占所有基改作物商業化種植面積的99%,多數供搾油和動物飼料之用,人類食用僅占一小部分。而臺灣,至今仍然沒有允許種植任何基改作物,所以支持非基改就是支持台灣本土農業!」他開門見山地回覆許多人想知道的疑問—到底生活中有那些基改作物和食品呢?

接著,他進一步解釋傳統基改作物基本上可分為「耐除草劑」、「抗蟲」與「複合多抗」等三種特性,其中又以具有抵抗除草劑年年春的基改作物為大宗。

「咦,你會不會有疑問,農作物可以抵抗除草劑,聽起來很好又很厲害啊,到底有什麼問題?」

以能抵抗年年春的基改作物為例,在大規模種植面積之下,生產者會利用大型機械或飛機來施灑年年春以除去雜草,而無須擔心會損害農作物。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基改作物殘留年年春的風險自然就會上升,對人體健康的疑慮也會相對較高;再者,經過幾年的時間,可能會出現連年年春都殺不死的雜草,這時就必須加重劑量或搭配其他農藥,有些長期種植基改作物的區域,出現了許多種農藥都殺不死的超級雜草,對環境生態帶來嚴重的影響;最後,生產年年春與研發抗年年春基改作物的都是孟山都公司(註:今年六月已遭德國拜耳公司併購),種子和農藥的錢都被同一間公司的左手右手賺走。

「全球近七成的農藥與種子經濟市場,掌握在3到5間跨國公司手上,對於像台灣這樣需要仰賴糧食進口的國家來說,自主權可說被牢牢掌握,想想這是多麼恐怖的一件事!」

最後,他分享四年前於九合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期間,與一群志願者發起「校園午餐搞非基」倡議的行動歷程。

他表示,因為完全沒有任何經費,因此透過設置「校園午餐搞非基」臉書粉絲頁,透過網路方式串聯各地有意願之志工,向候選人提出「承諾當選後將編列預算和行政資源,或確實監督相關行政單位,推動國中小學將使用非基改豆製品食材列為規範,提供給孩子安全無風險的非基改飲食」之訴求,沒想到全國當選的22位縣市首長中,就有19位簽署承諾表態支持;2015年12月14日,在田秋堇、林淑芬及盧秀燕三位女性立法委員的跨黨派合作之下,成功三讀修正通過《學校衛生法》部分條文,「明訂學校供應膳食者,禁止使用含基因改造生鮮食材及其初級加工品」。

 

「學校午餐和基改科技看似兩個完全不同層次的問題,但影響層面皆十分複雜且意義深遠,不論從人體健康、環境生態、農業生產、糧食自主、國際貿易、政治經濟到深層的倫理價值,都值得好好的討論。希望透過教育,能讓學生們認知吃飯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餐盤中的每一口食物都一點一滴形塑著我們身處的社會。」陳儒瑋如此說道。